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戰疫故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這份赤子之心

疫情這次“大考”,是對世界人民的挑戰。之所以中國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中做到復工復產,是因為中華民族擁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中國人民的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究竟是什麼呢?語出《孟子·離婁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意思是偉大的人能夠不喪失他們最初純淨善良的心。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長遠,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最重要的傳承便是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

一、赤子之心是古仁人志士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留存至今,歷經唐、宋、元、明、清等多次朝代更迭。歷史的洪流滾滾而過,可擁有赤子之心的仁人志士卻從未被我們忘記。

歐陽修即使被貶官滁州,也“太守之樂人之樂也”,發展滁州生產的同時,依然擔憂著國家的積弊;范仲淹年少便有兼濟天下的抱負,始終堅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態度;陸游經歷宦海沉浮,北伐失敗後憂憤成疾,最終留下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絕筆......

赤子之心,就是這些古仁人對國家出路的探索,是他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對國家和百姓的關注和憂慮。

暖心戰疫故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這份赤子之心


二、赤子之心是近代抗爭中寧死不屈的堅定勇敢

兒時看動畫片,印象最深的是五個人手拉手一起跳下懸崖的場景。那時並不懂動畫片講了什麼,可是我卻感動的哭了很久。後來發現那應該就是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我想那時在我心中盪漾著的,大概就是所謂的愛國情懷吧。

中國近代史確實是一部充滿了屈辱的歷史,但同時也是一部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為國家找尋出路,並最終戰勝入侵者,取得勝利的歷史。

僅僅就抗日戰爭而言,為保衛國家受傷犧牲的前輩們就數不勝數。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為掩護抗聯大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楊靖宇,忍飢受凍孤身戰鬥至死,當敵人剖開他的胃,裡面全是樹皮草根與棉絮;趙一曼,鞭打竹籤晝夜提審逾月,當嚴刑拷打得連敵人都戰慄了,始終堅決不吐一字……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可還有多少沒有留下名字的英雄們呢?

他們的肉體的確從世界上消失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沒有哪一個中國人能夠忘記!我們如今的生活,也許正是他們所期盼的祖國美好的未來!

暖心戰疫故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這份赤子之心


三、赤子之心是科研者隱姓埋名幾十載的默默奉獻

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的天空上出現了中國科研者心心念唸的蘑菇雲,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短短三年後,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成功試爆。

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用了4年,英國用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而中國只用了兩年8個月,創造了核武器發明研製史上空前的奇蹟。

沒有什麼幸運,這是中國無數優秀科學家放棄在外國的優越條件,堅決回到祖國,隱姓埋名,在最艱苦的地方奮鬥幾十年的結果!不圖財,不圖利,不圖名,只希望投身於國家需要的地方,舍小家為大家,這就是科研者的赤子之心。

暖心戰疫故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這份赤子之心

四、赤子之心是援漢人員主動請纓的捨己為人

在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故事。

17年前到一線抗擊非典的鐘南山院士,在如今84歲高齡依然主動出征疫情一線;南京,一男子氣喘吁吁地走進公安局,放下兩箱口罩後只說了一句:“你們辛苦了”轉身就跑,只留給警察們一個背影;“當初你助我脫貧,如今我助你抗疫。”疫情發生後,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平村鄉村民牢記華中科技大學的幫扶情誼,全鄉上下紛紛捐款捐物,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凡人善舉,誰不是平凡的人?但是他們都在做著偉大的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是來源於每個平凡的華夏兒女在這樣的艱難時刻所做出的不平凡的事情。疫情這次“大考”,考驗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一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赤子之心!

暖心戰疫故事:中華民族的強大,正來源於這份赤子之心

如果有來生,我依然願意生在中國,長在中國,為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能成為擁有如此赤子之心的民族中的一員,我深感榮幸。

願早日徹底戰勝疫情,中國人民繼續奮鬥,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春天!


我是顏墨思考,立志做一個有思想、有溫度的人,希望能帶給大家正能量和對日常生活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