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中秋】話說中秋,花好月圓人團圓

【網絡中國節·中秋】話說中秋,花好月圓人團圓

【網絡中國節·中秋】話說中秋,花好月圓人團圓

中秋節,又稱月夕、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的傳統文化節日。再過三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起源和習俗吧~

起 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種說法,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另一種說法,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還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習 俗

吃月餅

我國各地都有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賞 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猜 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由此傳出不少愛情佳話。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賞花燈

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穀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詩 詞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

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

桂枝撐損向西輪。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審核:黃成美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网络中国节·中秋】话说中秋,花好月圆人团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