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影視投資(一)

電影投資對於目前的投資市場來說,比較新鮮的項目,不同於股票啊,基金啊,之類的,都是很熟悉的,身邊多少都有人做過,跟風的居多,風險大,收益也大,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能分到一杯羹。

而電影投資,也就這2017年開始發展的,有相關法律上提到過並鼓勵中小投資者參與進來,以前我們一想到影視投資,可能都是那些有錢人才能玩的,那些知名明星靠著一部或者多部影片或者電視劇,賺得了不菲的身家和不俗的名氣,這些都是耳聞能熟的。

電影投資從側面上來說,一般來說注重兩點,成本和收益這塊,這也是投資必須要經歷的。對於一部電影來講,成本差距巨大。有幾十萬的電影,幾百萬,幾千萬,幾個億的,目前來講。電影市場上,目前一部高成本電影中,真正賺大錢的是《阿凡達》,當年號稱投資超過十億的大片,實際上,當時的市場反響上特別不錯,全球總票房超過27億美元,。

而除開了這部高成本大片,其他的高成本電影(十億以上),基本上賺錢不多,可以說極少,一般能保證不虧,就算挺好。而國內的電影來說,一般幾個億的成本就算挺高的成本,因為作為投資者來講,一部電影想賺錢,基本上票房要超過成本的三倍左右才開始賺錢,比如說,一部電影成本三億,基本上,這部電影的票房超過十億,才能賺錢。

而國內這種大成本電影來說,在市場比較好的情況下,一般都能達標。這裡個人分享一下,市場比較好怎麼解?主要分幾點,第一,檔期,比如說春節檔,國慶檔,五一檔,這些假期長的檔期,首先票房大盤上肯定是優勢很大,比如說,一個普通的日子,基本上票房在五千萬到一億左右,雙休日的話,在1.5億到2.5億之間,想想就知道中間的區別了。票房大盤不大,你電影再好,總不能100%吃下吧,就算吃下了,能有多少票房呢?

但是想想國慶之類的,一天的票房可能達到3億以上,如果電影可能一天過億很正常,而且一部電影的上映時間是一個月,所以可以想想這個體量,檔期對票房的影響不言而喻了吧。

那第二個呢?就是競爭力,如果一個好檔期,同時上映幾部好電影,那麼平均下來,一部電影的票房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就例如這次春節檔,九大影片同時上映,說實在的,這幾部影片的成本都不低,而且質量上也非常高,去年春節檔七天的總票房是54億左右,今年估計要超過這個數,但是今年的大片比去年的多很多,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去年的春節檔《流浪地球》爆火,這方面的因素很大很大。

而今年的呢?用網上的話說,那是神仙打架,《唐3》《姜子牙》《中國女排》《緊急救援》《囧媽》,這些都是有望爆紅的,但是今年春節檔往大的想,一百億的票房,分到這些電影上,平均一部電影大概十億左右,當然有高低起伏,但差不多就這個了,還得是在票房一百億的情況。(作為影視投資者來講,個人建議仔細考慮一下)

第三呢?也很關鍵,就是題材,比如說 國慶檔的主題,肯定是愛國方面的,在這種檔期,你如果上映一個愛情片,那合適嗎?觀眾會買賬嗎? 票房會高嗎?有的人會說,你上面不是說檔期競爭力很重要,如果沒有人跟它競爭呢?我只想說,你多想想,像國慶檔這種大檔期,怎麼可能只有一部電影上映?難道是沒人拍電影了嗎?影視投資者,出品方會放棄這種檔期嗎? 想想就太天真了。如果舉個例子,就很多了,比較顯著的,暑假檔的《哪吒:魔童降世》,這部電影的成功,就不再多說了,暑假檔學生都放假了,而且還是動畫片,能不受眾嗎? 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也不再多說了,不清楚的朋友可以網上查,但我想大多數人都聽說過。

第四呢?宣發這一塊,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個人比較喜歡以前的電影,看起來比較真實,而且演員的演技都很好。但是高票房的電影呢?基本上超過十億的沒有,這是為什麼呢?題材不好?檔期不好?競爭力? NO.NO.NO,主要是以前的媒體宣傳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現在電影,宣發這一塊,基本上上映一兩個月以前就開始慢慢宣傳,當然也有電影半年前就開始宣傳,這種一般都是成本高,而且製作大的電影,一個好的宣發,可能給電影票房帶來翻倍的增長,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翻倍的收益。

第五呢?演員的演技和製作這一塊,這些就不再贅述了,老生常談的,一般大導演,大團隊,製作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總的來講,電影投資還是很不錯的,比如股票基金之類,需要看盤,電影投資,只需要合同正規,基本上等上映的時候,看實時票房就可以了,就能看到自己這筆投資是賺了,還是虧了,都是實時票房,而且正規的是影視投資,都是走對公賬戶,這裡還說一點,就是票房分紅的時間,一般是電影上映後一到三個月左右,要經過專門的會計事務所來計算,並且進行納稅。這種投資,不用你太過專業,不用你去天天盯著,不用你深入研究,因為有很多人關注這些,比如出品方,拍攝演員,導演,宣發公司,納稅,院線,都比你要關注,這些人才是投資最大的,不管是金錢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大的多。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麼多,謝謝閱讀,有興趣的朋友私聊我(下一篇分享影視投資的收益和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