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拉特旗初見西洋景兒:喇叭腿兒、錄像廳、煙花影兒

且說達拉特旗工會技校培訓班,因為仍在招生中。故管理人員發佈:元宵節後正式開學通知。附近學員開始陸續回家過元宵節。筆者之後獲悉,技校授課老師,系杭錦後旗人氏,乃是倆同胞兄弟。W老大管理後勤兼教學鐘表維修技藝,W老二教學收音機,電視機實用維修技藝。另有一位合夥人,系同鄉青年教師S,負責初高中物理知識——導體與半導體電路電磁教學講座。

筆者二十個花樣年華,皆是在中塔拉草地鄉村平庸度過,(注:前文筆者年鑑有筆誤,特此更正)

故對外面精彩紛擾世界,充滿著難以抑制的渴望與好奇。這個新春時節,身處達拉特旗政府所在地樹林召鎮,猶覺心血來潮,亢奮不已。

轉瞬間,已近1984年元宵節。樹林召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一派祥和喜慶的熱鬧景象。

時逢開放年代,大街上到處播放著新潮流行歌曲。鄧麗君,程琳,朱曉琳……港臺內地歌星,歌喉婉約;或吳儂軟語,或靡靡之音,各領時代風潮。一對對新潮男女,相擁出入電影院或錄像廳間。酒吧歌廳,燈紅酒綠;這個小小花花世界,晃動著一個個紅嘴唇,藍眼圈,燙髮鬈毛頭或長髮大鬢角;一款款盡是流行蝙蝠衫,包臀喇叭褲。有道是:遠觀如歸國華僑,近看似港臺同胞,開口講話盡是本土狐騷。

那個年代,西方及港臺資產階級情調已漸漸滲透中國內陸城鎮,足以驚飛國民眼球。每晚子時以後,樹林召十幾家錄像廳,開始播放泊來品錄像,一元錢通宵,吸引著無數青少年的視覺感觀。在這個敏感非常時間段,技校許多學員,夜不歸宿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直至有一天,達拉特旗公安局開展"夜襲"行動,關閉十幾家違禁錄像廳,汙濁不堪的"夜生活"有所收斂。此為後話。

農曆甲子年正月十二日,在樹林召街巷,筆者此生初次觀賞到,西口外民間雜耍藝人表演的"扭秧歌",踩高蹺,抬閣,腦閣,擔閣,騎毛驢,跑旱船等,有生第一次走進錄像廳,花一元錢,連看兩場香港武術片。興猶未盡,居然一日花三元,連看六場。在達拉特旗政府露天廣場,白天晚上連續免費上演"二人臺"小戲與彩色寬銀幕電影。觀眾真可謂"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元宵節那天晚上8時許,筆者有幸第一次觀賞到精彩的煙花表演。

廣場內安置兩尊鋼炮筒,專職人員將禮花彈點燃後,放入鋼炮筒,然後迅速臥地。剎那間,花彈射向高空,於當空爆響。一朵朵七彩煙花,絢麗綻放,引發圍觀人群一片歡呼喝彩。

這真是:

精彩生活從此開,天上人間同光輝。

筆者親歷目睹,有三五個禮花啞彈,降落人群中爆炸開來,圍觀人群四散驚逃。不過,禮花彈威力不大,不會對圍觀者造成傷害。

筆者印象至深的乃是,有三五個禮花彈,當空綻放後,便會出現一個明晃晃小傘燈,在高空中悠悠飄蕩,飄向遠方。

哦,那個難忘的達拉特旗元宵夜,那個花樣年華的美好時刻……

路遙中篇小說《人生》,所改編拍攝的電影,筆者是在達拉特旗電影院觀看的。兩角錢門票,連看兩場,印象極其深刻。當年,這部電影所引發的爭論比較廣泛。筆者對高加林拋棄劉巧珍的"濫戀"行為,十分鄙視,深表譴責。與某些文藝批評家的觀點相佐。這與當今社會青年男女見一個,愛一個之"試婚"行為,如出一轍。這類醜陋社會現象,實在不該是社會主流罷。(未完待續)

【作者】北山愚公,生於饑荒年代,長於動盪歲月,一身閱盡憂患,半世難主沉浮。八歲啟蒙,方知加減乘除,十五畢業,未解幾何代數。識得三千餘方塊字,寫不了錦繡文章。承包五十畝田園地,道不盡辛酸淒涼。曾經擔任特約記者,採寫過幾則時事新聞,徒有虛名。習作過幾個短篇小說,不落俗套。爭名逐利我無緣,寵辱皆忘自情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