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4月3日,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發佈推文:呼籲在海外的美國公民儘快回國,美國緊急動員100萬預備役軍人進入戰備狀態,耐人尋味。


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在疫情的重壓下,一種令人擔憂的趨勢正在漸漸成形。無論當前的病毒是否涉及到陰謀,我們都必須正視其帶來的事實——中美之間的全面對抗將加快來臨,因為當下的美國正面臨著其美元霸權建立以來前所未有的危機。危機並非是直接由疫情造成的,但疫情使危機失去了正常延緩的任何機會,對美國而言這是前所未有的局面,任由現狀持續下去,哪怕美國能戰勝疫情,也將很快丟掉賴以為生的金融霸權,他們不可能接受這種現實。
歷史上美國解決這種危機都是通過對別國發動金融攻擊,通過引爆對手的經濟危機從而抄底實現債務削減;通過軍事戰與經濟戰配合,在對手的戰敗中通過更苛刻的金融協議和經濟危機的引爆,促成美元債務的徹底消除,如果美國自身不能對其當前面臨的經濟陷阱做出反應,那麼它將很快失去賴以為生的美元霸權。疫情實質上導致了美國當前只能選擇通過金融或是戰爭的方式化解內部矛盾。
無論是發動金融戰爭,還是通過發動直接戰爭,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都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不這樣做的後果要更加嚴重。
這將是這四十年來世界面臨的最大變局。


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那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局面呢?美國的這些國家利益與戰略選擇的邏輯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一、走向坍塌的霸權——美國自身不可避免的矛盾
一切經濟危機,本質上都源於債務危機。對美國當前而言,此話無疑正中要害。
當前,美國確實面臨著生死攸關的問題,但這裡必須先講清,疫情,並不是美國當前最大的內部矛盾,疫情僅僅是矛盾的催化劑而已,自己本身並沒有能力成為壓垮美國的矛盾,這一點必須明確。
美國當前面臨的核心矛盾在於——美國正在失去賴以為生的金融霸權。
當前的美國早已是一個依賴著金融霸權生存的國家,所以美國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即在於美國金融霸權的維持,即美元-石油環流體系的維持,雖然這是一種龐氏騙局般的模式,但只要這種模式得以持續,美國的霸權就能持續。然而當前美國面對的問題在於,由於自身巨大債務矛盾無法處理,這種模式行將失敗,唯有通過將危機向另一個大國轉嫁才能實現霸權的延續。
在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相當於被自己金融集團的內鬥搞得元氣大傷,哪怕向歐洲和世界轉嫁風險後,都仍然累積著巨量的債務。並且在這之後的十年,為了讓量化寬鬆輸出的美元也繼續進入循環,美國不僅用負債回購創造了一個用泡沫堆積起來的股市,更關鍵的是積累了天量的政府債務。


據統計,去年美國的聯邦政府債務已突破了23萬億美元,光年利息就需要7000億美元。而私企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由於大量的負債回購,美國企業債接近6.5萬億美元,這是非常驚人的規模。
當然,並沒有說這些債務都遇到了償還危機,因為理論上美債是不存在這種危機的。自70年代牙買加體系形成以來,美國國債實際上成為了一種無需償還的信用貨幣,但其信用必須建立在利息可按期償還的基礎上,這一點如果不能滿足,其信用也就隨之崩塌了,這將直接導致美元環流停止,這是美國絕不可能接受的。
然而,當前美國所難以負擔的債務,不僅包括23萬億的政府債,還包含了規模龐大的企業債以及民間居高不下的債務率,這其中企業債同樣可能惡化成對其統治階級具有巨大威脅的風險。
這些債務風險的互相疊加,本身就構成了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這種系統性風險如果不能得到緩解或轉化,在如今的美國一旦爆發,其規模和嚴重性必然超過08年的金融危機,而高負債的美國一旦再發生這樣的危機,其苦心經營的美元霸權就難免走向末路。而當下的美國經濟其實早已是寄生在了其金融霸權之上,失去金融的力量,對於實行了二十年去工業化政策的美國而言,無疑將會是滅頂之災,這個強大的世界一極,必將如往日的舊帝國一樣走向崩潰,這絕不會是他們能夠接受的選項。

為了阻止這一切的來臨,整個美國的精英階層,會高度一致地站在一起,並且他們為了達到目的,必會不惜一切代價,這是他們的本性。
這正是當下危險的根源。


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二、疫情與經濟——背水一戰的號角
局勢,本已岌岌可危,而疫情,則使局勢變得徹底不可逆轉。


