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對曹操來說是忙碌的一年。這年年初,曹操起兵北征烏桓,至8月間終於統一北方,途中還留下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名篇;自己最屬意的小兒子曹衝病逝;孔子的後代孔融和神醫華佗先後得罪曹操,被曹操下令處死。

這一年,曹操可謂是悲喜交加,身心俱疲。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曹操畫像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份裡,曹操卻忙裡偷閒,專門派人攜帶金璧去匈奴贖回了一個人,那就是東漢年間赫赫有名的才女——蔡文姬。

對於文姬歸漢的原因,歷朝歷代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出於民族主義的驅使,有人說是為了繁榮大漢的文化事業,《後漢書》中說“曹操素與邕(蔡文姬之父)交好”,因此接他的女兒回家。這些說法或許有一定道理,但綜合來看,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我們將目光退回到兩千年前,從史實出發,去探討歷史上真實的曹操與蔡文姬。

蔡文姬其人

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昭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才女”之一,晉朝時為避司馬昭的諱而改名文姬。儘管她的作品僅有《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流傳至今,但其文學價值早已被世人公認。此外,蔡文姬還擅長音律,九歲時便能根據琴絃斷裂的聲音判斷是哪一根弦,《三字經》中便有“蔡文姬,能辨琴”的說法。

然而,正所謂“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出生名門、一身才華的蔡文姬卻命途多舛。關於她的身世,《後漢書·列女傳》中有一段簡短的記載:

(蔡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清代畫家李堅創作的《文姬思漢》

這段記載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

第一,蔡文姬一生三嫁,初嫁未久便因丈夫去世而歸家;

第二,戰亂中被匈奴擄走,在匈生活12年,還生了兩個孩子。

第三,曹操用“金璧”將之贖回,也就是“文姬歸漢”。

這三點中,尤其第三點最耐人尋味。要知道,在古代戰爭期間,俘虜百姓是家常便飯,這樣的俘虜一般地位低下,《左傳》中便有“男為奴役,女為人妾”的記載。然而,被擄走的蔡文姬似乎價值連城,以至於曹操“以金璧贖之”——黃金和玉璧是彼時最貴重的物品,玉璧更是權力的象徵。加之在匈奴生活多年、育有二子,文姬是否願意歸漢,其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傳世的《悲憤詩》中,蔡文姬這樣描述自己離開匈奴時的場景: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痴。

這樣一來,“文姬歸漢”的故事便顯得有些詭異了:一方是剛剛統一北方、廢除三公、總覽朝廷大權的曹操,此刻卻低下身份,動用錢財金璧贖回一個俘虜;一方是在匈十二年、育有二子的母親,此時不得不忍受骨肉分離的命運。這似乎是件兩不討好的事。在這樣一個大業未成,甚至前途未卜的時刻,曹操為何要花費如此心思、財力接回蔡文姬呢?


報恩?撰書?史書中的疑點

報恩說

對於曹操接蔡文姬歸漢的原因,《後漢書》中給出的解釋是曹操與蔡文姬父親蔡邕交好:“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東漢文學家蔡邕

這裡的“祀”指的是董祀——曹操接回蔡文姬後,把她重嫁給了一個叫董祀的人。那麼這個董祀是何許人呢?據《後漢書》記載,他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屯田都尉。《三國志·魏志·梁習傳》中有載:“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由此可見,“屯田都尉”不過是個領著六百人種地的小官,充其量相當於今天的村長。

這樣一來,“報恩”說就顯得十分站不住腳。試想,如果曹操真的感念朋友之恩,千方百計將他的女兒接回來,難道會轉身把他嫁給一個小小村長?儘管蔡文姬曾被匈奴擄走,但畢竟也是名門之後,從古代倫理來看,哪怕讓她為前夫衛仲道守寡,名聲也比這樣的三嫁要好聽得多。

