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老一輩用來說教子女的這句“至理名言”,如今似乎就要被顛覆了,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他們更傾向於實現自身的價值。

來自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率出現“五連降”。到了結婚年齡就一定要結婚嗎?這屆年輕人的回答是:不!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降低為9.6‰,2015年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結婚率只有7.2‰,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

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有人說:婚姻就像是圍城,裡面的人想衝出來,外面的人想闖進去。然而,近幾年來婚姻的“圍城”出來的人越來越多,而進去的人越來越少。追根溯源,應當從中國新婚姻法頒佈的那天起,新婚姻法讓女性失去了原有的保護傘,而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得到了和男性相對平等的就業機會(PS:這裡只是相對平等,具體原因,坤和君會在下文中做詳細的介紹。)比起婚姻,女性更願意從工作中來尋求安全感。與此同時男性的婚育觀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晚婚、不婚等現象也越來越常見。與其低質量結婚,不如高質量單身,這是大多數年輕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與此同時,我們來一起看看現在中國的離婚率情況,以下是民政局公佈的大數據:

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2018年上半年,中國有540萬對新人結婚,193萬對夫妻離婚——每天有超過1萬對夫妻離婚。

而結婚人數連年下降,離婚人數年年上升。

離婚率升高主要源於女權意識提高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顯示:超七成離婚案件的原告都是女性!現在的中國夫妻在處理婚姻矛盾時不再像長輩那麼“隱忍”,尤其是女性。婚後第三年為離婚的爆發期。而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和平分手”去法院辦理離婚的比例從2010年的25%降至2017年的15%。

針對離婚率這件事上,有人認為離婚率高,婚姻自由的確體現了社會的包容性,也體現社會進步,女性權益提高,因為女性可以不再受道德束縛,可以隨意決定自己的生活。

低結婚率 高離婚率 中國生育率恐將面臨斷崖式下跌

結婚率下降、離婚率升高會直接導致出生率下降。目前中國的生育主力是85後和90後,而去年的出生人口中二胎生育又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就表明85後和90後的一胎生育意願都在下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85後將逐漸退出生育主力,95後將會跟進,未來一整代90後將會成為真正的生育主力。

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目前90後的人口數量為1.74億,如果從人口數量來看,90後似乎無法支撐中國龐大的人口補充需求,而90後的人口數量卻又存在統計問題,人口數量存在水分,就以統計局公佈的2000年與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為例,這十年間90後的人口數量憑空增加了1000多萬人,這不禁讓人懷疑,90後是否真能滿足未來的生育需求。

如果90後的人口數量存在水分,那必然會影響到今天的出生率,而兩屆人口普查的數字不論哪個準確,裡面卻都反應了90後的人口數量隨著年代的推移在依次減少,這就證明未來的生育群體將會出現較大的空缺,而90後的男女比例又嚴重失調,這裡面必有一大堆人終生娶不到老婆,90後又大多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孕,這個趨勢必然會導致未來的出生率猛烈下滑。

1月3日,中國社科院人口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

報告指出,長期的會導致高度的老齡化和人口衰退,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多重挑戰,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即將到來。

人口負增長與年輕人的婚姻觀、生育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面對著嚴峻的人口布局形勢,新一代年輕人仍處在觀望狀態,大家更看重婚姻的質量和體驗度。

中國2億以上單身男女 是時候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社會學家李銀河曾對 BBC 中文表示,中國社會單身的趨勢在上升。女性要求婚姻自主、自由的呼聲也越來越強,越來越關注這些話題,“過去好像每個人都要結婚,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但是現在許多人主動選擇單身,這在中國是罕見的變化”。

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早前也有不少媒體曾報導過,中國現下有 2 億名以上的單身男女,整個社會進入一波單身大潮當中。

再次提到上述開頭說到的問題,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這更多的體現在女性的身上,因為在男多女少的人口大環境中,女性較容易找到對象,但是他們都在等待自己合適的人。可是她們往往忽略了時間帶來的傷害。雖然現在社會給予了女性和男性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但是從生育角度上來說,只要一個女人想生孩子,她勢必需要作出相應的犧牲,例如原本很好的晉升機會。

高質量的單身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從客觀上來說,物質條件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時間因素,比如: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30歲,錯過之後卵巢功能則會隨年齡增長而不斷的下降,35歲之後呈明顯下降趨勢,或許在你覺得遇到合適的“他”時,你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事實上,很多晚婚晚育的夫妻正在遭受著不孕不育的痛苦,這也正是很多單身人士未來可能會遭遇到的境地,這裡尤其是女性。

我們採訪了很多單身女性,他們很多人恐婚,但是並不恐孩。最近幾年,國內很多單身女性選擇去國外凍卵,甚至赴美求精生子,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單身女性對小孩的渴望。所以,廢除歧視非婚生育的政策,其實是將生育和婚姻脫鉤,給單身人士尤其是單身女性以平等的生育權。

結婚率5連降 中國生育率將斷崖式下跌 該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了

近日,在全國兩會上,長期注意生育問題的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呼籲,應廢除對非婚生育子女的歧視性政策,保障非婚生育子女的合法權益,包括無條件為其上戶口等。黃細花指出,雖然現行法律保護已婚和未婚婦女的生育權,但有些地方法規與部門規章卻在實際上限制或懲罰未婚女性行使生育權,這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黃細花認為,廢除歧視非婚生育的政策,一方面能夠降低女性生育成本,提升生育率;另一方面也能重申法律對女性生育權的保護,給予女性更充分的自主權。

傳統的觀念固然要求養育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在現實生活中,獨自撫養子女的“單親媽媽”群體也越來越多,這也打破了我們對傳統對家庭的想象。那麼為什麼有能力、有意願的未婚女性不能通過技術手段獨立生育與撫養孩子呢?一方面,這能夠推進當代家庭生活的多元化,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對家庭生活與撫養子女的想象;另一方面,這有利於生育率的上升。從北歐國家提高生育率的經驗來看,當社會對女性的生育權益有著更全面的保護時,女性就不再需要考慮生育對她的人生帶來的全方位的,往往是負面的影響,生育與否成為一個女性自主的決定,因此往往會更有意願生育。

我們真心希望單身女性想要生育的想法能夠被看到和正視。同時,也希望國家可以重視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