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起來了,狗剩子,今日個你去趟集上,把糧食賣了,買個鋤頭來,明天開始要種包穀了,你看看,人家三娃子家已經都種完了...狗剩子媽早上5點就這樣嘮叨著,因為要翻過山兩座山才能到鎮上的集市。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買不了上當買不了吃虧,賣的就是“雙十一”...這話用現在說法來講,就是促銷話術啊...

狗剩子,今日個來趕集啊,來吃碗釀皮子,回去上山有勁啊...

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在不到5米寬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來回湧動,將馬路擠得水洩不通。路兩旁的商品琳琅滿目,來不及停留,就匆匆往前看,迅速討價還價,買完就撤。

有些人因為家裡還有農活沒有幹完,所以就急急忙忙買著一筐筐的生活生產用品往家趕,狗剩子也不例外。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每次到趕集的時候,早上天麻麻亮,爺爺揹著背篼,我就跟在後頭。那時的交通基本靠走,但絲毫不覺得累。但是我們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不僅熱鬧,還有好多好吃的,還能拿爺爺給的五毛錢買好多好玩的。

那時候,因為家裡在農村而且窮,平時都不可能有花錢的機會。記得每次趕集達人揹著包穀、麥子啥的去換趕集花的錢,所以大人就經常感嘆,肩膀還在痛,錢都已經花完了,哎,錢真不經用啊!

這是狗剩子兒時每個月裡僅有的那麼一次趕集消費的記憶,用現在時髦的詞來說,叫做“雙十一”。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隨著時代的發展,也隨著狗剩子步入了少年,記得這個時候,要買東西都是去商店購買,商品都陳列在雜貨店的貨架上,你要哪個就跟售貨員說讓他拿給你,你在付錢。那個時候想要挑挑揀揀基本是不可能的,售貨員拿給你什麼就是什麼。但對於狗剩子和其他夥伴們來說,這已經比兒時幸福很多了...

後來慢慢的,超市出現了,商品都擺在商品架上,不再是擺在售貨員的身後了,你想要買什麼商品,可以慢慢的在超市裡挑選,你可以拿任何你喜歡的,只要你付錢就行,夥伴們覺得實在是太棒了,可以自由自在的購物了,但是愛父母的教訓也漸漸的越來越多了,因為大人的肩膀還在痛,錢都已經花完了,哎,錢真不經用啊...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科技開始日新月異起來,也開始改變著狗剩子的生活,影響著人們的吃穿住行的點點滴滴。也隨著狗剩子步入了青年,記得這個時候,電商最開始興起了,剛開始,人們還不能接受,想著我怎麼能買離你千里之外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還要幾天時間才能到我的手上,全國各地的東西,只要電腦上點幾下就可以在幾天之內拿到,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騙人的吧。狗剩子也這樣認為,依然會乖乖的跑到超市去買東西。

後來慢慢的,隨著信息的傳播和自己知識儲備,逐漸明白了電商是怎麼回事,周圍的人也逐漸開始相信電商不是欺騙人的。有電腦的在家裡操作,沒有電腦的跑到網吧開始買買買...現如今叫“剁手”!在那個年代,正因為沒這麼叫,所以離婚率不高...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隨著科技進一步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徹底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也開始有了人人不離手的智能手機,逐漸的購物也開始轉移到了手機上,從此便開始瘋狂的購物剁手模式,一發不可收拾,小夫妻家庭矛盾也逐漸的升級了...電商的發展,物流的跟上,現在別說是全國的東西,就算你想要買國外的東西,手機上點點,幾天的時間,你就可以拿到手。足不出戶,躺在家裡,東西送上門,豈不爽哉。

後來慢慢的,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也漸漸忘記了兒時趕集的樂趣,和那種像過節一樣的喜慶。而是開始把馬路牙子上的節日遷移到了移動互聯網上的趕集衝浪,雖少了跟著爺爺屁股後面要錢趕集的趣味,但是過足了雙十一剁手的爽爽爽...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電商的快速發展、人們消費理念的升級、人們對消費體驗的追求,雙十一經過十一年的衍變和升級,在我們八零後一代的見證下,從誕生之日到現在越來越成為全民狂歡、全球互動的消費節日,無不迸發著科技與電商碰撞後的巨大能量,也無不充分證明著消費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源動力,也無不牽引著數字化消費增長的新引擎,駛向更大的新消費時代。

隨著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商品種類繁多,購物服務更加人性化,消費者的行為也在發生變化,不僅要追求物美價廉,更要追求個性化,關注商品使用體驗和售後服務等等,這些消費習慣的變化使得消費走向精準化、健康化,也早已促使著傳統消費走向數字化新消費的大勢所趨,更是打造了全民新消費文化,從消費引導生產,消化過剩產能,促進產業升級,企業數字化轉型,甚至推動“中國製造”戰略等全方位拉動經濟更快、更高發展。

就像馬雲爸爸經常在各種論壇上說的一樣:“作為服務消費者和企業的電商平臺,要不斷完善自身服務,進行數字化升級,才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狗剩子眼中的雙十一,從趕集到“剁手”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各大電商巨頭藉助於移動互聯網和遍佈全國的物流網絡,越來越多來自三四線城市和鄉村的人們成為新的消費生力軍。智能家居、國外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北上廣深再到飯桌;買衣服、買化妝品可以用AR技術在線試穿試妝;買傢俱可以像點外賣一樣手機下單送貨上門等等,真是爽到再不能爽歪歪了,這些新的消費變化給人們帶來了足夠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這些便捷的服務背後深刻地映射著數字化的消費新趨勢,將整個商業鏈條通過技術串聯在一起,從商品供給、供應鏈反應、物流履約到客戶服務,效率都越來越高,體驗越來越好,選擇越來越豐富。

如今,狗剩子即將邁進中年,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生活在樓房高聳、車水馬龍的大都市裡,每天體驗科技帶給我的各種幸福體驗的生活方式,但想起兒時趕“雙十一”的一幕幕,還是依然懷念於心。


悄悄的告訴你,這個即將邁進中年的狗剩子,就是我--泰瑞聊科技,一個堅守在創業路上的胖子,也是依然深耕在科技行業的創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