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無論是疫情期間順勢打造《雲端喜劇王》,還是對賽制陣容推陳出新的大膽改革,走到第六季的《歡樂喜劇人》憑藉內容的深度、溫度和力度,依然毫無疲態,越戰越勇。

第六季《歡樂喜劇人》自1月26日迴歸東方衛視以來,收視率與話題熱度屢創新高,贏得了觀眾和業界的廣泛好評,再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數字無疑是最好的註腳。根據今年一季度廣電總局公佈的“中國視聽大數據”的排名顯示,第六季《歡樂喜劇人》開播至今,單期最高收視1.148,連續7周蟬聯週日檔電視節目收視第一;雲錄製節目《雲端喜劇王》連續兩期收視破1,排名省級衛視雲錄製節目第一;在CSM59城數據上,第六季《歡樂喜劇人》也創下了第一季度平均1.87的高收視,與前季相比收視增幅高達70%。

在微博、知乎、抖音等社交平臺上,《歡樂喜劇人》同樣連連喜提全民熱搜。截至4月4日,#歡樂喜劇人#微博閱讀量突破61億,全網短視頻播放量突破12億,全平臺斬獲熱搜熱榜117個,在骨朵、雲合等行業平臺上持續霸榜,一路捷報頻傳。

綜藝市場競爭激烈,時代洪流滾滾而來,觀眾審美疲勞在所難免。唯有出奇制勝,變中求生,才有一絲勝機。無論是疫情期間順勢打造《雲端喜劇王》,還是對賽制陣容推陳出新的大膽改革,走到第六季的《歡樂喜劇人》憑藉內容的深度、溫度和力度,依然毫無疲態,越戰越勇。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紮根現實,有笑點也有意義

本週《歡樂喜劇人》再度迎來兩大戰隊的殘酷PK。雖然仍是在線雲錄製,但郭陽郭亮、孟鶴堂周九良、燒餅曹鶴陽、孫建弘、白鴿等多組喜劇人輪番登場,各展風采,一場場巔峰對決令人大呼過癮。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其中,德雲社兩大“門面擔當”——孟鶴堂周九良和燒餅曹鶴陽的正面交鋒,同門內戰顯然是最大看點。最終,孟鶴堂周九良以一個源自親身經歷、從一無所有到“我很幸福”的勵志故事,向年輕人傳遞出“追求幸福沒有捷徑”的理念,贏得了觀眾的一致點贊。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除此之外,郭陽郭亮的小品《我的明星夢》以“堅持夢想”為主題,勾勒出了一段小人物的勵志與辛酸;“冷門笑匠”孫建弘帶來的《童年遊戲》,也成功勾起了廣大80後的童年回憶,讓現場觀眾笑中帶淚,重拾感動。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情懷與感動交織,笑聲與思考齊飛。作為一檔國民喜劇綜藝,在收視率一路飄紅,持續輸送歡樂正能量的同時,《歡樂喜劇人》在內容層面上,也不忘肩負起社會使命與責任擔當,彰顯出真誠的現實關懷。

在娛樂快餐化的時代,相比其他喜劇綜藝,《歡樂喜劇人》的核心價值觀,始終立足於“有笑點也有意義”。此前節目中,孟鶴堂、周九良的《蹭熱度》諷刺了為出名博流量的無賴行為,燒餅、曹鶴陽《攀比》引導人們樹立正確價值觀,金霏和陳曦的《我是家長》號召父母樹立正確教育觀。而賈冰對疫情下的醫護工作者的致敬,崔志佳為闖紅燈和超速的司機以警醒,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這種明確紮根現實的姿態,讓《歡樂喜劇人》拉近了喜劇與觀眾的距離,呈現出最真實的時代質感,在年輕人群中展現強大“共情效應”。事實上,《歡樂喜劇人》臺上的歡聲笑語並不低俗,而是時刻透露著關照現實的溫度。有小人物背後的奮鬥辛酸,也有對社會陋習的尖銳諷刺。歡笑背後,節目對現實生活投射的關照和人文關懷,更是難能可貴。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推陳出新,喜劇也能上“雲端”

3月8日起,《歡樂喜劇人》連續三期推出“雲錄製”衍生節目《雲端喜劇王》,高舉“雲端喜劇王,歡樂不打烊”的口號,為觀眾在疫情期間打造了一場喜劇盛宴。

春節前夕,新冠疫情席捲而來,和其他錄製中的綜藝節目一樣,《歡樂喜劇人》的錄製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在此背景下,節目組第一時間調動資源,創新研發出喜劇“雲綜藝”,向疫情期間居家的全國廣大人民群眾,傳遞喜劇人的豁達、樂觀和向上精神。

離開線下走上雲端,本是無奈之舉。但大環境的倒逼,反而讓導演組在困難中捕捉機遇,為節目注入了新的動能,以更具網感、年輕態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這也開創了國內首檔“雲端”錄製喜劇節目的先河。

