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轉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理念

近年來,《精神衛生法》頒佈實施,國家22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國家10部委聯合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充分彰顯了全國自上而下對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2013年,江西省文明辦委託華東交通大學成立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隨後,在各地文明辦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市、縣(區)也紛紛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輔導站)。短短几年的時間,江西已初步構建省、市、縣(區)、學校(社區)四級聯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並陸續開展了一系列推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的活動。越來越多的專兼職人員積極投身到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工作中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遭遇心理困擾時得到了及時有效的幫助。


正值這項工作蓬勃發展之際,我們先後在全省多地開展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調研和座談交流。除去政策、經費、場所、人員等現實條件的制約外,很多專兼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反饋在專業輔導工作中遇到了困惑和瓶頸,他們這樣描述工作中的感受:“青少年遭遇心理危機的比例似乎越來越高,心理諮詢輔導的壓力越來越大……諮詢師努力幫助每一個青少年來訪者,卻發現當事人的積極改變微乎其微,學校和家庭常常陷入到應對危機的焦慮之中……廣大青少年小心翼翼地躲避心理健康教育,內心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變得敏感起來,結果發現了很多‘問題’,卻無法自拔……”


從業之初,我竭盡自己的經驗智慧和專業力量,希望幫助每一個來訪者解決問題,慢慢地,自己的確越來越擅長“評估問題”。但經歷多年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工作、仔細聆聽他們的每一個生命故事後,我有一個深深的感悟:兒童青少年、中小學生,並不像我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那樣“問題種種”,孩子們有著用他們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有著被我們眼睛忽略的善良的心、向上的力。我惶恐地發現,我曾自認為能給他們帶去福祉的談話諮詢和矯治幫助,有時是對他們正常發展的極大誤解、粗暴干涉。雖然我是一個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但我對“兒童心理學”幾乎一無所知。因為,迄今為止,所有的“兒童心理學”,都是成人寫的,呈現的是成人眼中的兒童——幼稚無知、問題多多、危險重重。於是,我小心翼翼地去讀他們,請求他們在我的心中寫出他們自己的“兒童心理學”,而且要一直寫下去。因為我深深感到,我永遠不可能真正讀懂他們。和他們在一起,我是他們的老師,他們也是我的老師。


高旭:轉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理念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大概基於這些緣故,近幾年來,我不斷反思當前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工作中常見方法與理論可能存在的侷限與問題,後現代心理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給了我一個重要的引領。當前,後現代心理學在助人工作中的主要應用方向包括敘事療法、焦點解決、合作對話、反思團隊等,他們的理念方法一脈相承,相互補充。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史佔彪教授團隊嘗試整合這些後現代心理學應用方向,相對於“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提出了“心理教練”的概念和服務模式。


教練,英文為coach,原意是機艙、客車、四輪馬車,可喻為“陪伴一位重要的人物,從他目前所在的地方到他想要去的那個地方”。心理教練就是圍繞客戶的需求目標(教練目標),通過覺察個體或團體的心理過程(教練基礎),藉助對人性的尊重、好奇和信任(教練狀態),採用傾聽、提問、回應、反饋等技術流程(教練技術),作為對話夥伴與客戶一起反思與探索(教練意識),激活客戶的動力與潛能(教練藝術),進而達成客戶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自我成就的效果 (教練效果)。簡言之,心理教練是一個由心及理、似教實練、引人入勝、助人成事的過程,是一種反思性思維範式,一種對話性溝通方式,一種啟發性管理模式,一種創造性生活方式。


高旭:轉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理念

心理教練的隱喻


在學習和實踐後現代心理學與心理教練的過程中,我發現工作思路變得開闊和深入很多,輔導過程變得輕鬆、高效、去中心而有影響力。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尤為深刻:


