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願正義不再遲到

惟願正義不再遲到

操場埋屍16年後,真相正在浮出水面。

6月23日,湖南省懷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出具DNA鑑定結果確認,新晃一中操場挖出的遺骸,為2003年失蹤的新晃一中教職工鄧世平。24日夜間,新晃縣紀委監委正式通報,縣一中原校長黃炳松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此事件的曝光,源於2019年4月中旬,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警方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發現的線索,犯罪嫌疑人杜少平在其涉黑涉惡團伙被打掉後供認,2003年1月將鄧世平殺害,埋屍於新晃一中學操場內。隨後,當地警方於2019年6月18日對新晃一中操場開挖,到19日下午,挖掘出人體的遺骸。

據媒體報道,鄧世平生前為新晃一中教職工,因負責學校工程質量管理工作,與該校時任校長黃炳松的外甥、承包學校跑道工程的杜少平發生衝突,認為工程出現偷工減料、虛報工程款等問題,拒絕簽字且提出異議,最終於2003年1月22日失聯。

魔幻

事件曝光後,之所以迅速引發輿論的高度關注,在於事件本身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網友紛紛感嘆“現實比小說更魔幻”。

校園本是教書育人之地,操場草坪也會灑滿歡聲笑語。殺人埋屍的駭人事件,竟然發生在這裡,這是超乎常人想象的。

一個正直的學校職員,為了捍衛學校的利益,最後竟然被校長的親屬殺人藏屍、掩埋痕跡,而掩埋地正是他所捍衛的操場,這種善惡顛倒的隱喻讓人無法接受。

鄧世平失蹤後,其家人僅憑一己之力的調查推測,得出的結論就和真實案情高度一致,甚至當地群眾都能猜到鄧世平是被殺害,而當地警方卻無所作為,讓罪惡深埋地下16年,這種強烈的對比讓人無法釋懷。

追問

根據媒體所披露的信息,結合受害人家屬的舉報資料,我們不妨回顧各方的反應:

懷化市教育局接到反映新晃一中體育工地經濟問題的匿名信後,將這封信轉到縣教育局。作為新晃一中的主管單位,縣教育局有人無意中告訴了新晃一中校方,而校長的親屬正是直接利益方。雖然事後證實該匿名信並非鄧世平所為,但這種洩密無疑加重了杜少平的猜疑。

鄧世平“失蹤”後,其妻譚某到縣公安局報案。鄧世平家人表示,報案後,新晃侗族自治縣、懷化市公安機關都先後介入調查,但在他們看來,都是“不了了之”。懷化市派出的警察甚至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清掃外圍”,根本連嫌疑人都沒問訊過。

此外,家屬舉報資料還披露,鄧世平的母親曾找縣檢察院求助,當時檢察官對他說“黃炳松擔任了10多年的校長,社會交際非常廣,與許多政府官員包括我們檢察長的關係相當好。我們不敢幫你,你在新晃縣可能找不到證據”。

對於這樣的局面,人民日報“俠客島”就直言:“這不僅是保護傘的問題了,這是一張保護網”。

期待

與此前孫小果案類似,在一些地方的基層政治生態中,由各種大大小小的保護傘、關係網織就的“保護網”,往往能在一地呼風喚雨,輕易逾越法律的柵欄,讓違法者逍遙法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專項巡查、輿論監督往往是撕開這個保護網的利器,這也再次證明在全國範圍內掃黑除惡的重要性。

就此案來說,據新晃縣縣委書記介紹,是在省市縣三級公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破獲的,深挖保護傘也在省市縣三級紀委監委的努力下推進,我們期待真相早日大白,也相信正義終究得以伸張。

人們常說,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但正義如果遲到,無辜之人付出的血與淚,終究是任何事後的努力所無法彌補的。

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讓正義不再“遲到”,更應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文/東山虎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