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文 | 哈佛龍爸

01

2019經濟學諾獎誕生

就在前幾天,2019年經濟學諾獎產生了,我的小心臟還是激動了一下下。剛上大學那會兒,就想捧個諾獎回來,如今想想,可能性是越發的小了。還好,我的校友幫我完成了,也算是離夢想又近了一步吧(太厚臉皮了)

你可能會問,這麼高大上的諾獎,和我有毛線關係?有啊,當然有了,關係大了去了,他們三位大神的獲獎理由是提高了我們對抗全球貧窮的能力,多酷哇~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我是真真的感受到了,科學家原來這麼接地氣。

如果我有權利投票,一定用自己的雙手雙腳支持他們。他們用15年的研究和嚴謹的實驗分析論證了一個事:貧窮是一個一個小錯失堆起來的困局,越走越窄。說得再簡單一點,窮人不是因為懶,而是信息受限、持續犯小錯誤、失去小機會。

說說諾獎獲得者們和哈佛的關係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再度被美國波士頓地區承包,“隔壁鄰居”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對半分,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是哈佛土著,哈佛的博士、哈佛的教授;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

埃絲特·杜弗洛(Esther Duflo)是麻省理工土著,麻省的博士、麻省的教授,她老公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則是雙料,哈佛的博士、麻省的教授,沒辦法,還是老婆重要些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埃絲特·杜弗洛(Esther Duflo)

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是一個美國的經濟學家。他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

嗯,寫這一段主要是作為哈佛大學起家的樂智龍感覺與有榮焉,作為經濟學科班出身的龍爸覺得自己的解讀足夠專業。

02

兒童的早期選擇,到底有多重要

龍爸我5歲時,老爹給我報了當地最好的書法班。

我家就是一個五線城市的工薪家庭,據我媽說當年書法班的學費是我爸兩個月工資啊啊啊。

我那麼小,哪懂工資不工資的,反正字也認識不了幾個。我想著去試試,好玩就接著玩,不好玩就撤~ 結……結果,上了兩天,死活不去了。我爸居然沒拿起皮帶抽我,只有下面一段對話:

“老爹:你真不想去?

我:不想去嘛

老爹:那老子可跟你說好,以後長大了別人笑話你字不好看,別說“都怪你不讓我學……我還小,當時我不知道”。老子可是給你報了那麼貴的班,你自己不去的。

我:嗯,不說就不說。

現在我還時不時開老爸的玩笑呢,我說你咋不整個煤老闆或者給我搞點礦,我也做做富二代,多好。

當年練字這事我一直記著,雖然現在是真的想寫漂亮字出來,但也從來不好意思拿來開玩笑,是我自己把路走窄了。

練字這個事在現在的鍵盤時代好像已經沒那麼重要了,但它是一面鏡子:兒童早年的選擇有多少,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大神告訴我們一個略讓人意外的研究結論:

別小康溫飽了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其實處在貧窮狀態中的人和咱這波小日子還不錯的人在慾望、弱點以及理性的層面上,差別不大。

選擇需要空間,而貧困的境遇,導致窮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選擇受限或者乾脆沒選擇,造成許多小錯誤、小障礙,併產生惡性循環,比如不識字或者識字少導致錯失機會,比如無法看懂健康保險產品等。

他們甚至在印度的一些地區進行了干預試驗,產生了非常明顯的減貧效果。(順帶說一嘴,這才是專業水平,有假設、有系統方法論證、有長期的實地調研、還有實驗檢驗,而不是隨便哪個阿貓阿狗鍵盤俠來一句博眼球的:我對諾獎得主的觀點不敢苟同,我認為……)

03

我被快樂教育坑了

這事看起來研究的是處於赤貧狀態的人(每天1美元可花),但你仔細想想,經濟規律的背後是社會和人性啊!

我們看赤貧狀態的選擇受限,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我們絕大部分人也只是多了幾項選擇,沒到吃住全由心的地步,沒到隨隨便便就捐個3000萬美元給兒子上哈佛的地步(話說,即便是這個程度,3000萬美元捐款也是小心翼翼地提前4-5年就開始捐,捐完也就是個“優先考慮”,高考還不能太差,還怕人家不要)。

大神們真正想說的是,每個人要擺脫現有狀況並不容易,但只要抱著“萬事皆有可能”的態度,一點一點積累和做正確的選擇,路就越走越寬。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舉個最熟悉的例子。

1和1.01相比,看起來只差了1%,但如果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引導或外力的幫助,

每個月讓自己的寶寶比自然散養的“別人家孩子”優秀1%,連續36個月下來(1.01的36次方),居然會比別人優秀43.1%!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別忘了,1%是最小的差異,腦科學、教育學的發展都已經證實,0-3歲的孩子大腦和身體的發育是突飛猛進的,尤其是大腦發育,能在這三年裡發育到成人的60-70%水平。

嬰幼兒時期的這一點點差異,不僅僅是差異累積自身,更是諾獎得主告訴我們的選擇困境,路要麼越走越寬,要麼越走越窄,沒有中間選項。

這也是老話說的,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如果你還認為是危言聳聽,我們再把目光投向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

老爺子也是做了十幾年研究,結論就一個:對人本身的投資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資(人力資本投資),而人的一生越早投資收益率越高,早期教育投資回報率18倍,世界上沒有任何投資可以媲美。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時隔19年,一代人的時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把同樣的道理又給我們講了一遍。

2000年的諾獎得主講這個事,你的父母沒聽過很正常,畢竟互聯網還不發達,還侷限在學術圈,但是教授們都忙著生孩子去了。

19年後,信息如此發達,真理換了身打扮再次出現在了你的面前,你要是再在get不到,我真沒招了。

反正不管你怎麼樣,龍爸自己的孩子2歲,是要在3歲以前精心培養的;樂智龍的教研和教學老師,都是一線早幼教園所出身,有不少都是親自在家把孩子帶到3歲後才又出來為你們寫課、教學的。

諾獎爾經濟獎得主:窮人的窮,跟我們的平庸,是同一個原因

龍爸帶回哈佛創新實驗室和紐約曼哈頓高端園所的成果,這些老師們又勤勤懇懇地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帶娃戰鬥做了本土化的改進,才有了呈現在你面前的課程。

-----------------------

大家好,我是龍爸,哈佛+北大雙料學霸,曾擔任好未來集團順順留學CEO,更是位勤奮鑽研的超級奶爸。為給寶寶更好的早教啟蒙,尋訪美國和中國知名兒醫專家、育兒專家,心理學家,創辦樂智龍品牌。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與和互動,歡迎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