01 “人”比“事”更重要


人們容易陷入在失敗、困境、問題和負面情緒中,老師、家長乃至諮詢師有時會把青少年與主流文化和社會期待不一致的表現當作“行為問題”和“頭等大事”,試圖用各種方法“修理”眼前這個人,以化解“問題”,適應社會。殊不知,人是人,問題是問題,人不是問題,人和問題需要分開,問題需要被外化,人比問題更重要。而且,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故事都有內心的決定,當事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因此,任何時候,都應該優先關注當事人的狀態和需求,無條件信任當事人的自我成長能力,像一面鏡子一樣看見並欣賞當事人身上的優勢美德和積極品質,激活內在潛能。把“人”照顧好了,“事”將不是事。


02 “故事”比“概念”更重要


心理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這意味著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差異甚至完全不同。人們主要依靠語言符號進行互動交流,而語言的傳遞伴隨著信息的缺損。如此說來,人和人之間其實沒有真正的理解,一個人不可能完全理解另外一個人。但是,在快節奏的社會經濟時代,人們早已習慣用很多抽象的“概念”來表達自己的狀態或對他人的理解,開啟“概念”與“概念”之間的交流,“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過程中,我們特別需要邀請當事人講述與“概念”有關的細節和伴隨的情感。因為,你理解的“抑鬱”和當事人想表達的“抑鬱”可能大不相同。只有透過細節的講述和傾聽,把“概念”轉化為“故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誤解,貼近當事人真實的本意而達到共情。


03 “目標”比“原因”更重要


受科學主義思維範式和現代心理學某些理論的影響,我們常常試圖通過找出問題的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致於當事人和諮詢師都習慣於用各種理論模型去分析個人的行為和問題。然而,這世上並非每件事情都有明確單一的因果關係,或者即使找到了原因,最後卻發現這個原因無法改變和重塑,比如原生家庭的影響或創傷經歷。後現代心理學的觀點認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過程中,與當事人探討期待的目標和理想的未來,能夠更好地聚焦談話的方向,明確解決的重點,探索可用的資源,激活改變的動力。此外,探討目標和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當事人的現狀,看到他的初心乃至價值信念,進而發現一個人的問題所在,便是一個人的資源所在,“陽”在“陰”之內,不在“陰”之對。


04 “解決”比“解釋”更重要


不同流派對於心理問題的產生有不同的假設,比較集中的觀點是因為“衝突”,於是不同流派圍繞化解“衝突”分別提出了自己的解釋和方法。然而,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輕鬆獲得有關各種心理困擾的多元化解釋,而解釋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有時候還會使得問題更加複雜化。相反,從已經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生活經驗中探討解決之道,把焦點放在已有的成功解決方法上,並鼓勵遷移到類似的情境中,則更能使改變朝著預期的方向發生。任何人都不可能無時不刻地處在問題情境中,總有問題不發生的時候,即所謂的“例外”,而這些例外常常可以作為問題解決的指引。


05我們真的“不知道”


對話的過程是不確定的。實際上,我們真的不知道當事人的真實境遇如何,當事人理想的目標是什麼,當事人期待我們為他做什麼,當事人可以利用的資源有哪些,等等。因此我們需要時刻保持Not-knowing的對話狀態,謙虛地請教對方,不要自以為是,不要理所當然,不要習以為常,不要視而不見。在與青少年的對話過程中,我們需要向一個主人邀請客人來家裡做客一樣,為當事人提供輕鬆舒適的對話空間,然而一旦當事人開始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時,他便是故事的主人,我們要像一個客人一樣,好奇、耐心地傾聽主人的故事,不預設立場,不輕易打斷,放下成人和專家的角色,保持一種互動、平等的交流。一個想法邀請另一個想法,生成一個新的想法。同時,在對話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交互反饋,不斷澄清當事人的目標及其流轉變化。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到:“兒童青少年擁有一套個人專屬的內在發展秩序。”也就是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本自具足”的種子,專注、陪伴、信任、等待、看見、欣賞、激發潛能,是幫助孩子長成參天大樹最好的土壤、水分和空氣。雞蛋由內而外打破是生命,由外而內打破是食物。謹以此文,和廣大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同仁、教育工作者、家長共勉,一起努力契合孩子成長的步伐。



作者:高旭(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首批督導心理教練,華東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