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的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很多家長怕自己的孩子會生病,所以給孩子保護的特別到位,可是最後發現保護的再好孩子依舊會免不了生病不適。其實很多時候不是說家長保護的好,孩子就可以一直不生病,反而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會成為孩子免疫系統被破壞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哪些行為是在破壞孩子的免疫力呢?

爸爸媽媽的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1、孩子一直宅在家不出門。很多孩子出生後從醫院回到家裡,就很少再出門,一直到走路都是在家中。很多家長都會說外面的壞境太複雜,空氣裡汙染物質特別多,環境很差,很多的髒東西會容易讓孩子生病。但實際上,孩子總是宅在家裡是不好的,外面陽光好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走走,曬曬太陽不僅可以促進孩子鈣的吸收,還可以增加孩子免疫力,讓孩子接觸外面的環境,認識也會得到一定提升。

爸爸媽媽的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2、經常給孩子使用消毒溼巾。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會存在一些細菌,但是有報道顯示,一些少量的細菌對於孩子腸道免疫力的建立和成熟都是有很大積極作用的,但是經常使用消毒溼巾卻會破壞孩子的免疫力,導致孩子一旦接觸到外界的細菌就很容易生病,免疫力低下。

爸爸媽媽的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3、孩子一生病就給他吃藥。

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頭肉,一旦生病不舒服,爸爸媽媽就會特別著急,給孩子吃藥,希望孩子可以快點好起來,孩子一咳嗽不舒服就吃藥,孩子稍微體溫升高就吃退燒藥,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免疫力來說反而是種破壞,比如咳嗽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防禦機制,如果不是很嚴重,可以不著急吃藥,先觀察一下再做處理。

爸爸媽媽的這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4、總是害怕孩子吃不飽。很多家長錯誤的認為吃的越多,孩子身體就會越棒,就很喜歡給孩子吃的很飽,甚至是吃撐。但是孩子還是應該合理飲食,注意營養的搭配,早餐以營養為主,午餐要重視質量,晚餐要適量,尤其是晚餐就不要給孩子吃太多了,否則會導致孩子腸胃功能失調,影響孩子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