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兄弟,我想去死,我對不起爸媽,對不起你們,我已經無臉苟活在這個世上,對不起。”他哽咽的哭泣道。

我忽然意識到了不對勁,焦急的問:“兄弟,先別激動,你在哪呢?不就欠點錢麼,哥們有錢,不用你還,你告訴我你在哪?我去找你。”

他似乎強行穩了穩情緒回答道:“我在新聞大廈。”

1個小時後,我在新聞大廈的樓頂找到了他,他其實是我曾經單位的同事,因為當時在一起工作比較愉快,所以平時常有聯繫。至於他想輕生是因為投資失敗欠了一屁股債,加上欠我的10萬,總共欠款得有300多萬,而這個時候單位又把他辭退了,既沒有了經濟來源,媳婦還要鬧著離婚,一時承受不住壓力,便想到了死了一了百了。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在樓頂我強行安慰了他一番,他一直到了情緒緩和才對我說第一句話:“活著,是真的太累了,太痛苦了。”我想了想說道:“走,我帶你去個地方,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痛苦了!”

我把他帶到了市人民醫院的急診科,坐在走廊裡,能夠看到搶救室裡醫生忙碌的身影,旁邊家屬哭天狼嚎的聲音,以及機器有序的按壓聲,同事的臉色瞬間泛白,而就在這個時候,有臺心電圖滴滴的聲音響起,隨即一行直線拉過,聽聲而來的醫生急忙下達了各種口頭醫囑,門外的家屬又是一陣嚎啕。

然而30分鐘過後,這位患者被拉了出來,永久的閉上了眼睛。

可能是實在受不了這種氛圍,同事便拉著我走了出來,這個時候已經是半夜2點了,他長長的呼了一口氣,說道:“謝謝你兄弟,我知道該怎麼做了,今天麻煩你了,活著真好!”說著轉身走了一步“還有你的錢,我一定會還。”他強行笑了笑,便離開了。

而我也笑了笑,說了聲不急,因為我知道,他應該是活了過來。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後來在他父母的幫助下,用了兩年時間,還清了貸款,當然,我的錢也還給了我,還附加了利息。

通過同事的這件事,我想告訴大家:

1、合理投資,剋制慾望。投資需謹慎,這是標語也是警告。

很多人會不以為然,以為投資就能賺錢,甚至有的人以賭博的心態去面對,一次性大量投入,導致最後連鞋都穿不上;有的人則不重視自己的經濟實力,便用借款、刷信用卡的方式去投資,最後連利息都還不起;還有的人剛開始成功了,便飄飄然,開始無規律的投資,最後負債百萬。

而這些其實都是慾望,慾望是永遠滿足不了的,正如《你和我的傾城時光》中說過:

慾望,永遠是人心裡填不滿的洞,時時刻刻、纏纏繞繞。

所以我們要剋制慾望,節制慾望,學會根據自己的需求、條件、去適當調整慾望,特別是對於投資,我們一定抱有謹慎的態度去面對,別到了最後,連家底都不剩,後悔都來不及。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2、輕生前,請先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活著面對,才算真本事。

活著不單單是為了自己,還有父母和孩子,沒有哪個父母想白髮人送黑髮人,父母把我們養這麼大,我們有什麼權利,說交代就交代?而對於孩子來說,從小就沒有了父母,我們有什麼權利說,我們是位合格的父親或母親?其實這都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三毛在 《主角》中說過:

過分為己,是自私自利,完全舍我,是虐待了一個生靈-自己

無論遭遇了什麼樣的狀況,請積極勇敢面對,逃是逃不掉的,即便是是死了,也會有一個人替代分擔痛苦,而這個人要麼是父母,要麼是妻女,請問於心何忍?而我認為一個人的本事,不在於他成功後的樣子,而在於他面臨困難時能夠勇敢面對的樣子。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3、沒有什麼問題是得不到解決的,除非懶做、怠慢和逃避。

我認為,任何的問題都是能夠解決的,前提是要自律。

正如作者M·斯科特·派克中的 《少有人走的路》提到:

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面對一個一個接踵而至的問題時,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總的來看,一是解決問題,二是規避問題。作者認為,解決問題,是痛苦的,但在痛苦中,伴隨著能力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而規避問題,往往不會使痛苦消失,持續的逃避還會使心智退化。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呢?這就是自律。

我的同事就是個非常有自律的人,他每天上班都會早到30分鐘,每天下班吃飯後跑步,雷打不動的堅持了十年,請問這樣的人不翻身,更待何時。

最後,我要告訴親愛的你們,每天的陽光都是最新的,我們應該擁抱陽光,用最新的一面去面對這個世界,用積極正能量的心態去面對我們的困難和挫折,我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切,都會變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是點點點爆了,喜歡我記得點一下哦。

同事想輕生,我帶他去了一個地方,同事:活著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