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

2020年東京殘奧會和奧運會組委會公佈了首批將在本次奧運會活動中使用的動態圖標(icon)。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這73個圖標的形象由日本設計師廣村正彰(Masaaki Hiromura)完成,並由日本動態設計師井口皓太(Kota Iguchi)製作了動畫效果,以完整的動作模式來展示每個運動項目。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射箭、游泳、體操、籃球......數十種體育項目以極為生動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真想疫情早點結束,開開心心的看奧運會呀。

不過...看著看著,小鶴的思路卻跑到了另一個宇宙。

在遙遠的敦煌,數以萬計的壁畫如今屹立在側,向世人闡述千年前運動景象。彷彿和眼前的動態圖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妨一起來看看敦煌古代的體育人生。

射箭

弓箭是古代人在勞動和鬥爭中創造發明的一種先進狩獵工具,最初被用來遠距離、安全、高效的進行狩獵。

古代敦煌地區曾經居住過諸多民族,他們以遊牧狩獵為生。

嘉峪關市西北黑山發現有巖畫三十餘處,約150 餘幅,其中有不少以弓箭射獵野駝、野羊、犛 牛、飛雁、野鴨等畫面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黑山岩畫狩獵圖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黑山岩畫狩獵圖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49窟窟頂北坡 狩獵圖局部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49窟窟頂北坡 狩獵圖局部特寫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49窟窟頂北坡 狩獵圖局部特寫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85窟窟頂北坡 狩獵圖

隨著戰爭的爆發,弓箭作為一種便利的遠程武器被運用於戰場,成為一種兵器。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85窟南壁 五百強盜與官軍激烈交戰

此外,還有軍事訓練中的射箭比賽、習武中的各種射箭姿態和射法等。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比試射藝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比試射藝局部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61窟 太子競射

投擲

敦煌莫高窟西魏第 249 窟窟頂北坡,畫有一幅正手持標槍,追逐著獵物,準備投擲的場景。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49窟窟頂北坡 狩獵圖與乘龍仙人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249窟窟頂北坡投擲局部

摔跤

角抵,也稱角力、拍張、爭交、摔跤等。它是指古人以兩人對抗,運用勁力和技巧進行較量的一種活動。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唐 莫高窟17窟 相撲圖

目前,我國遺存的角抵、相撲、摔跤的實物,除已出土的壁畫、陶俑、白描、文獻之外,還有敦煌地區的石窟壁畫、幡絹畫等可印證角抵、相撲、摔跤盛行的事實。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唐 莫高窟第9窟 摔跤圖

莫高窟北周第290窟西披上層有一幅太子摔跤壁畫。這是佛傳故事畫之一,表現須大拿太子向善覺國王女兒裘夷求婚,應約試藝,並以摔跤撲翻大魔力王的故事。比武雙方都袒露上身,穿著短褲,頭束總角,這是中原民族傳統的髮式。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相撲

橦枝

橦技是古代百戲內容之一,是一種驚險刺激的雜技表演。

圖中一伎人頭頂長竿,上有四個身輕如燕的小兒。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莫高窟第156窟北壁《宋國夫人出行圖》橦技表演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第61窟 橦技圖

倒立

疊案又叫“倒植”,是指在桌子上做倒立。倒立的木案,有一案或數案相疊,最多達12層。

莫高窟西魏至宋的有些洞窟的壁畫中,繪有形態各異的“倒立”圖像。關於倒立很少見於史籍記載,而《舊唐書·音樂志》卻載有婆羅門藝人在長安表演倒立等技藝。因此,人們一般認為“倒立”是由西域傳入中原的技藝之一。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 倒立力士

倒立的姿態各異,難度不同,既有雙臂倒立、分腿倒立、水平支撐倒立,還有單臂倒立。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唐 莫高窟第79窟 倒立童子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唐 莫高窟第79窟 倒立童子局部

疊羅漢

疊羅漢在我國文物中並不多見,敦煌莫高窟現存有多幅疊羅漢的壁畫。

疊羅漢也是百戲之一,由兩人或更多,人上架人,層層疊成多種造型。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阿彌陀經變》中有兩幅孩童疊羅漢的畫面。東側一個穿揹帶褲的童子站於荷葉之上,另一紅衣小兒直立其肩上,兩人似在表演武打動作。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 阿彌陀經變

