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子午峪位於秦嶺北麓子午鎮村西,南豆角村正南,南連巴蜀,北接長安城朱雀門,自古以來是我國南北經濟往來、兵家必爭的交通要道。

古時講方位,“子”為北,“午”為南,長安人稱這條南北線為子午,大嶺以南陝南人稱午子,有山名為午子山,地方名茶稱為午子仙毫,大概是北方人以北為尊,言談中先談“子”,而南方人正好相反的緣故吧!

戰國時期,秦人先有巴蜀,而後有天下,咸陽人李冰興修都江堰,巴山淒涼之地一下子變得風調雨順、糧食充盈,成為“天府之國”,更是秦統一六國的大後方,子午峪的通暢是物資南來北運的重要保障。三國時,蜀國大將魏延一直要出子午峪進兵長安,諸葛亮不允,世人皆言“諸葛一生惟謹慎”,後明末孫傳庭曾進兵子午谷,擊敗了意圖奇襲西安的李自成南路部隊,也算是從側面印證了諸葛亮軍事戰略的先見性。唐時,皇帝李隆基萬千寵愛於一身,四川的荔枝便是經子午峪運到興慶宮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此等奢靡之風也埋下了安史之亂的隱患。峪口有清代名將左宗棠建的左公橋,橋邊一石碑,寫著“古是今”,倒序一念“今是古”,向每一個過路者講述著不忘歷史、砥礪前行、發展進步的時代意義。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子午峪的“子”向南走不斷延伸,講述了一個感人情深的傳說,明代有一妃子抱養一個宮女的孩子,宮女在子午峪內與孩子分別,給孩子餵養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喂子坪”,摟了一下孩子的地方就是“碌碡坪”(原音為“摟子坪”),給孩子整衣領的地方就是棗兒嶺(原音為“摘兒領”),再看孩子一眼的地方就是“關坪”(原音為“觀坪”),離孩子越來越遠的地方就是“黎元坪”(原音為“離遠坪”),峪中有河名為見子河,河出子午鎮村西門,經張村、葛村、古城村、堀垛村,匯入滈河。後孩子為皇帝,曾派人到此尋親,也為子午峪憑添了許多帝王氣象。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峪內有高臺稱玄都壇,唐時著名天文學家僧人僧一行在這裡夜觀天象,勘測出地球的第一條本初子午線,代表了我國天文學發展在當時的巔峰地位。壇下有金仙觀,當地人稱“韓國寺”,據說唐時韓國道教的開創者曾在此留學,因此這裡在韓國人心中的意義深遠,已成為子午峪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近幾年子午街辦著力“把鄉村建成和諧美麗的花園”,如今的子午峪已經成為西安市民的後花園,這裡空氣清新,富含氧離子,道路寬暢,路勢平緩,非常適宜邁步鍛練,每天來這裡休閒的人絡繹不絕,峪內配備足量的環衛工人,不間斷地打掃環境衛生,隨著西安市“三大革命”不斷深入身心,居民素質不斷提高,已經很少遇見走到那裡髒到那裡的“驢友”了,成群結隊的人們拿著水桶在子午峪口的泉眼處接水飲用,人們保護著秦嶺北麓的自然環境,同時也分享著環境保護反饋的自然福利!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今夜“七夕”,來這裡吹吹涼爽的山風,聽聽潺潺的流水,看看繁華的夜市,爽甜可口的山藥片在這裡賣得最歡,邁步在平坦的子午古道,樂今思古,不由得讓人讚歎,千年子午峪,今朝最美!

__________

按語:據故宮出版社出版王天有編纂的《明朝十六帝》記載,明英宗朱祁鎮生於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朱祁鎮的生母名義上是皇貴妃孫氏,其實是一名宮女”。

注:西安市“三大革命” ,指“菸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

夏日納涼好去處,子午街道子午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