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事情總是做不完,一拖再拖,焦慮煩躁,總有不安情緒。

絕大多數人都會有拖延症,但這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是自我管控能力差,自我調節失敗的一種表現。

在明知道後果糟糕的情況下,卻依然把有計劃的事一拖再拖,不到最後期限絕不行動。

身邊這樣的人尤為多,我就是其中一個,做事沒有計劃,時間管理混亂,上班時間拖拖拉拉,快下班了才想起,工作還沒有做好,總給自己太多借口,今天太累,明天再說吧,總是認為還有時間,還來得及,每次交稿子都是算著時間,在截止前一天完成。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拖延症的患者永遠在自律的大門外徘徊,我有一個朋友成天嚷嚷著好好讀書,心血來潮買了一堆書回來,卻一本也不看,放在書桌上成了擺設品。

她就不斷安慰自己,反正書已經是自己的,什麼時候看都可以。上午玩會兒手機,下午看一會兒視頻,晚上再刷刷朋友圈,一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三分熱度的人,發誓要做這個,要做那個,可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了。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朋友小雪一直勵志喊著要減肥,連續辦了兩年的健身卡,開始幾天能夠堅持,後來就總是給自己找各種藉口,幾天不去就拖了一個月,幾個月不去年卡就到期了,就這樣,她兩年的健身卡全荒廢了,不僅沒有達到減肥的目的,還白白浪費了幾千塊錢。

久而久之就這樣形成了一種慣性的拖延症,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習慣很不好,每天都很焦慮,但是又不知道該如何改變,我也想尋求一個好的方法,於是朋友推薦了一本書。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再見吧!拖延症》,是教我們如何在順應人性的基礎上,能夠告別拖延症,儘管克服拖延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既然決定想要做出改變,就不能光是想,而是要行動起來。

就好比一個企業制定了很多規章制度,但是沒有有效利用起來,所有的制度政策都形同虛設,也就是所說的行動力不夠。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這本書不同於其他同類的心理學書籍,讀起來比較輕鬆,沒有壓抑感,整本書的案例就是我們生活中發生的常見事情,說的是他人,卻好像也是自己。

作者王楠是創業公司的CEO,她是一名管理高手,同時又是資深心理學學者,在管理實踐中,她認為一個公司,一個團隊的成功,95%靠的是執行力,本書中所分享的案例也是希望可以讓更多人告別拖延症,重新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從而實現理想。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如何告別拖延症,作者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1、能夠治療拖延症最有效的良效就是自律,泰戈爾說過:“要進行嚴厲的自我剋制,因為剋制本身就可以是一種精神寄託。”一個人一定要對自己有所要求,哪怕是從一件小事做起,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哪怕只是一點點,也算進步。

每天鞭策自己,不斷提醒自己,還有什麼事沒有完成,不要非得等到最後期限,假如一個報告的期限是10天,但是當你在前5天就完成了,那麼剩下的幾天是你最高興的日子。

但假如是在第9天的晚上完成的,那麼你在這前9天內都會焦慮不安,就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從而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減少負面情緒,從現在就開始做起,作者說:“沒有一個人願意活在明日的懊惱中,所以請不要跟時間開玩笑,因為時間不會笑。”

有很多人陷入了一種被舒適包圍的圈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擔心努力了也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可是更多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抱怨呢?

適當的時候要對自己“狠”一點。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一天又一天,還能有多少個這樣的明天?

不要總想著日子還長著呢,就從現在開始做起。儘管很難,但是我們專注一件事的時候,是對生活積極向上的一種表現。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3、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正如在職場上需要正確的工作態度一樣,完成的質量如何暫且不說,重要的是你要去完成,不管結局如何,但證明你真的去做了。

有些人怕做的不完美,所以就找藉口不想做,就是怕別人說做得不好,因為追求完美而導致了拖延症,結果更不盡人意。

但事實上,只要能盡心盡力去完成一件事,要比追求完美真實的多。

4、 告別拖延症的關鍵,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想著速成,欲速則不達。從眼前的小事情做起,只要開始行動了,就不晚,執行力是戰勝拖延症的重要利器。

制定目標和計劃,找一件你最願意拖延的事情,先定為一個目標,然後下定決心完成計劃,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別說你不敢去做,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你敢不敢把揹包扔過牆,先斷了自己的後路和猶豫不決。

最後,不要因為安逸而散漫放縱,不要因為辛苦而放棄追求。

希望我們都能堅持到底,攻克拖延症這個難關。

還想繼續拖延嗎?除非你想被踢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