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物資短缺那會兒,家裡碎了碗碟,少有人直接扔掉換新。街上找一下鋦匠,只需不到新碗一半價錢就能修好再用。

這門古老手藝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逐步銷聲匿跡,如今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耳聞者,也大都為古董修復或是奢侈品裝X。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拿這個手藝出來講講,還是為了末日之後備不時之需。

先用一條帶鉤的細繩,仔細將裂了紋甚至破成兩半的碗捆紮起來。

接著用金剛鑽在裂紋兩側打眼。不能打穿,最多有三分二深度就得停下。

用做好的鋦釘兩頭嵌入小孔,夯實即可。可千萬注意,鋦釘入孔只能敲一錘。鋦釘一般是銅製,後來有愛裝X的也用金銀材質。純鐵較軟也堪用作鋦釘,只是不抗腐蝕,耐用性差著事,往往在不值錢的陶器上看得到。

弄好之後,滴水不漏。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一系列工具中,金剛鑽最有意思。一個木製鑽桿,前端鑲八心八箭金剛石,後端安裝圓潤光滑的手柄。鋦匠一手握鑽柄,另一手拿一根弓形扁平竹板,竹板兩頭拴皮繩纏在鑽桿上,上下拉動竹板,帶動鑽桿飛快旋轉,鑽頭很快在瓷碗上鑽出細細小孔。

萬一趕上要鑽木取火,這玩兒效率賊高。

鋦藝當中還有另外的剛需——鋦鍋。馬大哈做飯時不時就燒穿幾口鍋,這個比碗兒大件,買新的更貴。補一下吧!

鋼筋鍋(鋁鍋,熔點不到700℃)最易燒穿。修補程序大概如下:

將燒穿的鍋底剪掉;用強酸處理一下剪口邊緣氧化物;將剪口向外窩出幾毫米的窄邊;挑出較鍋體略大一點點的盤狀新鍋底;將新鍋底邊緣向內窩出幾毫米窄邊,嵌套上去;使用錘子幾圈敲個幾千次;檢查合口是否緊密不漏水;完工。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要是炒菜的大鐵鍋穿了,又得另一種補法。

處理好破洞(包括強酸去氧化物以及將不大結實的部分敲除);選比破洞略小的等厚鐵片放入中間;燒出鐵水一滴一抹,將鐵片粘到鍋體;密閉性檢查後即可交付使用。把鐵水抹平最考驗工藝水平,炒菜時候疤痕總是擋鏟子可不行。

日常生活用品這麼搞一搞還行,一旦進入規模生產,效率低下的劣勢一展無遺。

剛剛說的鋦鍋其實已經屬於焊接工藝。在工業生產當中,焊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焊接是一種以高溫、高壓或者同時高溫高壓的方式接合金屬或其他熱塑性材料的製造工藝及技術。

鋦鐵鍋勉強算是古老的釺焊工藝,在焊接件中間加入液態釺料將焊件接在一起。鑄焊是鑄造件的連接工藝,與釺焊很接近。

還有鍛焊,即對燒至紅熱的兩個焊件進行鍛打,使其接合。鉚焊則是一個零件上有鉚頭,另一個開孔,接合後熔化鉚頭;冷鉚即用鉚釘將兩件釘牢。

到了工業時代,古老工藝明顯跟不上。兩百年來人類發明了很多種焊接工藝,主要的進步在於熱源的提升,在此就不一一介紹。挑兩種比較容易實現而且相對高效的重點說一下。

氧-乙炔火焰溫度是所有氣體火焰中最高的,可達3200℃,能輕鬆熔化絕大部分金屬。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氧氣可以由電解水獲得。如果技術進步比較快,液化空氣分餾獲得氧氣效率能提高許多。

在石灰窯中加熱生石灰與木炭,可以獲得碳化鈣;水與碳化鈣反應釋放的氣體就是乙炔。

使用兩個獨立的氣瓶裝載氧氣與乙炔,混合後經過噴嘴點燃即為氧-乙炔焰。

改變氧氣和乙炔的混合比例能得到三種不同的火焰:中性火焰、碳化焰與氧化焰。

完全燃燒的中性火焰,溫度高,用於焊接低碳鋼、中碳鋼、合金鋼、紫銅、鋁合金等材料。

乙炔過多時火焰中富餘碳,即為碳化焰。火焰溫度低,高碳,適合焊接高碳鋼、鑄鐵和硬質合金材料。

氧氣過多時燃燒劇烈。氧化焰中由於氧多,易使金屬氧化,僅用於焊接黃銅。

電弧焊機能夠提供約6000℃的高溫。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金屬活兒誰來幹?

電弧焊機使用多個蓄電池或者一臺柴油發電機作為能源都行。

焊機的電路中裝有電感,電流的通斷能使電感上產生巨大電壓變化。高電壓能使焊嘴部位的正負兩極擊穿空氣,形成電弧。持續通電時,電壓降低電流變得非常巨大。大電流產熱量很高,極易熔化釺料和焊接件。

焊接與金屬熱加工一樣,都必須考慮到工件熱脹冷縮帶來的內部應力影響。很多時候都會造成工件的直接損壞。

氧-乙炔焰和電弧焊機既可以接合金屬,也能輕易將金屬切開。

廢舊金屬回收它們能派上大用場。末日後倖存者完全沒有必要從採集礦石開始冶煉鋼鐵。城市廢墟當中蘊藏著巨大的、豐富的金屬資源。一幫人組成敢死隊,進去回收物資最靠譜。

...The End...

如果您也對末日感興趣,覺得我們的內容還行,請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