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精英律师》,你看了吗?”


“不看。”

“你们法学生怎么不看律政剧啊?”

“国内的律政剧不都是披着律政高大上的野狼皮,内核玛丽苏草根女主金手指,辅料霸道总裁爱上我,结局爱情事业双丰收吗?”

不看不看。

“可是这部剧有你意难平'楼春'CP的售后哎,还有《琅琊榜》、《伪装者》、《我的前半生》、《欢乐颂》各类CP大乱炖!”

嗯?

“《庆余年》里的王启年也嫌监察院的油水不够,来律所当顾问啦!”

真香......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比起五集男女主才相遇,十集剧情才开展的注水拖沓剧,《精英律师》的节奏还是很紧凑的:

短短几集,就涉及了知识产权法、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广告法、行政复议法、婚姻法、行政法前言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如果当做普通的职场都市剧,也还行,但......

它的定位是律政剧啊......

这剧不正好撞到法学生的枪口上了吗?那么多的法律问题,那能忍住不吐槽 聊聊吗?


这个法学生是假的

01

没有学历,也能进顶尖律所

作为法学生,我们首先关注的当然是与我们同样身份的女主,但几集下来......实在不能与这名法学生的经历产生共鸣。

我们的女主戴曦(蓝盈莹饰),作为侠胆雄狮小妹,却能各种法条信手拈来,可以看出,她的人设是天才法学少女。

但在罗律问她的学历时,她说自己大四实习出了点事,本科都没有,问原因,她说她不想说......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本以为是个王者,但在学历上是个青铜?

然后,她就被录用为律师助理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后面的剧情中,她的男朋友还透露,她连司法考试都无法参加。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规定,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形有: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emmmm戴曦这究竟是犯了啥事儿啊.......

按照电视剧里面的设定,罗律所在的这个律所,坐拥这么高大上的CBD办公室,麾下有多位律界“奥斯卡”获奖律师,男主罗律更是被其姐姐称为“中国最好的律师”

这律所的各种光环加身, 感觉对应现实就是红圈所级别的吧?

现在让我们来“随意”康康法学生都向往的红圈所的法律助理、法律实习生的招聘要求: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通商律师事务所招聘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可以看出,知名院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过法考,是进红圈所的刚需


真实的律所,女主的简历怕是都没机会跟HR见面......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真实的法学生想要进入红圈,除了名校背景和通过法考的基础条件外,还要有超高的专业知识、英语水平、以往的实习经历、拥有哪些资格证书等,此外还要通过律所面试等重重考核。


期待着律师的随性与自己的运气,“屌丝”逆袭进红圈所?


醒醒吧。


红圈所之所以让法学生都向往,一部分的原因就是进入红圈是对自己法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可,周围的实习生也都是同样甚至更优秀的人;如果有戴曦这样的人和你同样成为了顶尖律所的实习生,难道不会让人怀疑这个律所的专业程度吗?


02

我背法条NB=我专业NB


女主戴曦的人设是天才法学少女,那编剧是如何体现这个学法律的天赋和专业能力极强,以至于让顶尖律所合伙人都忽视她的无学历没过法考的呢?


背法条。


在剧集一开始的时候,女主给外卖小哥普法,表示外卖小哥父亲上下班途中摔伤算工伤,并流畅地背出了《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疑似“炫技”的同时,她却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没有提到《工伤保险条例》最重要的一句话:“非本人主要责任”。


而且在剧中,我们的天才法律少女戴曦,还因为展示了不打结背法条的能力,让何赛等一众律师甘拜下风......


请细品请复习一下你所学的法条:


她为什么要背行诉法前言呢?


我们法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不是这样的吧!


背了所有的法条,就像背了《岳阳楼记》就能免费进入岳阳楼那样,能够进入顶尖律所啦?


虽然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大学霸李浩源也曾表示过自己背得一些重要法条,也被冠上了“人形法条机”的称号。


但也不是像剧中展示的这样,连修订都给你干巴巴的背下来,为背而背。


事实是,法学生的这张表情包已经用烂了都嫌弃得不想用了......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不少法学生在看过这段后也表示,辛辛苦苦解释这几年,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说了多少遍了,解释了多少次了,嘴皮子都说破了......


我们法学生学法不是靠背法条,法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是体现于背法条!


想当初才进入法学院的时候,也有不少法学生和我一样天真的认为,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背法条。


然而却受到了老教授的无情嘲笑,说我们是在做无用功,浪费时间。


学法,最重要的是理解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解释,最终的目的,是应用抽象的法条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而为了方便理解和使用,会记忆一些重要的法条,但记忆的方式也不是干巴巴的死记硬背,而是因为多次的应用而“熟能生巧”。


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时候,如果直接嘴巴打冲锋枪一样说出一大堆法条,那当事人估计和外卖小哥一个反应。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法条可以自己去查,当事人来找律师,不是要听律师背法条,而是寻求律师能够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用当事人也能够理解的话,来为自身维护权益。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03

这不是我的律所实习


在考虑戴曦进入律所前,罗律曾问戴曦,会写律师函吗?


