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很多人,走著走著就發現日子並不是過得越來越好,路並不是越走越寬,煩惱如影隨行,無時無刻不在自己的身邊出現。

年輕的時候心情開朗、精力充沛,一切都還好,可是年紀大了就不太一樣了,心情一糟、事情一雜,煩惱一多,人就鬱悶,身體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以下這幾個“誤區”,所以他們才得以逃脫某些老年人最終會面臨的窘境。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1.並不是“表面朋友”多了,路就好走

年輕人咱們就不多說了,處於這一階段的人,多交點朋友,多開點眼界、多長點見識總歸都是好的。

就算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不太靠譜的、也存在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可你還有幾十年的時間可以慢慢觀察與篩選,只要具備這樣一種能力,就不必過多擔心。

但是進入中年時代之後起,大家就得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了。

相信經過很多事,你就會深切感受到一個事實:人這輩子,並不是“表面朋友”多了,路就好走,這裡面某些人,平時除了吃喝玩樂的時候找你、有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找你、覺得留著你可能日後派得上用場之外,其實就沒有太大的用途了。

甚至有可能,當你遇到困難之時,對方袖手旁觀不說,還會趁機踩你幾腳,還有一些更離譜,當他發現出賣你可以從中得到好處的時候,你朋友的身份對於他而言,最後的利用價值就在於還能在徹底絕交之前撈點好處。

真正的朋友與知己無需多,一生有那麼二、三人就已足夠,其餘能夠停留在你的世界當中的人,至少是不會利用你、傷害你的。

這一點,在漫長的成長過程當中,得具備鑑別與區分能力,這樣你才不會被無用且有害的人際關係纏住,從而面臨很多無謂的消耗、傷害與危機。

人老了之後,身邊朋友圈才會安寧清靜,心情好了,身體就好了。身體好了,一切也就順了。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2.生活不是找小路走,就能擁有幸福

想要晚年安逸幸福,年輕的時候,認認真真努力拼拼,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往前走,終有一天你會獲得回報。

那些你曾流過的汗水、付出的心血,都會化為甜美的果實,讓你的晚年時光更加有保障。

可是很多人卻不明白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生活不是找小路走,就能擁有幸福。所有的心思,如果總花在怎麼做才省力這種事情上,那麼你的人生,也就等同於過早報廢了。

有這麼一位老人,年輕的時候讀書不願意用功,總覺得成績好也未必將來就有出息,再者說花心思讀書也實在太苦了,不如利用大把的時間好好盡情玩玩算了。

長大之後,沒有一技之長的他,頂了父親的職進了一個工廠。可是生怕吃虧跟吃苦的他,永遠只做自己份內那點事情,多費點心思、花點腦子甚至是多付出一點力氣的事情他都不幹。

結果,身邊的人都一個個升職了,他卻原地不動,就這樣一直混到了退休。

自己沒見識、沒眼界、沒志向,娶的老婆也極其一般,老了一家子還在圍繞著柴米油鹽打轉,還在為兒子娶媳婦給不起對方家要求的彩禮發愁。

如果當年他肯走大路,辛苦在先,不說享受在後,至少晚年這些困境不會發生吧?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3.和年輕人多交流,不要倚老賣老

老張,今年已經59歲了,再過一年就會從單位退休。

不同於那些平時總在年輕同事面前擺出一副老前輩姿態,聽到不同意見,就衝對方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怎麼可能出錯呢?”的人。

他平時相當能跟晚生後輩打成一片,既沒架子又很風趣隨和。大家也鮮少有叫他“張叔叔”之類的,都直接管他叫“老張”,就算他的資歷與地位頗高也是如此。

因為他說自己不喜歡聽自己的姓前安頭銜,也不喜歡別人把他叫老了,他就覺得自己永遠年輕,永遠能與同事們、朋友們無礙障溝通。

“我覺得吧,我們這種年紀的人得記住,平時得和年輕人多交流,不要倚老賣老。像我吧,就算老了,以後身邊還有很多年輕有活力的朋友。這樣我的心態會年輕,思想會年輕,身體也會年輕有活力,心情更是快樂,衰老又怎麼會來呢?

這種福氣,別人羨都羨慕不來的,可是隻要你在生活與工作當中一直保持這種態度,它就自然而然養成了。”

樂觀而豁達的老張如是說。

晚年多福的人,早就逃離了這幾個“誤區”

該努力的年紀,你努力了,該發狠的事情,你也沒有隻想著如何逃避,懂得選擇跟什麼樣的人交朋友,懂得營造身邊一個相對比較簡單而純粹的環境、心態永遠年輕健康,永遠擁有勃勃生機與無窮的樂觀精神與活力。

那麼一個這樣的人,他就算到了老年階段,又怎麼會落魄、無奈、古怪而窘困呢?

他身上具備一切獲得幸福與安寧的元素,就算一生不會大富大貴,可終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人的命運軌跡,不由天定,全都由你自己在人生當中走的每一步決定而來。想要晚年多福,不妨從現在開始就按以上這些建議改變吧,也許會帶來無限驚喜,大家說這種看法對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