今明兩年,本身就是美國國債利息額度超越政府支出能力的關鍵年,同時也是大量美國企業債集中兌付之年,尤其是作為重中之重的美國國債,正面臨著利息將大於政府償付力度的財政懸崖,這是疫情爆發前就已經形成的局面。
而疫情在美國的爆發,無論其是否含有陰謀的成分,都客觀上形成了兩個重要的現實:
1、因為疫情的爆發,美國的社會各領域事實上陷入了大量的普遍的局部停擺狀態。
2、為了抗擊疫情,美國政府必須用不得不投入大量公共衛生資源,這進一步加劇了其債務問題的嚴峻性。
3、美國在疫情問題上對歐洲的態度,客觀上加劇了歐美國家間的離心程度,對美國這種依賴霸權的國家而言,衛星國的離心無疑有著巨大隱患。
這三個問題若是單獨來看似乎並不嚴峻,但如果互相疊加,再加之美國當前面臨的嚴峻矛盾,我們便不難看到其形成的可怕後果:
1、當前的美國GDP中70%是對疫情高度敏感的服務業,由於社會經濟的客觀停滯,今年的美國必然將經歷歷史上罕見的經濟低迷和債務累積累積,在這種經濟狀況下,聯邦財政的緊縮程度將超過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

2、公共衛生的巨大投入,將使原本困難的聯邦財政陷入更進一步的困難當中,財政赤字將繼續增加,而且低迷的經濟將斷絕財政改善的一切可能性。
但是我們別忘了,今明兩年是美國財政懸崖危險期,大量的美國國債利息需要集中償還,大量企業債也需償付,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疫情的爆發,使美國徹底失去了通過正常手段解決或緩解債務問題的一切機會,債務問題,已經不可能用財政、稅收等一般的手段解決了。
所以,這個時候的美國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當正常的方法失效,他們唯一能保全國家利益的做法,只能是將危機向他國轉嫁,這是唯一的辦法,也是歷史上的傳統。從牙買加體系建立以來,無論是週期性的縮表“剪羊毛”,還是引爆別國經濟危機從而抄底,支撐美元環流這個龐氏騙局體系運作的,歷來都少不了對國外的金融掠奪。
然而這一次的危機不同於以往,其深度和廣度都已經超過了美國從前的任何一次危機,故要化解這種等級的危機,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採取的手段不止要達到迴流美元的效果,而關鍵是要達到沖銷債務的效果,只是投資性的美元迴流不起作用。而想沖銷債務,必須是利得性質的美元迴流才是有效的,而這種性質的大規模迴流在歷史上其實只有一種方式——即大規模金融抄底所形成的資產掠奪所得。

2、當前美國有23萬億美元國債,企業債至少6.5億萬美元存在風險,要化解這種體量的風險,其被轉嫁國必須有相應的體量去承接這種大規模的轉嫁和洗劫,並且這裡可能並不只是一個國家,甚至可能是多個國家,但最能滿足這種條件的國家,正是中國。
在這樣的歷史關口,我們要尤其警惕美國的異常的動向,因為美國這樣的由殖民擴張而誕生的帝國,絕不可能在如此關頭選擇默默走向滅亡,反而在這種時候不惜一切代價進行破局,這才是他們會做出的選擇,他們必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所以他們具體會怎麼做?


