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獐子島扇貝絕收是日本人偷的,是陰謀還是黑鍋?

2019年11月12日收盤,獐子島的股票跌到了2.7元/股,從2014年開始算起,跌幅高達82.54%,多方買家機構表示,早已將獐子島列為禁投對象。

而之所以造成如此的後果,要從獐子島“絕收”事件開始說起。

2014年,獐子島100多萬畝的扇貝絕收,虧損了8億元,官方公告稱,遭遇了十幾年難遇的冷水團。結果2018年2019年獐子島的扇貝又出現了同樣的絕收事件。

如果說一次是偶然,那麼連續出現三次就不正常了,民間開始出現各種對扇貝絕收真正原因的猜測,其中,傳播最廣的是“這都是日本北海道漁民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

日本北海道的扇貝飼養一般都用“吊耳法”:將扇貝殼打上孔,用繩子串起來掛在浮筏上。而獐子島的扇貝則採用傳統的底部傳播方式:說白了就是散養!

據說日本漁民利用扇貝對振動十分敏感的特性,將繩子上的扇貝同時振動,如此以來,在遙遠對岸獐子島上的扇貝就被這種強烈的振動吸引了。

它們基於天性,跨過黃海,剛好隨著太平洋暖流繞過朝鮮半島進入了日本漁民的漁網裡!

據說獐子島扇貝絕收是日本人偷的,是陰謀還是黑鍋?

當時這種說法在網上被廣泛傳播,很多人看到後都表示十分氣憤,譴責北海道漁民使用這種卑鄙的手段,但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

據科學研究發現,扇貝確實會游泳,體型單薄的它們沒有太多能動的部位,為了遊動,它們會打開一對巨大的殼,然後用力閉上,將其中的水快速排除,推動自己前進。

但是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運動,其實並不持久,通常它們游出去5米,就要停下來休息好幾個小時。

而獐子島距離北海道西岸的距離超過2000公里,根據計算,它們要想穿越如此長的一段距離,最少要遊45年,而扇貝的平均壽命只有25年,就算是順路乘著洋流,怕是也難以到達。

而且由於游泳太耗費體力,它們也不會經常游泳,只有在遇到天敵的時候,它們才會展現出這項絕技。根據統計,即使是散養,扇貝在收穫的時候也大多活動在播種區域的1.5倍範圍內。

據說獐子島扇貝絕收是日本人偷的,是陰謀還是黑鍋?

所以說日本北海道漁民是結結實實被扣上了一口大黑鍋,至於獐子島扇貝為何會連年絕收,也許只有它們的管理者心裡才清楚吧!

獐子島扇貝的絕收會不會影響到我們消費者正常食用呢?我國是世界上扇貝產量最高的國家,扇貝養殖分佈在沿海很多地區,因此完全不用擔心我們會沒有扇貝吃。

在扇貝的所有做法中,蒜蓉粉絲蒸扇貝絕對是最經典的一道,細嫩的粉絲在蒸制的過程中吸收各種調料的味道,在加上海鮮獨有的鮮味,豐富的味道層次讓人難以忘記。但是這道菜雖然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十分複雜,一般只能在餐廳中享用。

據說獐子島扇貝絕收是日本人偷的,是陰謀還是黑鍋?


臨近新春,為了讓大家在家中也能享受到這種美味,阿里巴巴在火熱進行的年貨節活動中,為大家準備了半成品的粉絲扇貝,消費者只需要加熱幾分鐘就可以食用,方便又美味。通過全球供應鏈全程冷鏈,更多新鮮的年貨被送往消費者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