第217窟北壁《觀無量壽經變》中的童子疊羅漢圖更是精彩:一人兩手撐地,仰頭,另一人右腳踩其背,提左腳,金雞獨立狀。旁邊還有圍觀喝彩的小兒。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莫高窟第217窟北壁 觀無量壽經變

馬戲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428窟東壁門南 薩埵太子本生場景:三王子騎馬出遊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428窟東壁門南 三王子騎馬出遊特寫

敦煌壁畫中的馬戲內容較為豐富。許多經變畫、佛傳故事畫和本生故事畫都繪有馴馬、賽馬、舞馬的場景。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莫高窟156窟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北周第290窟中心柱的馴馬圖,一個頭戴氈帽,深目高鼻的胡人馬伕正在調教一匹烈馬。馬前腿抬起,後腿緊蹬。畫家把馬桀驁不馴的性格特徵和當時民間為官府養馬、馴馬的情景刻畫的淋漓盡致。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290窟 馴馬圖

敦煌壁畫中關於古代馬術和賽馬的內容很豐富。

莫高窟壁畫中保存了許多馬術的形象資料,如莫高窟五代第61窟西壁、北壁的佛傳故事屏風畫,在“太子學藝”和“後宮娛樂”中均有刻畫馬術的精采場面。畫面中遠處是山林河流,近處有一開闊的平地,一場扣人心絃的馬術表演正在進行中,圖中有的雙手舉鐵排跪於馬背奔馳前進;有的馬肚藏身,猛地飛騎而過撿起地上的繩子;有的在馬背上做出各種射箭的動作。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第61窟 馬術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第61窟 馬術局部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第61窟 馬術局部

步打球

球類娛樂在中國甚早,古代稱之“鞠戲”。在雲南淪源巖畫中就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殷商時代佤族祖先在祭禮活動中玩球的圖形。殷商甲骨文中,也刻有踢球的記述。

步打球(曲棍球)是從擊鞠運動中派生出來的,運動者在徒步或跑步中持杖打球敦煌榆林窟繪有一幅一名童子站立在蓮花座上,左手持一圓球,右手持一木製彎頭球杖的畫面。從球杖的長度可判斷為當時步打球所持的球杖。而且據文獻記載,當時步打球活動多半在婦女和少年中開展。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宋 榆林窟15窟 擊球童子

游泳

游泳古代也稱之嬉水。

榆林窟第25窟南壁《觀無量壽經變》中描繪了一群化生童子在七寶池中戲水的場面:一童子雙手吊在欄杆上,右腳在水面蹬,另一童子頭正潛在水裡,屁股翹在水面。童趣十足。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中唐 榆林窟第25窟南壁 觀無量壽經變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游泳飛天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隋 莫高窟第420窟 游泳圖

舉重

舉重是體育中一種力量型的運動形式。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北周 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擲象

敦煌莫高窟北周第 290 窟窟頂人字梯形窟頂東西兩面,有六條連續長達 20 餘米的長卷佛傳故國畫。壁畫中,悉達太子正面直立,兩腳分開,用右臂將象舉起。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五代 莫高窟第61窟 舉鍾

敦煌莫高窟五代第 61 窟西壁佛傳故事屏風畫中,描繪了太子跟從羼提提婆習武第六扇和第七扇屏風畫繪有太子單手舉象,舉巨鍾、舉鐵槊等圖像,重現了古代舉重的景象。

看了2020東京奧運會動態圖標,我想到的竟然是敦煌壁畫

悉達太子兩腳分立,右臂高舉過頭頂,手託著大象的背,象腳和象牙朝向天空,象耳下垂。

敦煌的民俗、遊戲、娛樂、競技是一個社會共同體的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是世代傳承、相沿成習的生活模式。民俗、遊戲、娛樂文化與人類的其他文化事象一起,整合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全部結構。

敦煌競技,一直屬於民俗範疇,並沒有獨立形成真正的體育運動。它缺乏直觀體悟、辯證思維等哲學意蘊;只是以“技藝”、“絕藝”等詞彙來體現技術與藝術相互交融的特徵,缺乏公正、公平的競賽機制。

但在敦煌民俗休閒活動中,其所帶來的娛樂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一種對活動中美的發掘。

顧拜旦認為,純粹的競技精神只能帶給運動員心理上自得其樂的悅樂感,而奧林匹克精神帶給人們的將是美感、榮譽感。這正是顧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體育頌》中,他也曾熱情地謳歌,讚美體育是美麗、藝術、正義、勇敢、榮譽、樂趣、活力、進步與和平的化身。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期待今年的東京奧運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