戴曦表示会写,并且律师助理会做的一切事情她都可以做。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并且在被录用后,罗曦直接参与书写了律师函、答辩状、法律意见书、起诉状、答辩状、调解书......还参与了面见客户,竟然还私下面见客户的对手?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真实刚进入律所实习的实习生,都是做最基本、最繁琐的事情:打印复印文书、文件整理校对等工作。


当看到律所实习生招聘里写到“能深度参与案件办理”都恨不得挤破头皮得到实习机会。


像戴曦这样能够直接写律师函、答辩状,由合伙人带领着深度参与案件办理,还被允许在面见当事人时发表意见,这估摸着都是一年级律师的水平了吧?


法学生都知道法学院学习的理论与律所实习实务差距有多大。


再优秀的法学生,进入律所后都要通过不断积累与训练,才能够独立完成法律文书的书写工作;几乎每个法学生都明白出于预备律师的职业道德不能私下面见客户的对手。


十分看中经验积累的法律行业,从来没有天才一步到位的操作。


全国最好的律师真的不这样


01

首席律师还是普通合伙人?


本片片名叫《精英律师》,那么男主由靳东饰演的罗槟律师到底有多精英呢?


各种形容词与头衔进行包装: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但现实律所很少使用“首席律师”这一词,毕竟术业有专攻,每个顶级律所都有不同业务领域专项能力极强的律师,如果要确认谁是首席,怎么分辨高下呢?


但是有这么多光环的罗律,竟然只是律所的普通合伙人......


如果首席律师都是普通合伙人,那其他合伙人是什么“席”呢?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02

听说律师咨询费要涨价?


《精英律师》的第一次出圈,是因为我们的男主罗律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虽然编剧在微博上表示,罗律这段话是和朋友之间的调侃: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但脱口而出的价码,真的是在开玩笑吗?

如果是玩笑,那同为律师并时刻杠罗律的何赛律师,怎么不回应这个玩笑,说不可能你太夸张呢?


不少律师看到这段后表示: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根据《商法月刊》发布的2018年中国律师费率调查,国内律师平均费率是2800左右,合伙人4000左右。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也有知情人士告知,红圈所合伙人每小时收费约为4000-6000人民币。


每小时十万......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这是靳东的收费标准吧......(超小声)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师也造法?


因为编剧对于真实的律所生活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的还原,以上的bug我们都可以忍。


但是作为一部律政剧,这一个最基础的法律常识错误,我们不能忍!


剧中和靳东饰演的罗槟经常斗嘴的资深法律顾问何赛律师,在向罗槟力荐人选时,说了这样的话: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嗯,毕竟律政剧嘛,这就开始涉及知产了哦~

等等?!


“他的老师曾参与起草了《中国知识产权法》”


我穿越了吗,我国已经有《中国知识产权法》了?


这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学艺不精......


于是我很努力地回忆了一下,我们是上过知识产权课,学了著作权法、有商标法和专利法,但没有知识产权法。


嗯!这个王启年,哦不何赛律师,肯定是在合理行使自己的紧急立法权,把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给合并在一起了~


毕竟哪个法学生没造过法呢?

被吐槽的精英律师,到底错在哪里?

法学生看律政剧,为了挑剔而挑剔?


平心而论,作为一名法学生看《精英律师》相比之前的披着律政外皮的恋爱律政剧,要好很多。

从服化道方面来看,是用心制作的电视剧:找到法律顾问,有真实的律师参演,并在剧情设计上尽力提供“法律干货”,编剧和制作,还提出了“善律者不讼”,这都展现了一定的诚意。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法律错误频出;在最严谨的律师行业看来,法律专业方面实在不敢恭维。


天选之人的法学生女主,毫无败诉率包装的精英律师,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类似台词,刻画出了一个律师行业的乌托邦。


但事实是,律所实习生初到律所,是懵懂、求知,甚至有点“卑微”。

而律师行业,则是累、苦、“贫富”差距大,也并没有如此光鲜。

律政剧为观众刻画了高大上的律师行业,其实是极少数顶尖律师所能达到的高度。

在某省中级人民法院实习的时候,我曾亲眼见过一个拿着一个装满材料的绿布袋,顶着烈日跑到法院的律师。

他一点也不光鲜,甚至,有些狼狈。要不是书记员说,这个律师来了几次了,真的挺辛苦的,我都认不出那是位律师。

电视剧刻画出的高收入高地位的乌托邦似的行业,让无数看律政剧的观众对律师行业有所误解,这也可能让大家遇到法律问题寻求律师帮助的时候,会以电视剧里的标准去要求现实的律师。

不少法学生在精英律师的超话里进行吐槽,毫不意外,又有人回应说,看个剧而已,你法学生怎么话那么多那么挑剔,你行你去写啊!

我们是法学生,律政剧既然涉及了我们的专业领域,过于美化甚至魔化我们未来的就职行业,我们能不挑剔吗?


从挑剔的吐槽中进行反思,这也是法学生的收获。


法学生,早已识破律政剧的假象,而律界,也从来不是乌托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