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武漢作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心城市,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注。那麼關於武漢的轄區,你又知道多少?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許多人都知道武漢三鎮。武漢三鎮分別為文昌武不昌的武昌、經濟發展極速的漢口,以及清末民初時期舉國聞名的工業重地漢陽。但其實,武漢現如今已有13個區,每個區都有著十分好聽的名字。

這十三個區分別叫: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和新洲區。這其中,大部分轄區都是以地域分佈命名,當然,也蘊含著取名時對區域的美好祝願。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十三個區中,中心城區有七個,還有六個為後設立的富含著滿滿活力的新城區。由於區域太多,所以接下來把這13個區分別劃分到中心城區與新城區類別中進行介紹。

中心城區即為原武漢三鎮包括的區域。先說說以文化享譽的武昌地區。武昌地區有三個區,分別為武昌區、青山區和洪山區。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武昌區就是由原先的武昌行政區演變而來的,其名字也選擇了直接延續,不難看出武昌區是武昌地區的中心。

而青山區則是原先武漢的工業區,武鋼集團原先就位於此地,但為了當地的居住環境與和諧發展,開始遷出工業。有古典書籍記載該地區首枕大山,山下有磯曰青山,故而又有青山口或青山磯之稱,發展到現在命名為青山區。

而洪山區與青山、武昌二區相鄰,因其地域中的洪山而得名洪山區。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再說到以經濟享譽的漢口地區,分別有江岸區、江漢區與礄口區。江漢區名稱由來也很簡單,因其南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故而稱為江漢區。

礄口區作為沖積平原,也直接以其地形地勢命名。

江岸區則是因為位於長江北岸,且陸域面積較多便直接稱為江岸區。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漢陽地區則不像另外兩個地區,其地區內只有漢陽區一個轄區。其名稱自然也是延續所得。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剩下的六個區則為新城區了。雖然是新興城區,但發展勁頭很足。

東西湖區、漢南區和蔡甸區,這三個區為新經濟開發區。

江夏區、黃陂區和新洲區則分別在教育、居住與農業方面有所發展。

東西湖區為沖積平原,漢南則位於武漢市的西南區。

蔡甸本來名叫蔡店,因古代把郭外稱為郊,郊外稱為甸,所以後改名為蔡甸區。

江夏區在古代實為江夏郡,屬於承襲舊名。

同樣的,黃陂區本身也是黃陂縣,到了本世紀才更名為區,其始得名於北周,合武湖與黃城得此名稱。

不考慮面積,不在乎經濟,武漢13個行政區,哪個區的名字最好聽?

十三個區都有著強大的發展力量,十三個區域的名稱都十分美,念起來好記也富有古韻。也許是因美景得名,也許是因地域地勢得名,也可能是傳承著百年千年的名稱,頗具浪漫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