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女神”,如今是個網絡時髦語。

她們如果不犧牲,她們如果活在當下,絕對是女神,但她們犧牲了,為了今天的我們,她們是真正的女神,彪炳史冊的女神。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十四年的抗日戰爭,對於我們這個民族,既是前所未有的苦難,也是一種考驗,更是重塑民族精神的鳳凰涅槃。

傳統上,中國婦女是被侮辱和損害的一群,封建禮教和男權社會,讓無數諸如“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歪理邪說,深入人心,甚至為女性所接受。

鬼子來了,她們除了要和男人一樣忍受亡國奴的痛苦之外,還要被日寇、漢奸一起蹂躪,多受一重苦難。

我為什麼說看史料越看越難受,就在於此。比如1939年僅僅三個月中的統計,在華北某縣第二區,這個“區”,基本相當於現在的鄉鎮,經我們的婦救會確查:被日寇蹂躪的婦女,就有八百多人;傷重致死的,或被殺的,就有百餘人,後來投井上吊的還不算在內,更別說羞於啟齒的了。

為了生存,為了有尊嚴得活下去,她們更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解放,更希望跟男人一起,跟日軍、跟漢奸死磕到底。而且,在許多地方,她們表現得比男人更英勇,更堅定。

而就在抗戰初期,河北唐縣花盆村,外面來的婦女幹部問村裡的婦女是哪國人,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脫口而出:“花盆國的!”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隨著我黨我軍在華北敵後開展武裝鬥爭,婦女們也被從家門、傳統和桎梏中解放出來。以掃盲為例,阜平縣有19萬人口,戰前上過學的婦女,僅有70多個。我們黨為婦女們辦起了識字班和婦女學校,僅1940年就吸收了7998名婦女參加學習。

婦女們在思想上武裝起來,民族情緒自然高漲,她們也要為了她們的國家和民族,與日寇漢奸鬥爭到底。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以晉察冀為例,1938年9月,18個縣都建立了婦女自衛隊,人數23萬有餘。到了1941年底,婦女自衛隊人數已有446060之巨,基本覆蓋了根據地的所有縣區。開始逐步代替男性為主的基幹民兵,維持後方秩序和後勤工作,承擔著不輸男兒的艱鉅任務,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

在冀中的幾次三八節檢閱女子抗日民兵時,細心者觀察到:她們中既有衣著光亮、梳著大辮子的姑娘們,也有黑衣藍褲的中老年婦女,多半都是小腳;她們沒有精良的武器(咱隊伍上和民兵還沒有呢,她們能有土槍土炮,大刀長矛就是好的了),甚至帶著洗衣服的棒槌,做針線活的剪子、錐子,就去了。這也是她們抗暴的工具,更是她們對這個民族的承諾。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這是女性解放,也是一場女性革命,無數的婦女參與到抗戰的洪流中戰鬥英雄鄧仕均、子弟兵母親戎冠秀和爆破大王李勇,全民族一起來抗戰冀中的饒陽縣有個司馬村,今天分成了南北馬兩個村子,有位普通的家庭婦女,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叫楊大女,三十多歲,我們的堡壘戶,就是寧願捨出自己性命,也要保護八路軍和游擊隊的那種抗日家庭。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鬼子掃蕩的時候,區小隊遇險,她回孃家了,可聽到消息,二話不說趕回家,把同志們都藏在在自家地道里。鬼子漢奸以死相逼,用刀一片片割她的肉,她仍堅不吐口,敵人還召集父老鄉親圍觀,讓大家看看袒護共產黨有什麼好處。

“區小隊在哪兒?誰是村幹部?誰是黨員?”

楊大女已成了半死的血人,但平素裡沉默寡言、老實巴交的她,只有三個字:“不知道!”

1940年4月6日的深夜,望都五區柳陀村,鬼子漢奸圍村抓人,帶路的女漢奸,指認了婦女自衛隊中隊長和15名隊員。在縣城的監獄裡,她們相約:“我們只有幹下去,無論是誰不能投降敵人。”還通過內線傳話回去:“讓同志們放心,我們決不投降!”

受盡酷刑後,漢奸逼問:“招不招?好受吧?擁護八路軍,還是擁護新中央政府?”

