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作為廉價的入門級保險產品,意外險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每年一兩百塊錢就能買到 50 萬甚至上百萬的保額,堪稱是保險界的“槓桿冠軍”。

對於常見的出行、交通、運動等突發意外風險,意外險都可以提供保障。

身故、傷殘賠付保額,如果你買的意外險附帶意外醫療保障,摔傷、扭傷、燙傷等意外醫療費用也統統都能報銷。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看起來,意外險好像非常給力的樣子。

但實際上,意外險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萬能”,很多情況下意外險是不保的……

疾病意外(比如,猝死、中暑)無須多說,意外險的定義是“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突發的、外來的”,疾病明顯屬於“超綱”。

當然,這個低級錯誤相信大家不會再犯了。

今天一分君結合幾個拒賠案例講講,一些大家普遍容易忽視的“意外免責”。

部分運動意外不賠

對於常規的體育運動項目,比如足球、籃球、網球、游泳、跑步等等,意外險都是可以賠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意外險的免責條款裡有這樣一項規定:

  • 被保險人參加任何職業或半職業體育運動或設有獎金、報酬的體育活動,不承擔保險責任。

職業和半職業化體育運動也就是競技類體育比賽,比如咱們常看的世界盃、奧運會等等。

這類比賽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絕大多數的小夥伴不會、也沒有能力去參加,一分君就不囉嗦了。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不過,有些大公司為了加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時不時會舉辦一下“企業運動會”。並設立個萬兒八千的獎金作為噱頭,鼓勵大家參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為了獎金爭得頭破血,不小心受了傷。那麼對不起,意外險是不會報銷的。

另外,一些常見的馬拉松比賽啥的,也屬於“有獎金、報酬的體育活動”,大家要謹慎參與。

除了有獎運動外,高風險運動或活動也在“拒賠名單”之列。

拒賠案例1

去年有一起意外險拒賠事件鬧得風風火火:8名驢友相約徒步穿行秦嶺無人區時,突遇暴風雪,其中3人不幸罹難。而在登山前,這3人購買了意外保險。

3人的家人悲傷之餘,拿著保單去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卻遭到了拒賠。

拒賠原因是:8人徒步穿行的線路屬於無人區,穿越該條線路系高風險運動。

還好後來法院以“該線路沒有行政機關劃定是無人區”為由判了保險公司照額賠付,但倘若明確規定了是無人區的話,恐怕死者家屬真的就拿不到保險金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年輕人尋求刺激,一般的運動又滿足不了他們,於是開始挑戰上山(攀巖)、下海(潛水)、飛天(跳傘)等等極限活動。

網上甚至有些人熱衷冒險,有懸掛在高樓窗戶上跳舞的,有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峰上騎車的……反正怎麼新鮮怎麼來。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對於這些在作死邊緣瘋狂試探的行為,保險不賠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不少意外險中對於高風險運動的描述往往比較模糊不清,讓人難以界定。

比如,一份意外險產品的免責條款是這樣的: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點擊查看大圖)

只說了跳傘、滑翔、賽馬等幾項高風險運動,攀巖、潛水等都沒講,很容易讓被保人形成“沒提到就是可以做”的誤解。

當然,也有意外險對“高風險運動”描述比較清晰的,比如小蜜蜂意外險: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點擊查看大圖)

條款中的一段話是對高風險運動的精闢總結:

“明知在某種特定的自然條件下有失去性命或使身體受到傷害的危險,而故意使自己置身其中的行為。”

對高風險運動定義不甚清楚的小夥伴,可以此為鑑。

這裡一分君插一句話:愛運動是好的,但建議在安全的環境下享受運動的樂趣。

有的小夥伴會說,哎,我就是喜歡攀巖、滑冰之類的高風險運動怎麼辦?

那一分君建議投保高風險運動專項保險

有的保障單項運動,比如人保財險的滑雪保險、史帶財險的潛水意外保等;有的高風險運動均可保,覆蓋面更廣,比如支付寶上在售的運動意外無憂險。

犯罪意外不賠

啥是犯罪意外,一分君舉個例子:

拒賠案例2

在礦上工作的趙某,因為突發的透水事故而不幸身亡。生前,他所在的公司為其購置了團體意外險。

可是當他的家人向保險公司索要理賠的時候,卻遭到了拒賠。

原因是,據查當日趙某並沒有上班,而應該在家休息的,他之所以會在礦上是因為私自採礦。

而私自採礦系違法犯罪行為,構成了非法採礦罪。犯罪期間發生的意外,保險公司免責。

這項犯罪意外可能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一分君再舉個例子,一個銀行劫匪跑去搶劫銀行,結果在和警察交火的過程中,中槍身故了。

按意外險的定義,劫匪身亡屬於“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突發的、外來的”。

但還是不能獲賠,因為他犯罪了,要是自己不作死,哪來的意外?

而且我國是法治社會,犯罪分子伏法,無論從情理上還是法律上,保險公司都沒有義務給付保險金。

除了犯罪免責之外,最常見的酒駕事故,意外險也是不賠的。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有人說,酒駕不就是犯罪行為嗎?

其實不是,酒駕屬於違法行為,還夠不上犯罪的標準。

但如果是醉駕,即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等於

80mg/100ml,那就構成犯罪了,為危險駕駛罪。

總之,無論是酒駕還是醉駕,意外險都是不賠的。


整容意外不賠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是視覺動物,喜歡漂亮的東西沒有錯。

不少女性朋友為了變美,會選擇做美容整形手術,但很多人往往缺乏對整容風險的認識。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拒賠案例3

王女士接受朋友的介紹去某私立小診所進行全身多部位的脂肪填充手術,在打了全身麻醉開始手術後,主刀醫生卻發現她氣息微弱,並逐漸失去了生命體徵。

一次小小的“微整形”手術,竟然導致王女士不幸身故。後經調查,王女士是因為進行脂肪填充術時,肺脂肪栓塞致死的。

王女士生前買過一份意外險,可她的家人拿著保單去申請理賠的時候卻被告知不能賠。

因為保險合同了寫明瞭,整容整形等醫療事故屬於除外責任。

通常整容手術前,醫生會讓患者籤一份資料,表示你知道整容可能產生的風險。

既然知道了風險,還要進行手術。這實際上就違背了意外險“非本意”的定義了。所以因整容意外死亡或手術失敗,意外險不賠。

所以說,愛美是人之常情,可也要防範風險才行啊~

一分君有話說

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

意外險雖然便宜、槓桿高,但賠付的免責條件也多,這也不賠那也不賠。

想要獲得全面的人身保障,一分君建議大家還是買一份定期壽險更加靠譜。

除了犯罪意外同樣不賠之外,意外險免責的高風險運動、疾病身故、醫療事故等,壽險都有機會獲賠。

像陽光i保麥滿分定期壽險就只有4項免責:

  1. 投保人故意殺害被保人;
  2. 被保人故意犯罪;
  3. 被保人在兩年內自殺;
  4. 戰爭、暴亂等。

也就是說,除了以上4種情況,其他統統可以賠,保障範圍明顯比意外險大了許多。


極限運動狂人、整容愛好者.....你們不在“服務區”

說實話,現在出去旅個遊,到處都是潛水、滑翔、蹦極之類的旅遊項目,別人都去玩了,你一個人幹看著也很難熬。

而且,大部分的旅遊景點安全措施做得還是不錯的,大家該玩玩,不用杯弓蛇影的,過於拘束。

只是在放肆玩耍之餘,身上能多一份保障總是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