從想法萌生到落地實現,《雲端喜劇王》僅歷時一週時間。縱觀三期節目,七位喜劇人以在線接受喜劇能力考核的形式,接受同步在線觀看的100位觀眾的點贊,爭奪“雲端喜劇王”稱號。舞臺雖然“空場”,但大屏小屏充分聯動,線上線下充分打通,觀眾發來的彈幕評論,依然能被喜劇人實時、準確地接收,臺上臺下“笑點”絲毫未打折扣。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隔離病毒不要隔離歡笑。希望喜劇人用搞笑的方式,讓歡樂不要斷掉。”東方衛視獨立製作人、總導演施嘉寧表示。這一大膽創新,也是對節目初心的一種延續,“喜劇從誕生起,其價值就在於對社會現實的另類表達和獨特角度。《歡樂喜劇人》是‘有意思又有意義’的。”

從收視表現來看,《雲端喜劇王》的推出,成功延續了《歡樂喜劇人》的高熱度與話題度。“變中求生”讓節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一場場精彩紛呈的喜劇盛宴,既在“戰疫”期間裝點了熒屏,讓歡笑走進千家萬戶,以樂觀掃清陰霾,更彰顯了喜劇為生活減壓的時代意義,把笑容轉化為守護健康的正能量。

打破邊界,硬核創新破魔咒

作為中國喜劇綜藝的行業標杆,走到第六季的《歡樂喜劇人》,為何收視熱度毫不疲軟,越戰越勇,贏得觀眾熱烈反響?

一方面,節目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堅守創新意識,不斷顛覆自我,迭代嬗變。第六季《歡樂喜劇人》的一大變化,在於迎來了史上人數最多的首發陣容——十八組喜劇人匯聚一堂,既有德雲社的孟鶴堂周九良、燒餅曹鶴陽;也有賈冰、潘斌龍化身“大魔王”空降現場;首次登臺的外籍演員,如波蘭公平競爭組合、美國脫口秀演員艾傑西,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為舞臺吹來一陣新風。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新鮮血液不斷加入,後起之秀頻頻湧現,無疑體現了“喜劇無邊界,歡樂無定義”的節目宗旨,也折射出節目為解決國內喜劇人才缺口所作的不懈努力。

一直以來,《歡樂喜劇人》的舞臺,都是國內喜劇人當之無愧的“造星工廠”和“鍊金石”。從開心麻花到德雲社,從沈騰賈玲到岳雲鵬,《歡樂喜劇人》舞臺上留下過無數經典作品,也見證了一代代喜劇大咖的成名。走到第六季,節目繼續發揮平臺效益,不斷髮掘優秀喜劇新生力量,為喜劇產業輸血造血,解決喜劇人才的資源瓶頸,成為《歡樂喜劇人》一以貫之的使命。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到了第六季,最難的還是喜劇人才的發掘。”正如總導演施嘉寧所言,喜劇人才沒有專業的學院培養,需要時間在和觀眾互動中成長,還要保持旺盛的創作精力。“我們希望讓這個舞臺成為孵化喜劇人才的基地,讓笑聲不停。”

與此同時,第六季啟用的全新賽制,則進一步增加了舞臺活力,點燃緊張、刺激的氛圍,激發了每個人的喜劇之魂。五大遞進賽段,通過戰隊PK、魔王助陣、巔峰爭霸賽等環節,創造了濃郁的競演氛圍,讓各派喜劇人層層對抗,展開喜劇之王的激烈爭奪。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季《歡樂喜劇人》還致力於打破語言障礙,推動不同國家喜劇文化的交流互鑑。波蘭的公平競爭組合初賽表演的《俄羅斯桑拿》,為觀眾獻上了一出國寶級的創意默劇;來自英國的逗逗先生也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雲錄製中和張霜劍隔空“雲過招”;美國喜劇新人艾傑西,憑藉一口接地氣的“美國東北話”更是紅遍網絡,贏得網友瘋狂打call。今年2月,他在家鄉波士頓組織了一場公益演出,生動展示了中國人民抗疫期間的幽默樂觀精神,也在特殊時期貢獻了喜劇人的一份力量。

縱觀本季《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不同品類、不同風格的喜劇藝術之間積極交流切磋,讓節目面貌煥然一新,既拓寬了喜劇表演的邊界,也體現了節目兼容幷包的氣度。

用喜劇觀照現實,硬核創新變中求生,《歡樂喜劇人》如何征服觀眾

不斷跳出“舒適圈”,帶給觀眾超出期待的驚喜,讓《歡樂喜劇人》堅守熒屏六年,依舊穩坐國內喜劇綜藝的頭把交椅,在時間流轉中重獲新生,展露王牌喜劇綜藝的恆久魅力。從長遠來看,以創新驅動的運營思路,也將助力節目破風前行,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