而且,蔡文姬雖然作為“董祀妻”被列入《列女傳》,但傳中並無關於兩人夫妻感情的描寫。除蔡文姬外,《列女傳》中其他11人都有“共挽鹿車”“慈親垂愛”等描寫,由此可以推斷,蔡文姬的婚姻生活並不幸福。至於婚後的家境,《列女傳》中也寫明蔡文姬在三九天“蓬首徒行”——假若曹操對其有一絲庇護,恐怕都不會落魄如此。

由此可見,“報恩”一說很難說是文姬歸漢的決定因素。

撰書說

“撰書說”同樣出自《後漢書·列女傳》。蔡文姬嫁給董祀後不久,董祀因事獲罪,蔡文姬衣衫不整地跑到曹操面前求情,曹操赦免了董祀的罪,趁機問文姬:“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塗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餘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

所謂“夫人家先多墳籍”,是指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曾收藏、編撰了很多部書籍,後來因戰亂失傳,所以曹操要接蔡文姬回來整理、複寫這些書籍,為大漢的文化事業做貢獻。考慮到曹操本身也有不錯的文學修養,建安年間更是出現了“建安七子”的文化繁榮景象,撰書保護文化似乎也說得過去。

然而,從現有史料來看,蔡文姬的作品只有《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傳世,另有一卷已經失傳的《蔡文姬集》,並不見有這“四百篇書”。後世不少人說曹操要蔡文姬編修的是蔡邕曾參與編寫的史書《東漢觀記》,但事實上,《東漢觀記》是東漢的官方史書,照例由史官編寫,採用的素材也都是官方記敘,不會因為蔡邕去世而停滯不前,也不必專門把他的女兒找來接手這一工作。

而且,若曹操接蔡文姬歸漢真是出於傳承文化的目的,那就應該在第一時間把工作安排下去,不用等到蔡文姬跑來為丈夫求情時才提起這件事。如果董祀不犯罪,曹操見不到蔡文姬,這項工作豈不是要長期拖下去?

大漢族主義

對於“文姬歸漢”,除了史書中這些說法外,今天更常見的解釋是曹操出於民族主義思想,認為漢人的才女不能流落到匈奴,才派人接回了蔡文姬。從宋朝開始,各類傳奇、戲本、小說中多采用這一說法,程硯秋的京劇《文姬歸漢》、郭沫若的話劇《蔡文姬》亦是以此作為核心。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程硯秋《文姬歸漢》

然而,從歷史的語境來看,這一說法同樣站不住腳。

實際上,漢唐兩代,中國並沒有成型的“民族主義”,漢朝時“漢人”的含義也不同於今日。《漢書·武帝本紀》記載:“凡漢皇統御之下,皆以漢為傲。”可見彼時“漢”指的是大漢統治的國土,“漢人”便是全體大漢國民,而不是具體的民族概念。到了唐朝,契丹、高句麗等民族與其他國民一樣稱為“唐人”,而“滿蒙漢藏回五族共和”的概念更是清朝以後才出現。

以“漢人”視角解釋“文姬歸漢”其實是宋代的產物。尤其是經歷了靖康之恥以後,南宋偏安杭州,由此激發了宋人強烈的民族情緒,“文姬歸漢”的敘事在這一時期達到高峰,以民族主義為核心創作的繪畫不計其數,畫家張瑀的《文姬歸漢圖》便是其中的代表。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文姬歸漢圖》

宋代以後,以民族主義解釋“文姬歸漢”漸漸佔了主流,但身處東漢的曹操並無相應的民族概念,董卓的不少部下就是胡人和羌人。戰亂中,匈奴擄走的漢人百姓不止蔡文姬一個,如果曹操真的是出於民族主義思想接文姬歸漢,那就應該趁建安十年大破南匈奴之時把所有漢人一併接回來,而不是單單隻接蔡文姬一人。

