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大家好,我是扯扯,關注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今天無事,跟大家掰扯掰扯你們的“老公”和“公公”


最近,“國民前夫”因為債務問題頻頻喜提熱搜,當事人一改以前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高調作風,變成了一隻任外界風雨飄搖依舊保持沉默的小羊羔。

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但是廣大吃瓜群眾卻紛紛表示不能放過他,在分析完王思聰的心理歷程之後又開始把苗頭指向王健林和萬達,總覺得老王看著自己的兒子沼澤深陷而袖手旁觀,有那麼一絲絲不尋常的氣息:

王思聰這次真的簍子太大,關係太多,老王愛莫能助了;

老王就是要鍛鍊自己的孩子,看看自己的狼崽子到底什麼水平;

萬科自己困難重重,一個即將過河的泥菩薩要怎麼拯救已經陷進去的小彌勒;

.....

網上的各種猜疑和分析都是思維清晰、邏輯神秘,看得出所有的人在發言之前都捋掉了幾根珍稀的頭髮,死了無數腦細胞。

事實到底怎樣,作為圍觀者我們無從得知,但是把“孩子遇見危機的時候父母尤其是有能力的父母要為他們提供幫助”作為一條基本的行為準則卻是很多人的共識。

所以,今天扯扯不想探究王思聰、王林建與萬達,只想說說孩子與父母之間那點事兒。

父母與孩子是一個逐漸剝離的過程

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心理治療師馬勒說:剛出生的時候,嬰兒和父母的關係是共生的,嬰兒處在和父母心理融合的階段,他們覺得父母是屬於自己的而自己也是屬於父母的。

毫無疑問,在這個階段是父母與孩子最親密的時期,孩子毫無保留地依賴於自己的父母,而父母也全心全意愛著自己的孩子。

然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孩子開始在生理和心理上開始了與父母的剝離,踏入了真正的成長階段。

從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懷抱蹣跚學步到接受再也吃不到母乳的事實;

從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嘴巴發出聲音到學會與父母頂嘴發出質疑;

從短暫地離開父母四處探索到背上書包開始求學去遠方旅遊;

......

所有的孩子都在時間的幫助開與父母進行著無可避免的剝離,在這個過程中有時會讓人覺得痛苦不堪,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不斷成長的喜悅。

很多人都在討論王健林和萬達為什麼不去管王思聰,是不是他和萬達已經出現了重大的什麼問題了。

但是,卻沒有人去想,王思聰早就不是作為王林建兒子而存在了,他早就遠離了父親建造起屬於自己的帝王大廈,縱使在今天樓塌了,其實那也與別人無關了。

作為父親可能會關注、會惋惜、會喟嘆,但是不一定要伸手,因為他不再是襁褓中完全依附於父母的嬰孩了,而他早就在拿出5個億的時候已經完成了父與子之間最徹底的剝離。

待在羽翼下的雛鷹永遠都不能翱翔天空

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表姐是朋友圈有名的“嚴母”,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被她送到了當地有名的“貴族寄宿”制學校。

在孩子應學校邀請去英國參加演講大賽的時候,表姐放棄了家屬陪伴的機會,依舊選擇了讓孩子在學校老師帶領的下獨自前去。

很多親戚都覺得表姐作為母親太狠心,孩子那麼小就讓他自己在外邊;

有的人就覺得表姐的做法會傷了孩子的心,感受不到母愛和溫暖影響親子關係;

更有甚者覺得表姐不負責任,這樣做可能讓孩子遭遇到還很多不必要的危險;

......

在中國,看到孩子“受苦受難”而父母卻袖手旁觀,好像每個人都有權利上來批判兩句,但是表姐卻始終無動於衷。

在一次吃飯聊天的時候,表姐突然說:“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的,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陪在他身邊,世界那麼大他應該學會自己去看看。哪有老鷹為了小鷹一輩子不受傷就讓他們飛的道理,總是把它們護在翅膀底下永遠都不會長大。”

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作為億萬富翁的王健林,不是一樣在王思聰小的時候把他放到國外去學習,讓他學會如何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在回國之後,王林建也沒有因為害怕孩子受傷就讓他直接進入家族企業或者乾脆保護起來,他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嘗試、去歷練,可能中間會有指點,但絕對不會指指點點。

這就是十分睿智的父母了,當我們曾經羽翼之下的小傢伙們已經長大了,那就讓他們自己去飛吧!

摔倒了,受傷了,甚至遭到生活的重擊了,那都是在從向天空的必經之路。不然一輩子待在父母的翅膀底下,不知道哪一天就在父母的不留神中摔下懸崖粉身碎骨。

成長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必須獨自完成

吃著25塊的盒飯,卻操心王健林為什麼不花2.5億救王思聰

成長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說成長,但是成長到底是什麼呢?

成長是我們突然發覺自己可以應該一些事情了,

在某個時刻我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在一剎那間我們明白了一些事情......

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是卻會實實在在發生在某個人生節點。

在林海音《城南舊事》的最後一章,在描述小學畢業典禮的過程中,穿插了彼時她的父親因臥病在床沒能出席典禮,且在典禮結束之前就落下了最後一口氣的事情。

最後一句是:“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就是成長,成長都是在某個瞬間獨自完成的,而不是在父母或者他人的參與下出現的。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親子關係中的成長更是一件孤獨的事情,孩子在不斷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大人,而父母也要不斷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父母。

很多路是要我們自己去走一走的,其他的人就算親密如父母都不可替代。

就像今天從“國民老公”淪為“國民前夫”的王思聰,他也是在經歷中成長,在他沒有看清前路的時候就算父親能夠出手幫其擺平,那麼下次他要是掉進一個更大的坑到底是救還是不救呢?

成長是一段艱難而不可避免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過去才能算數,別人幫忙作弊矇混過關,最後可能會陷入更大的坑。


愛生活,愛扯扯,幫你掰扯生活中的各種煩亂思索,做個自由自在的小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