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對師徒情誼的描寫深刻至極,富有感染力,不帶絲毫牽強,順理成章。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被這種質樸、天然的情誼感動過。這在現在或許人們難以完全做到,但卻符合古人遺風。其中郭靖與江南七怪,黃藥師的六弟子與黃藥師。尊師之情描寫最為詳細,貫穿整部書之間,隨處可見。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葛洪說過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

程門立雪的故事也發生在宋代!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郭靖為人忠厚,他的父親郭嘯天是梁山好漢郭盛的後代,他的伯父楊鐵心祖上是抗金名將楊再興。郭靖的母親李萍深受其丈夫影響,從小對郭靖管教甚嚴、教導有方,面對成吉思汗的要挾,最後用死告訴郭靖什麼是忠義;另外郭靖受過全真教馬鈺的教育,這為郭靖成為一代大俠,打下良好的基礎。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黃藥師正中有邪,邪中有正,喜怒無常,性情孤僻,在書中並非完全正派角色,卻最是敬重忠臣孝子,認為這是大節。因此他的弟子雖然忠奸不辨,做的是非法之事,卻將徒弟對師傅的仰慕和愛戴發揚的淋漓盡致。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以黃藥師的性格,漂泊江湖一生,因為自己的“邪”,而沒有一個真心的朋友。在流浪江湖的時候,收了六名弟子。也許他以一代宗師,只要有妻子、女兒的陪伴,已經不再需要朋友了。但是,正是友情的匱乏,使得他在心靈深處將自己的六名弟子作為了他的朋友 。這六名弟子不僅僅是他的徒弟。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黃藥師對自己的弟子疼愛有加,細心教導,本期望他們能繼承本派的學問和武藝,併發揚光大。卻因梅超風與陳玄風犯了錯誤而遷怒於其他弟子,其他四名弟子分別被挑斷腳筋,逐出了桃花島。黃藥師的這一舉動斷送了他們的一生,但這六名弟子並沒有怪他們的師傅,他們有生之年唯一盼望的就是有一天能夠重返師門。黃藥師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或許有人認為,對於自己的老師,不光要充滿尊敬,還應該完全聽從,“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金庸老前輩在讀中學的時候就曾發表一篇《阿麗絲漫遊記》的文章,公開諷刺自己的班主任,但是結局不好------被迫轉學。經過深刻反思,金庸老前輩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也不乏有人打著“尊師”的幌子去欺壓其他同學,而老師心也安理也得的去承受學生的“厚愛”----我風度翩翩,偏偏沒看見。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黃藥師的幾個弟子當中,以梅超風的命運最為悲慘。梅超風為了能和師弟陳玄風在一起,背叛師門,臨走偷去九陰真經,最終丈夫喪命,自己變成瞎子。後在歸雲莊上,被黃藥師命令做成三件事,此後便一直為之奔波。在牛家莊上,捨命護師,替黃藥師捱了歐陽鋒一掌,命喪黃泉,臨死不忘自斷雙腕,算是完成了師傅交代的第三件事。為此黃藥師也不甚傷感,最終重收梅超風為桃花島弟子。

射鵰英雄傳中的師徒情誼--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韓愈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