文姬歸漢的真正原因:曹操的私心與抱負

《三國演義》的流行使得“曹操愛人妻”的觀念深入人心,因此也有不少野史小說認為曹操貪圖文姬美色,所以千方百計接她歸漢。如果將這一點看做文姬歸漢的主要原因,自然是不具說服力的,但這一說法並不是完全捕風捉影。

問題還是出在《列女傳》。何為“列女”?《列女傳》的開篇有這樣一番自述:

《詩》《書》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賢妃助國君之政,哲婦隆家人之道,高士弘清淳之風,貞女亮明白之節,則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鹹漏焉。故自中興以後,綜其成事,述為《列女篇》。

換言之,古代史書的“列女傳”實為“烈女傳”,只有遵從封建禮教的女子才能入傳,《列女傳》中記載相關人物的事蹟也基本只限於這些內容。然而,被列入“列女傳”的蔡文姬有許多疑點:

第一,《後漢書》中共有12位“烈女”,蔡文姬名氣最大,卻敬陪末座,排在其他11人後面;第二,別的“烈女”由生到死記得清清楚楚,蔡文姬則相當模糊,不僅生卒年不詳,而且記述只記到蔡文姬跑到曹操府上為董祀求情,然後戛然而止;第三,別的“烈女”都詳細記載了作為妻子的女性怎樣相夫教子、孝順長輩,而蔡文姬的三任丈夫被草草帶過,曹操的名字卻出現多次。

求情之夜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此後蔡文姬便從史書中消失無蹤?這些問題是歷史上的幾大疑案。從史書的習慣來看,隱去不寫,很可能是因忌憚而不能寫。這樣一來,說曹操與蔡文姬有不正當關係,恐怕也不是捕風捉影。

當然,對於一代奸雄曹操來說,美色還是其次。曹操之所以要文姬歸漢,最主要的還是看重了其背後的政治意義。

建安十二年,曹操雖已統一北方、官至丞相,對內對外做了許多大事,但落下的名聲卻不甚好聽。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講究忠孝的古代飽受詬病;此外,由於曹操疑心甚重,輕易斬殺下屬,甚至連華佗這樣一介醫生都不放過,更是令朝野間敢怒不敢言。

而與之相對的便是蔡邕、蔡文姬父女。在奸邪輩出的漢末亂世,蔡邕清名在外,為人忠正,文學、書法、琴畫造詣頗深,在朝野間廣受尊敬,乃至死時“搢紳諸儒莫不流涕”,紹興的柯亭便是百姓為紀念蔡邕而建。蔡文姬又是赫赫有名的才女,父女兩人可以說是聲名遠揚。

曹操為何要接蔡文姬回來?是貪圖文姬美色還是政治的考量?

柯亭

因此,曹操接文姬歸漢,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經此一事,曹操不僅可以藉此籠絡蔡邕的門生故吏,更可以改善自己在下屬和民間百姓心中的形象。

再者,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接下來便要考慮南下,背後的匈奴成為曹操的後顧之憂。從漢朝建立開始,大漢與匈奴的戰爭便從未停息,興平、建安年間,匈奴多次襲擾北方,曹操也曾在建安十年率兵征討南匈奴。如今曹操借文姬歸漢一事向匈奴獻上金子和玉璧,等於是與匈奴交好,變相招安,穩定了後方,從而為向南進軍掃除障礙。

曹操接下來的動作也佐證了這一點:建安十三年開春,曹操下令訓練水兵,為進軍吳楚之地做準備。半年後,曹操出兵南征。

由此來看,接回蔡文姬,從而收買人心、安定後方,其實正是曹操構想的稱霸宏圖中的一步棋,而蔡文姬,不過是這盤棋中的一顆棋子而已。

從此後歷史的發展來看,這步棋走得還算不錯,此後十幾年間匈奴安分守己,朝中也無人挑戰曹操的地位。只可惜曹操走錯了下一步棋,終究沒能實現統一南方的願望——建安十三年,等待他的是一敗塗地的赤壁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