16日,16位民族英雄壯烈犧牲,敵人一個字的口供都沒得到。

靈丘的河浙村,有姐妹三人,一起參加革命。先是擔任六區婦救會幹部的二姐陳蓮雄,1942年春,遭遇日寇大掃蕩,堅決不投降,跳崖自盡,年僅21歲;到了夏天,鬼子又一次大掃蕩,為掩護同志突圍,時任應(縣)山(陰)聯合縣一區婦救會主任的大姐陳先,拉響最後一顆手榴彈,闖入敵群,壯烈犧牲,年僅22歲。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聽到兩個姐姐的噩耗,小妹陳書葉擦乾眼淚,要求到游擊區去,到最危險的一線,她也成為了一名婦救會幹部,是三姐妹中唯一活下來的一個。

說到跳崖自盡,我還想提到22歲的呂秀蘭烈士,井陘縣一區婦救會的武裝部長,1940年9月5日,她自告奮勇,帶隊死守掛雲山高地,掩護群眾撤退,鏖戰一晝夜,彈盡糧絕。最後關頭,呂秀蘭帶著僅剩的五名隊員,其中還有兩位十五六歲的少年,摔碎武器,拋棄山谷,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縱身跳下懸崖。

“狼牙山五壯士”,人人盡知,然而早他們整整一年的“掛雲山六壯士”,卻鮮為人知。

婦救會幹部和婦女自衛隊,她們也是華北敵後抗戰的主力

在晉察冀北嶽區,犧牲在抗戰時期的區,不是大區,而是縣鄉之間的那個區級,婦救會幹部烈士名單中,化名“王海英”的陳先和二妹陳連雄,還有呂秀蘭,赫然在列。據不完全統計,從1937年至1945年,僅北嶽區就犧牲了55位區級以上婦救會幹部。她們犧牲時的平均年齡還不到19歲,真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華!

而這還只是北嶽區,只是區級以上,大量村級婦救會的烈士,比如大名鼎鼎的劉耀梅烈士,阜平縣羅峪村的婦救會主任,並沒有記錄在內。

犧牲時22歲的劉耀梅,攝影記者葉曼之有張她犧牲後拍攝的照片,慘不忍睹。鬼子把烈士凌遲處死,火烤人肉、包人肉餃子,無所不用其極。同時遇難的,還有她的父親劉龍幫、十歲的弟弟劉耀新,以及丈夫齊尚書、公爹齊老末。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劉耀梅烈士紀念碑,恕我不放《劉耀梅之死》,看一次心疼一次,落淚一次。

同樣沃血綻放的,還有另一朵紅梅——晉縣(今晉州市)六區婦救會秘書楊領梅烈士。

1943年3月23日,漢奸帶著鬼子圍住南田村,抓出黨員幹部,一個個砍頭,沒有一個是軟骨頭,到了19歲的楊領梅這裡,也是有死無降,罵賊不止,最後被鬼子用特製的大鐵釘,釘死在城牆上。

晉察冀有四個區,我黨在華北敵後還有晉綏、晉冀豫、冀熱遼、冀魯豫和山東等多塊根據地,犧牲的婦救會幹部數量,可想而知。

比如《心路滄桑:從國民黨六十軍到共產黨五十軍》的作者高戈里老師的姨媽,於森烈士,就是一位犧牲在山東威海的婦救會幹部。

對於中國婦女的抗日熱情,敵方也有覺察,某次它們發現電線被割走後的現場,有隻女人的繡花鞋,還是小腳的,不禁慨嘆:“中國不得了,女人也來打我們了!”

抗戰勝利之後,晉察冀又搞了次民兵武裝的統計,婦女自衛隊人數已經發展到了207.05萬人,從1941年佔邊區自衛隊員總數的44%,增加到60.6%。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人民群眾不會平白無故跟我們黨走,虎軀一震就能應者如雲,那是穿越小說,曾經認為“嫁郎吃飯天經地義”的“花盆國”婦女們,沒有說破天的理由,決不會冒著死全家的危險,投入抗日的洪流。

而且婦女組織,也並非我黨一家,國民黨有“第一夫人”宋美齡擔任指導長的婦女運動指導委員會,華北偽政權旗下甚至有兩家:興亞婦女團和新民婦女團,隸屬鬼子不同的特務機關。

但我們也有自家的獨門手藝,這就是發動群眾,只有充分發動全民族婦女奮起抗戰,才能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也只有全民族婦女參與到保家衛國的民族解放戰爭,才能為婦女的最終解放增添祛碼。

老照片:她們才是真正的“女神”在戰爭中從未走開

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我們現在打日本,要婦女參加,生產要婦女參加,世界上什麼事情,沒有婦女參加就不成功。”

讓我們記住我們民族的女神,記住她們對我們全民族的功德,更記得她們的精氣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