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三、金融攻擊——不惜代價的掠奪性自救
這裡需要論證的不是金融戰爭的機理,而是疫情下美國發動金融戰爭的動機,對於當前的美國而言,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美元霸權是國家一切決策的根本目標,而維護霸權的方法,只有在不破壞美元信用的前提下,化解美國從國家到企業的巨大債務問題,使美元環流可以重新健康延續,這也才是霸權的延續。
那麼要達到這樣的目的當前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是大規模的金融掠奪。
當然,近來看著連日熔斷的美股,再來這個觀點就難免會讓人產生困惑。所以有人會問,“如此大規模的金融戰爭難道美國說發動就發動?為什麼身陷疫情泥潭的美國沒有這方面的跡象呢?他們有條件這麼做嗎?他們為這種金融攻勢做了相應的準備嗎?為什麼當前美國股市經歷瞭如此的暴跌,美國還會想著來發動金融攻擊呢?”
其實,針對著這場金融戰,美國的準備早已深深做好了各領域的準備,種種相關的也跡象早已出現,只是我們未必發現了這些跡象,當下我國的金融領域可以說處在非常危險的環境中,美元資本一旦開始金融攻擊,必將對我國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國存在著同美國相似的債務風險
我國當前大部分行業都運行在高槓杆高負債的基礎上,疫情的影響下,我國的債務風險在陡然上升。
今年原本是處理我國各領域債務集中兌付的關鍵年,無論是各地的隱性城投債還是大量的地產及私企不良貸款都到了兌付的臨界點。
然而這個時候疫情來了,社會各領域立即陷入了停擺,並且至今也沒完全好轉。為了抗擊疫情,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投入了巨量的資金,這似乎如官方所言並沒有嚴重影響經濟的基本面。
但實際上,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早已是負債累累,地方財政的運行高度依賴著轉移支付,尤其是各地隱性的城投債,更是多到積重難返。
各地方在疫情爆發前,基本都是在用土地財政和轉移支付來維持住經濟的基本面,然而在疫情爆發後,房地產市場立即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萎縮,同時今年的中央財政不僅因為疫情開銷巨大,並且由於社會經濟的停擺,財政收入的下跌必然嚴重,這就造成了今年的轉移支付額度也必然隨之下降。但地方債的壓力,並不會隨之下降。
美國資本做好了發動金融戰的準備
其實講到這裡還是會有人困惑,當前的美國經濟遇到了史無前例的問題,美股遭遇百年罕見的接連熔斷,配合以美國當前爆發的疫情,確實給人一種美國行將崩潰的錯覺。

然而,真正瞭解美國經濟的人,反而這時會高度警惕起來,因為這看似一片哀嚎的熔斷,恰恰是美國金融資本一手策劃的舉措,是故意的戰術性欺騙,而其欺騙的目的則只有一個——在悄無聲息中做好發動金融戰爭的準備。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得從美股這十年來的增長機理說起。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除金融和傳統高端領域的產業外,絕大部分產業實際上一蹶不振,根本不可能撐起我們看到的十年連漲。然而在金融危機後,量化寬鬆流出的美元必須找到辦法迴流美國,否則在那個時候美元環流就有崩潰的危險。
而回流的方法,除了最傳統的國債,主要就是美股。所以美國選擇用槓桿舉債的方式,通過回購股票將市場整體保持高位,吸引鞏固全世界的投資向美流動,這種方式自然帶來了巨量的企業債務。
所以當用這種方式吹了十年泡沫的美股出現熔斷,其根本不意味著其經濟受到了多大的打擊,反而傳遞出的是另一個信息——股市上巨量的資本正在騰出手來,主動轉化為流動的遊資。
本次美股暴跌,本身的第一因素並不是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是因為國際油價的驟降。然而,我們千萬不能忘記,主導油價下跌的沙特,本身就是石油-美元體系中最關鍵的角色,其不僅受到美國的深度控制,而且利益同美國利益從來都是深度綁定,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因為一己私利而主動去拆美元的臺?

所以,這種劇烈的市場動盪只有一種可能——動盪本身只是美國上層計劃的一部分。通過將大量資本從股市中暫時撤出,一方面緩解債務壓力,一方面為下一波特殊的金融操作積累足夠的資本規模,是通過擠泡沫而騰出資金,使大量的資金獲得完全的流動性。這絕不是一種衰敗的表現,恰恰相反,這種現象直接說明了當前的美元資本主動變得兵強馬壯而且糧彈充足,已經具備了金融攻擊的基礎,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並且其高速的撤資行為,同時也客觀上起到了穩定外國投資的作用。猝不及防的接連熔斷,使得大量外國投資直接被高位套牢,由於跌幅巨大,這些外資若是離開美國,相當於就要立即承受暴跌帶來的代價,他們只有繼續在美股等待,才有可能達到哪怕回本的目標。這對於美國而言,無疑是將這些資金巧妙困在了美國,而大量出來的遊資,則可以心無旁騖地開始他們的行動和擴張。


整個世界都處在鉅變的前夜


從當我們能獲取的信息來看,從股市中撤出的資金相當一部分都轉移到了美國債市中,另外更多的部分除了進入了我國的債市以外,並未向外界透露去向。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些錢是不會蒸發的,它只會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然而我們現在並不知道它去了哪裡。我們唯一知道的是,現在的美資具備了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優勢,哪怕突然對一個國家進行大規模金融攻擊,也不會因為撤離本土市場而對美股產生大的影響。
早上A50出現快速拉昇,美指期貨大漲中,亞洲市場普遍反彈中,本週4個交易日看市場反彈力度再決定,繼續假期第三天,養精蓄銳,明日開始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