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不用出门,在家就能看《囧妈》——这是这个春节里的一个不小的惊喜。

《囧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年人徐伊万(徐峥饰)的老婆(袁泉饰)正在跟他闹离婚,为了拿回护照,他阴差阳错的与妈妈卢小花(黄梅莹饰)坐上了去往俄罗斯的火车,在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囧事”后,徐伊万最终和妈妈和解、和老婆和解、和自己和解的故事。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电影的主线是徐伊万和妈妈的俄罗斯之行,副线是徐伊万和老婆的婚姻危机。

电影在一开始就展示了徐伊万的婚姻危机,但越看到后面越发现,原来婚姻不幸福的不仅仅是徐伊万和她的老婆,徐伊万的父母在过去的婚姻生活里过得也并不幸福,他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用鸡飞狗跳来形容。

这两对一开始都是因为相爱而结合,最后也都因为无法理解而彼此疏离。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周围人的婚姻现状,就会发现父母婚姻不幸福的人,长大成家之后有很大的概率婚姻会出问题。

为什么父母的婚姻质量会影响孩子的婚姻?

一、对父母行为无意识的模仿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中写道:

“对子女来说,想要获得父母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复制有三种行为机制——言传、身教、身份认同,其中最重要的是身教。

不同于父母的主动教导,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真学习父母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一丝不苟的模仿。”

孩子对父母无意识的模仿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语言,还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等。

如果父母喜欢骂人,那么孩子出口成脏并不稀奇;如果妈妈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孩子很可能也会阳光活泼,积极向上;如果父母守时守信,孩子也会不自觉地要求自己不轻易许诺。

1、对母亲的模仿

在电影中徐伊万就不自觉地模仿了他妈妈的思维方式,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去对待周围的人,用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要求身边的人。

虽然徐峥用非常搞笑的形式来表现这一点,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无奈。

电影开始徐伊万修好了台灯让妻子张璐带走,张璐却说自己从来没有喜欢过这盏造作的台灯,是徐伊万觉得她喜欢。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张璐犀利的指出:“你心里面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镜头一转,在火车上的徐母让儿子喝水,徐伊万拒绝,徐母说:申时喝水利膀胱,你的膀胱需要这个时候排水。

徐伊万引用了张璐的回答说:“你的心里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钟排水,你全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你就没发现吗?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儿子。”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2、对父亲的模仿

儿子会模仿父亲“抛弃家庭”。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它源于瑞典都城斯德哥尔摩的一起抢劫案件,遭绑架的人质对犯罪分子产生了同情甚至赞同,斯德歌尔摩综合征由此出现并得名。

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最明智的求生策略——假使和犯罪分子产生了感情上的联系,犯罪分子就能够把人质看作一个和他们有同感的活生生的人,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撕票的可能,人质就更有可能活下来。

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把这种感情拓展到亲子感情中,称之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子女幼年时期受到父母的完全掌控,在这种情况下努力迎合父母才能讨得父母的欢心,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和更好的生存环境。

在家庭生活当中,如果妈妈不停的向孩子抱怨爸爸的不是,一定程度上会使孩子跟父亲产生疏离,但是孩子有一半的血液来自于父亲,在“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影响下,孩子会不自觉的向父亲靠拢,会无意识的替父亲辩护,通过模仿父亲的行为来维系和爸爸之间的关系,就可能变成像爸爸一样“对家庭不负责的人”。

在电影里徐伊万虽然知道爸爸酗酒对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是跟妈妈争吵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爸爸辩护,直言爸爸酗酒是因为太压抑。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徐母跟孩子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体谅她的苦楚,谁知最后徐伊万向他的爸爸一样,渐渐地厌烦起这个唠唠叨叨又爱管闲事的妈妈,厌恶起她的专断和控制。

在婚姻里忌讳的就是跟孩子诉苦,向孩子控诉对方的错误。孩子承担了本不该他承担的沉重包袱,家庭不幸的魔咒就会代代相传。

二、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模型,他们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刚刚热恋的时候,双方会努力的展现自己的优点,一方会努力的满足另一方的要求,甚至是很多无理的要求。热恋时期的缺点和小脾气在对方的眼里都是可爱俏皮。

激情褪去以后,我们一直按照理想父母的模板去要求的恋人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徐伊万不喜欢自己唠唠叨叨情绪化的妈妈,所以选择了冷静克制的张璐,但是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当中又忍不住对张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

如果一方始终被另一方当做理想的父母,处在被要求、被限制、被批评当中,迟早会不堪负重的选择逃离这段感情。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体验,他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工具或对象,我们应该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来尊重。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就像荣伟玲说的: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能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的相处。

三、对婚姻失去信心,不作为

心理学上有个词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个经典实验:

刚开始的时候,塞利格曼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电击让这些狗很痛苦,但是它们被关在笼子里没法逃避。

多次实验后,塞利格曼再一次打开了蜂音器,这次和前几次不同的是,在电击前,他把笼门打开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同理,从小目睹父母感情不和谐的孩子容易在感情上产生这种“习得性无助”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他就要面对父母的争吵、谩骂、甚至是打架。

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做一些事情试图缓和这种情况,但最终他会发现,不管他做什么都不能改善这种情况——这是父母的问题,但是孩子并不能理解,他会觉得自己没用,还会下意识地把这种无力感迁移到自己的感情生活当中。

表现在自己的感情当中就是容易对婚姻失去信心,没有办法积极有效地沟通来解决问题,因为在他们心里好像自己做什么都是徒劳的。

徐伊万迟迟不肯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理由是有些条款他不满意,其实他没法说出口的是他爱张璐,他不愿意离婚;

他想方设法的阻止张璐拿到“暖霸”的使用权,又想方设法的阻止张璐在美国签合同,目的也是不希望张璐走,可他就是没办法说出口,更没办法采取积极地措施来解决问题。

《囧妈》徐峥闹离婚:父母婚姻不幸,孩子的婚姻也容易出问题?

徐伊万渴望被爱却更加害怕被伤害,他不会表达也不愿意表达。

如果能对自己、对爱人真诚坦白,能够和三岁小孩一样知道自己想要啥,也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说不定他的婚姻危机早就解除了。

父母的婚姻幸福与否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孩子的婚姻当中,还体现在孩子的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我们要知道的是,父母婚姻不幸诚然会给孩子的婚姻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但这不代表孩子的婚姻一定也会不幸福。

说到底人的幸福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当然前提是要学会从父母失败的婚姻当中进行反思,明白他们会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学会把这些影响变成获得幸福的能量。要知道,正是因为做这些反思和努力,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更多意义,才有了幸福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