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哪吒》上映以來,讓中國動畫揚眉吐氣。《姜子牙》扛起了第二面大旗,如果能做的好,那我們如畫般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將可以成為一個超級IP。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哪吒的成功偶然嗎?

哪吒做的好,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缺一不可。

哪吒裡面的許多角色形象都十分有趣,頂著兩個黑眼圈不符合現在審美的哪吒、一點都不仙的太乙真人、兩尊酷似三星堆青銅人的守衛。

這些有趣的人物形象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十分有內涵的故事。

平衡了商業與情懷,哪吒在這一點上做的非常好,這離不開一個有想法,肯做事的導演,他叫餃子。

他的故事詮釋了什麼是熬得住,萬事才有可能。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三年換16分鐘值嗎?

餃子原名楊宇,從小就痴迷於動畫動漫,在大三時,乾脆自學了三維動畫軟件。

他可不是隨便學學,他抱著巨大的決心,在動漫這條路上前行。

餃子的第一支16分鐘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用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時間。

餃子回憶,那段時間,他過得跟生活在空間站似的,三點一線:客廳、臥室、廁所。

跟母親住在一起,生活僅有的收入就是母親每個月1000塊的退休金,吃超市特價菜,不買新衣服,不拉網線,儘量不出門。

從這段經歷可以看得到餃子註定會是一個不平凡的人,將近四年,打磨一個16分鐘的作品,看不到未來,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堅持呢?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電影面世比哪吒本人還難

幸好,努力沒有被辜負,《打,打個大西瓜》獲得了包括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等30多個獎項,它成功也促成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面世。

哪吒電影的面世比哪吒本人的面世要困難太多。

導演有一顆為達成目標“死磕”到底的心,下面的團隊也絲毫不敢懈怠。

哪吒屬於神話故事的改編,要做到有創新,就得呈現於以前的哪吒完全不同的形象。

主創團隊為此設計了100多版哪吒的形象,最終才選擇了現在這一版。

導演的付出的大家有目共睹的,作為自己的首部長片動畫電影。

餃子從劇本到製作,從美工到特效,都親力親為,還給片中的混元珠配了音。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為了做好申公豹變身不到5秒鐘的鏡頭,導演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

最初全片有5000多個鏡頭,是普通動畫電影的3倍,導演反覆挑選後留下了2000個。

導演餃子還親自為角色錄製了配音小樣,一句一句地陪著配音演員錄製。

原本,這部電影,就不是試試看的心態。

導演的精神感動了團隊所有人,他們是為著中國動漫的崛起來的。

這部電影順利面世,真應該和這個默默耕耘的團隊說句感謝。

該從眾還是打破成見?

新京報近期採訪到了導演餃子,有幾個問題小編看了十分有觸動。

新京報:黑眼圈、喪、萌的哪吒形象是怎樣構思出來的?

餃子:哪吒的故事和形象都是為主題服務的,打破成見,扭轉命運。

他生而為魔因此在人族中註定被孤立,這部電影的主題就是要打破成見扭轉命運。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現在都是看臉的時代,到處都是些網紅臉,其實畫這種東西我們的設計師是一畫一個準兒。

可以讓觀眾看第一眼就會覺得乖啊可愛呀太漂亮了,這些非常容易達到。

但做設計的人都是想突破自我,想做不一樣的東西,而且也希望大家以後並不是只看臉,還要看很多內在。

導演餃子說,起初並沒有人相信學醫出身的我能夠做好一部動畫,入行的時候受到了不少的歧視和偏見。

希望同樣面對困境和成見的觀眾在看完《哪吒》之後,也能獲得扭轉命運的力量。”

導演在這次採訪中,給現在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就是打破常規敢作為,有理想誰都不慫。

《姜子牙》上映頂住壓力,我們將擁有最強文化輸出系列劇集

《姜子牙》歷時四年制作,目前在貓眼上的期待值已經達五十多萬。有珠玉在前,希望《姜子牙》團隊能夠頂住壓力,在春節檔再創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