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幾天前,李玉剛發行最新單曲《浮雲散》,這也是他2019年的第三首單曲(不含翻唱的《我只在乎你》)。這樣一首淡淡如月歸,深聽有味道的歌。倒催著我重新聽李玉剛2019年的其他兩首作品。

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連著聽了《傳人》、《長春》、《浮雲散》之後,我明白為啥想連著聽李玉剛2019年的三首作品了——《浮雲散》像是個引子,勾連出我腦海中對李玉剛藝術表達的想象。

換句話說,《浮雲散》是藏寶圖的一角,我想找出其他邊角,看能拼成什麼樣。

先從9月的《浮雲散》說起。

“人生若只是如初見,只恨當時已惘然”,《木蘭詞》與《錦瑟》被化用後發現鉤織出李玉剛《浮雲散》的古典輪廓。吉他伴低吟,也就兩句,你大概也會不由感嘆,李玉剛的聲線,是真美。

在美的旋律與美的聲線之下,我甚至有了種恍惚感——“人生若只是如初見,只恨當時已惘然”這兩句被拆解化用的詩詞,好像才是原生的詞作。或者說,某種渾然天成的音樂表達,讓人忘了這是一種交匯、拼接形成的詞。

從詞到詩,從清到唐,時光漫溯,當李玉剛吟出唯美戲腔的時候,真有一種“恍然入夢來”的恍惚感。也是這時候,也明白了這首歌予人的恍惚感之必要。

《浮雲散》是李玉剛繼《新貴妃醉酒》、《剛好遇見你》之後又一首心血之作。

唱法延續了早年《新貴妃醉酒》的男女“雙聲唱腔”,但未朝著格式化套路走,A段到B段的唱腔變化,實際上是完成了 “明月何時照我還”和“明月照人來”的隔空對話。也可以說,《浮雲散》為流行音樂與傳統戲曲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

編曲配器細膩豐富,既有吉他、貝斯、鋼琴、小提琴,還有中國風的鼓、古箏,不過整體聽感並不繁冗,反倒輕盈,尤其古箏與戲腔交織的時候,很有“守得雲開見月明”的輕盈感。

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往前看,7月份發行的《長春》裡也有這樣的輕盈感。

《長春》是一首民謠、流行風格交織的作品,編曲中的笛子、手風琴都凸顯了這首歌的輕盈走向,李玉剛的聲音,是輕盈之下的溫潤回首,望向自己的家鄉長春。

李玉剛的尾音處理非常美,顫而不抖,宛如一幅夕陽暈染下的河水,微波盪漾。

李玉剛親自寫詞,並沒有掉入虛無抒情的泥沼,而是以具象的事情來回首過去,比如桂林路小館裡吃麵,比如重慶路上散步,這些昔日光景,都構築成了他內心對長春的記憶。即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各不相同,但是對昔日光景的人和事,都有同樣的懷念與回首。

《長春》是李玉剛心底的長春,亦是每個人心底的故鄉。

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再往前,就到了2019年年初的《傳人》。

我一度認為《傳人》是一首公益歌曲。可以感受到,李玉剛演唱《傳人》時,唇齒間都是公益的淡然狀態。“悠悠家國夢,濃濃父母恩”,李玉剛在《傳人》中的狀態便是“悠悠”,而聽眾則能在“悠悠”之後,回味幾番留下的“濃濃”情懷。

這種情懷,來自國學理念、家國情懷,但歌曲本身又是童謠氣質的吟詠,而非主旋律下的強行灌輸,這一點,詞作者崔恕把控得好,李玉剛演繹時也把控得好。

從《傳人》、《長春》到《浮雲散》,可以感知到李玉剛2019年已發行的三首單曲的共性 ——

此處的淡,不是稀薄無味兒,而是一種淡然狀態。

李玉剛的音樂,從詩人贊西湖的那句話來形容,很合適,“淡妝濃抹總相宜”。

《傳人》、《長春》到《浮雲散》,繞不開家國情懷,繞不開國學之美,這些磅礴而宏大的主題,在李玉剛的音樂裡,成就了風輕雲淡的美感。

這種風輕雲淡的美感,就像李玉剛評價自己的《浮雲散》時用到的詞:簡單而溫暖。

簡單而溫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消弭藝術華服門檻,蘊於無形,然後以真誠直擊內心深處。

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再看《浮雲散》的發佈時間,很用心,特別在中秋節前讓《浮雲散》與聽眾見面。

當時我說,浮雲散,人歸來,明月照人,花好月圓。這首歌很適合中秋節聽。

現在我覺得,這首歌的寬度在不斷被延展,中秋之外,同樣值得聽。《浮雲散》沒有囿於節日主題的祝福表達,更多的是李玉剛當下狀態的再現與回首。

李玉剛這樣的藝術歌者,其個人作品與藝術追求本質上是統一的。

從《新貴妃醉酒》到《浮雲散》,我們可以聽到熟悉的男女“雙聲唱腔”表達,也能聽到細微末節處的不一樣,李玉剛在自我形成的大的音樂框架下,填充與勾勒了不同時期、狀態下的內裡表達。李玉剛音樂裡非常吸引我的一點,你知道他擅長什麼,而他,又會把新的東西呈現給你。

李玉剛2019年的三首作品的氣質走向,風輕雲淡,而他自己的狀態,也是風輕雲淡。

回首李玉剛和他的2019:浮雲散,初心暖

《浮雲散》裡反覆出現的一個字是“來”,“明月照人來”,“等你歸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是李玉剛藝術表達的“初心”歸來。音樂受眾可能如浪潮湧動,但唱歌的,還是那個溫潤的人。

這一年,雖然李玉剛沒出專輯,但單曲都是有質有量,幾個月前還獻上了難得的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李玉剛的藝術表達與藝術活力,從未停止。

2018年的末尾,李玉剛推出《月兒彎彎》,2019年還有三個多月,李玉剛會如去年一樣,推出新歌嗎?

期待。

End.

作者、微博/光榮Glory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