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文學,中國文人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有一首詩,在中國幾乎老少皆知,我說的是這首《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說新語文學》南朝宋劉義慶)

七步詩創作於三國時期曹魏政權,作者是曹植,就是那個李白《將(qiang)進酒》中“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那個陳王曹植。據說是魏文帝曹丕想逼死對自己有威脅的弟弟曹植,因此令其七步成詩,才思敏捷的曹植果然七步詩成,詩的內容通俗易懂,作者內心的悲憤溢於言表。不過這個故事似乎只是傳說,因為這種手段在政治上過於幼稚,不大可能是真實的故事。

建安文學,中國文人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上面提到了曹丕、曹植,他們的父親就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梟雄曹操曹孟德。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劉備玄德、關羽雲長、張遼文遠、周瑜公謹,桃園結義、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人物與故事流傳至今,讓人為之著迷,為之熱血沸騰。我們的好鄰居日本人對三國故事也是出奇地迷戀,據此創作了一系列漫畫作品,三國題材的遊戲國內國外更是層出不窮,相信應該沒有幾個人沒有玩過吧。我們上大學那會,一個宿舍的都玩過三國群英傳,也有玩三國志、三國無雙的。但是這些都是娛樂產品,其中的人與事,與歷史事實有較大出入。比如曹操,我們的教科書給他冠的稱號是就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沒有錯,文學家,不只是曹操,曹氏父子三人都是詩人。以曹操父子三曹、建安七子、蔡琰(文姬)為代表的建安文學是中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這一時期,詩賦文的藝術水平都有新的突破,尤其是詩歌,吸收了漢樂府詩歌之長,情詞並茂,具有慷慨悲涼的風格。

這一時期雖然是在漢獻帝建安年間,但實際上是在曹氏勢力統治下。經歷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閥混戰,加上天災頻發、瘟疫流行,到了三國時期,人口由東漢末年的5600萬減少到不到一千萬,十室九空。“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王粲《七哀詩》)鄧艾滅蜀時,整個蜀地在冊的人口只有94萬,只有現在一個四五線城市的常住人口數,可以想象戰爭對社會的破壞,就這94萬口還要養兵10萬、官吏4萬,古代生產力又低下,民眾的負擔之重可想而知。像曹操這種胸懷天下的梟雄,有雄心壯志,也有對動亂時代的哀嘆,“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唐元稹)他的詩歌自然梗慨多氣、質樸剛健,而建安七子或多或少受了曹氏父子的影響。

建安文學,中國文人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建安文學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是動盪的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這種“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的文風,對兩晉至於盛唐,都有深遠的影響,詩仙李白有詩“蓬萊文章建安骨”來讚美建安文學,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

來看看曹孟德的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這是老酒桶對人生苦短的憂嘆,杜康是中國酒神,據說是發明釀酒的人。有意思的是古希臘神話中也有一個酒神叫狄奧尼索斯,羅馬人叫他巴庫斯,此君多次出現在文藝復興後藝術家的作品中。看看曹操這首詩是不是和初唐詩人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還是有些相似之處?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這是作者表達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相當積極。

建安七子和蔡琰多多少少都跟曹氏父子有密切的關係,曹丕與建安七子中好幾位是關係很好的朋友,蔡文姬就更不用說了,正是曹操花重金把流落匈奴的文姫贖回,這才有了文姬歸漢的故事。但是有一個人是例外,孔融

建安文學,中國文人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孔融是孔子後裔,就是孔融讓梨那個孔融,孔融小時候吃梨,把大的讓給哥哥吃,自己吃小的,這是流傳下來的故事。(《後漢書孔融傳》(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融家傳》)長大後,孔融成為一代名儒,有名是有名,但是其人性格偏激、嘴巴大,什麼都敢說,性格缺陷太明顯,你要說得都對也罷了,偏偏這種腐儒很多見地都是錯的。曹操要去徵烏桓解決袁紹殘餘勢力,他要諷刺一下;曹操這老酒罐都不喝酒了,為了省點糧食下了禁酒令,孔融不但出言不遜,還明目張膽地違反禁令;攻破袁紹後,曹丕娶了袁紹兒媳甄宓,他也要當面諷刺。總之自從他發現曹操漸漸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之後就槓精附體,處處作對,可是光嘴炮是沒有用的,曹操是什麼人,你想死那還不容易?棄市

孔融被抓時,兩個不滿十歲的子女正在下棋,連身都沒有起,旁邊的人感覺很奇怪,倆孩子說了句: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意思是巢都沒了,卵還能好嗎?看得透徹,看來倆孩子應該有孔融小時候的聰明勁,可惜都被曹操斬草除根了,可也真夠狠的。

建安文學,中國文人詩歌創作的第一個高潮

東漢末年,瘟疫流行,可是政府正陷於腐敗與混亂的泥沼之中,根本無瑕顧及,沒有強有力的政府行為,古時候老百姓對於瘟疫的抵抗力幾乎為零,士大夫也不能倖免,“或闔門而殪(yi),或覆族而喪。”(曹植《說疫氣》)建安七子中有五位死於瘟疫,讓後人無限感嘆。

經過了慘絕人寰的戰亂、天災之後,人心思定,人們都希望能結束亂世,這需要一位雄才偉略的領袖能夠出現,司馬懿仲達乘機走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