孱弱的農作物

還遠遠沒有人類的時候,植物就已經在大地上四處安家。

孱弱的農作物

每到春季,種子在地下頑強地拱出嫩芽兒。夏季陽光雨露滋潤,它們茂密蓬勃生長。深秋將至,植物們剝落種子,結束這一年短暫旅程。挺過皚皚白雪寒冬,生命週而復始。

孱弱的農作物

看起來輕鬆又簡單。給你一把種子,隨便撒一撒,金秋時節能迎來豐收嗎?開玩笑,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等著餓死吧!

現在的農作物跟它們的野生祖先早已相去甚遠。經過幾千年的人為選育,現代農作物只有一個特徵,就是特別能長果實(或者人需要的莖葉部分)。其它能力退化到弱得爆炸。農業是個絕對勞動密集型行當,那些作物說不上要當做小祖宗來伺候,也差得不遠。

孱弱的農作物

春季指望它們自己從堅硬的地殼鑽出來,很難,起碼一大半種子在這裡玩完。我們必須要提前把土地搞成鬆動的塊狀。農業給土壤的定義就是:發育於陸地表面能生長綠色植物的疏鬆多孔的結構表層。我們小時候老看見什麼金坷垃的廣告。可別被誤導,農作物很害怕大的土塊。農作物最喜歡團粒結構,近似球形較疏鬆多孔的小土團,直徑為0.25~10mm之間。

孱弱的農作物

等到作物長出來,它完全沒有辦法和雜草競爭陽光、養分。需要很小心的給它除草。什麼叫很小心?就是你拔草的時候還要小心別傷著作物。甚至需要避免它們自己間的競爭,你得間苗,控制種植密度。

它們不能擁有過於龐大的根系(太耗費能量),自我收集水分、養分的能力非常不足。你需要給他它定期澆水,有的品種澆多了水還會淹死。你需要給它施肥,氮磷鉀硫鈣等等等等。根系與莖葉不發達,還會出現撐不住果實的局面。得想法抗倒伏,比如豆角黃瓜需要搭架子。

孱弱的農作物

田地裡作物營養非常豐富,不單單是你指著它們填飽肚子。老鼠、麻雀、蝗蟲也眼巴巴盯著呢。得防!單一作物容易感染真菌,得防!

孱弱的農作物

好不容易等到秋天,需要緊密關注作物的成熟狀況。一旦秋末變天,來幾場雨雪。糧食爛在地裡,保你欲哭無淚。

聽說以前學校都會放秋收假,就是為著搶時間把勞動果實弄回家。

孱弱的農作物

看著了吧,天天聽說農民苦,真有一天自己切身感受就都懂了。

孱弱的農作物

當然世界上像巴西、澳洲這些隨便搞一搞就能吃飽肚子的地方也有。末日以後,地廣人稀咱們能不能也粗放式種田呢?

在末世代,相距個三五十公里能算天各一方。既沒有像樣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平順靠譜的道路。要是天天去幾十裡外種田,怕是時間全耽誤在路上。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寶貴著呢。

找到合適的種子也是個大困難。末日之後必須迅速保存儘可能多的農作物,它們太弱,過不多久會被野草逼到滅絕。

農家院裡的蔬菜根莖、種子好好收起來。

可我們的重點是穀物,大米、小麥、玉米什麼的。糧倉和種子公司的存貨夠咱們用很久,可那些即便不是轉基因的種子,也不可以多代耕種。它們大多是由兩種或以上帶有理想性狀的野生株雜交而來的,雖然高產,卻不能定型為純種。去哪兒找種子呢?早就說過,去種子銀行。或者儘快搞定雜交技術。

孱弱的農作物

農業的事千頭萬緒,慢慢來。

...The End...

如果您也對末日感興趣,覺得我們的內容還行,請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