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作為一名臨床試驗從業者,耳邊縈繞最多的恐怕就是"遵守GCP"了。那麼,GCP是什麼?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本文將全面介紹GCP指南的現狀及發展歷程,從國際和國內兩個角度,分享最新的關於GCP的資訊。。

GCP是什麼?

GCP是Good Clinical Practice的縮寫,即《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GCP是規範藥物臨床試驗全過程的標準規定,包括方案設計、組織實施、監查、稽查、記錄、分析總結和報告,是一種國際性道德和科學質量標準。GCP不但適用於承擔各期(I--IV期)臨床試驗的人員(包括醫院管理人員、倫理委員會成員、各研究領域專家、教授、醫師、藥師、護理人員及實驗室技術人員),同時也適用於藥品監督管理人員、製藥企業臨床研究員及相關人員。

目前國際通行的GCP是ICH-GCP,我國執行的是CFDA頒佈的中國GCP。

ICH-GCP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 說起ICH-GCP,首先介紹一下ICH。

ICH是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的英文縮寫,根據協調會議的內容,即"人用藥品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ICH自1990年成立以來,出臺了很多指南,包括質量Q、有效性E、安全性S、多學科M共4個領域。其中,有效性包括臨床試驗的設計、實施、安全性和報告,還涵蓋新型生物技術衍生藥物和使用藥物遺傳學/基因組學技術生產的靶向藥物等20多個指南。E系列中的E6即ICH-GCP文件。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有效性E系列

  • ICH-GCP即ICH系列文件中的E6,從R1更新到R2。

1996年5月1日,批准了ICH GCP(R1)指南。

2016年11月9日,發佈最新修訂稿ICH E6(R2),也是現行的ICH-GCP指南。

2019年6月1日至6月6日,在荷蘭召開會議,ICH-GCP已經進入了新的修訂週期R3(E系列文件中ICH E6(R3)EWG代表專家工作組正在進行修訂)。


  • 目前現行的ICH-GCP是2016年11月9日發佈的ICH E6(R2)。

2016年發佈的指導原則是自1996年5月制定以來的首次修訂,修訂目的是為了鼓勵在臨床試驗的方案設計、組織實施、監查、記錄和報告中採用更加先進和高效的方法,如計算機化系統、基於風險的質量管理體系和中心化監查等,以保證受試者的權益和臨床試驗數據的質量。

ICH E6(R2)指導原則未對原版進行結構和文字的修改,而是採用了補充條款的形式,共增加條款26條,涉及總則、名詞解釋、GCP原則、研究者的職責、申辦者的職責和臨床試驗保存文件等6個章節。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ICH E6(R2)增加的主要內容


  • ICH-GCP已經進入了新的修訂週期R3。

ICH於2019年6月1日至6月6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會議。會議由16個ICH成員與28個觀察員約500名人員參加。在ICH隨後發佈的會議紀要中,明確表示ICH-GCP已經進入了新的修訂週期R3,並在ICH官網公佈了R3的修訂日程。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ICH官網公佈E6(R3)修訂


正在修訂中的R3將是對ICH E6(R2)指南的全面修訂,其修訂目標包括:1. 解決在日益多樣化的臨床試驗類型中GCP原則的應用問題,如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真實世界臨床試驗等將會制定新的E6指南;2. 解決支持監管和醫療決策的數據源管理問題;3. 促進新技術在臨床試驗中合理應用;4. 解決當前全球監管環境下的複雜的臨床試驗問題。

參與修訂的EWG(專家工作組)包括來自不同學科的專家,包括臨床、統計、數據科學、臨床結果評估、法規遵從性以及其他潛在的學科。

ICH E6(R1)為1996年實施,E6(R2)為2016年實施,以當前R3的日程來看,預期等待的時間不會要多久。


中國GCP的前世、今生和未來

  • 中國GCP指南的修訂基本緊隨ICH-GCP的步伐。

在ICH於1996年批准ICH-GCP指南後,中國的GCP指南也誕生並不斷髮展:

1998年3年2日,中國衛生部發布了我國《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試行)。

1999年9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SDA)發佈《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範》。

2003年8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發佈《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CP》),2003年9月1日起施行,該版GCP也是我國現行的GCP。

2015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首次發佈微調的第一版修訂稿徵求意見。

在ICH於2016年11月出臺ICH-GCP(R2)後,緊接著中國CFDA在2016年12月出爐變動較大的第二次《GCP》徵求意見稿,與ICH-GCP最新修訂稿遙相呼應。2017年6月1日,中國CFDA加入了ICH,修訂GCP更為必要。2018年7月17日第三次《GCP》(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發佈,目前還處於意見徵求階段。

  • 中國現行GCP是2003年頒佈,與ICH-GCP相比,具有中國特色。

中國GCP是以ICH-GCP為藍本,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擬定的。要求基本與國際接軌,又基本可行;既符合國際GCP的基本精神,又符合中國的藥政管理法規。在文字形式上,與中國的法規及GMP和GLP保持一致。

2003版GCP其內容9000餘字,包括13章70條,2個附錄。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2003版GCP指南目錄


  • 2018年第三次《GCP》(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發佈。

2018年7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發佈了最近一次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新版GCP參照ICH-GCP制定,使試驗各方責任明確,要求更高,可操作性強,亮點很多。

該徵求意見稿在總體框架,以及章節內容上較現行GCP做出了較大幅度地調整和增補,字數由9000餘字增加到29000餘字,章節由原來的13章70條調整為8章84條,保留了總則、試驗方案、研究者、申辦者、術語等5個章節,增加了倫理委員會、研究者手冊、必備文件管理等3個章節,刪除了臨床試驗前的準備與必要條件、受試者的權益保障、監查員的職責、記錄與報告、數據管理與統計分析、試驗用藥品的管理、質量保證、多中心試驗等8個章節。將術語及其定義提前至第二章,便於讀者對規範內容的閱讀和理解。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國際與國內GCP指南的歷史演變和未來方向

第三次《GCP》(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還處於意見徵求階段,生效日期待定


總結

從GCP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是國際通行的ICH-GCP指導原則還是我國的GCP,其更新頻率明顯加快,修訂週期變短,與快速發展的時代大趨勢相一致。

中國已於2017年加入ICH成為正式成員,並於2018年當選管委會成員,中國臨床試驗已經開始對接全球。對於我國來說,結合國情並借鑑國際通行做法及管理理念,如ICH相關技術指導原則、FDA和EMA相關法規,仍然是制定中國GCP新章程的總體思路。中國現行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於2003年實施,至今已近17年,期待中國的新規章早日落地。


參考文獻:

1. ICH Guidelines/Efficacy Guidelines

https://www.ich.org/page/efficacy-guidelines

2. ICH INTEGRATED ADDENDUM TO ICH E6(R1):GUIDELINE FOR GOOD CLINICAL PRACTICEE6(R2)

https://database.ich.org/sites/default/files/E6_R2_Addendum.pdf

3.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2018-7-17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01/329610.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