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小國,誕生過華人總統,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今天帶大家走近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神秘小國—南蘇里。在這個小國裡,

會過春節,遍地都是華人,當地人能聽懂中文,客家話是法定語言,甚至還誕生過華人總統


南蘇里小科普


蘇里南共和國(荷蘭語:Republiek Suriname),簡稱蘇里南,位於南美洲北部,東鄰法屬圭亞那,南界巴西,西連圭亞那,北瀕大西洋,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氣溫23~27℃,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國,首都帕拉馬裡博為蘇裡南河河口的商港。

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小國,誕生過華人總統,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里南人,無論從人口還是面積來說他都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才獲得獨立。


蘇里南國民經濟主要依靠鋁礦業、加工製造業和農業,並開始積極發展石油工業。蘇里南自然資源豐富,但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經濟發展不平衡。


蘇里南貨幣為蘇元,不可自由兌換,與美元掛鉤。人民幣與蘇元不能直接結算。


會過春節,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蘇里南是一個種族、語言、宗教上極為多元的國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蘇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國家中最高。走在蘇里南街頭或多或少會感覺有印尼爪哇島的風情。黑人,

中國人、印度人、印尼人,歐洲的後裔和土著印第安人構成了蘇里南六大民族


在南蘇里,當地居民通用蘇里南語,官方語言是荷蘭語,漢語中的客家語是法定語言。


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小國,誕生過華人總統,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說南蘇里是個有中國味的國家不僅因為其法定語言還是中國客家話,還因為南蘇家將中國春節定為其永久性節假日,當地居民會像中國人一樣慶祝春節。2011年1月蘇里南政府宣佈,將2月3日中國春節當天定為全國公共假日。每當中國人過春節,蘇里南人必然會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對這裡的華人華僑說一聲:“拜年!”不少人還和中國人一起吃餃子、放鞭炮等


遍地是華人,還誕生過華人總統


雖然,蘇里南位於南美洲北端,距中國萬里之遙,但在這個南美小國,華人已有160多年的移民史


中國人移居蘇里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53年,是居住最長久的民族之一。1975年蘇里南獨立,首任總統和總理陳亞先就是一名華裔

。陳亞先,祖籍廣東惠陽(現深圳寶安區),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1980年軍人政變後被推舉擔任蘇里南總統兼總理職務,2年後去職。


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小國,誕生過華人總統,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1853年10月20日,第一批華人以契約勞工的形式從荷屬爪哇島抵達今天的蘇里南,當時蘇里南為荷蘭殖民地,稱荷屬圭亞那。這批華工從爪哇島出發時為18人,其中4人在3個多月漫長的航程中病逝。在契約期滿時,僅有11名華人存活,其中3人選擇繼續留在蘇里南謀生。


1858年至1870年間,約2000華人來到蘇里南,他們中絕大部分人來自廣東、福建一帶。一部分來蘇裡南做工的華人在契約期滿後留了下來,做起了生意。與此同時,他們將國內的親戚、同鄉介紹到蘇里南經商打工。


隨著時間變遷,當地華人數量逐漸增多,在當地的影響力也逐漸增大,同時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現在,當地遍可見華人,就連現在的鮑特瑟總統夫婦也有華人血統,至於華人部長和議員,更是層出不窮。華人已成了蘇里南一重要民族


一個有中國味的南美小國,誕生過華人總統,客家話是法定語言

在蘇里南,最大的華人組織就是廣義堂,幫助華人做了很多事,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廣義堂的會員介紹,在2013年的時候,蘇里南就有約三萬華人華僑,佔總人口的3%。5000多家華人華僑超市和100多家中餐館遍佈首都帕拉馬裡博。


除此之外,蘇里南還有中文學校中文電視臺華人的醫院華人的體育館


2016年3月1日起,蘇里南開始對中國遊客實施落地籤,想去了解有中國味的蘇里南可以不用提前辦簽證啦。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整理自百度百科及網上資料

主編 | 盛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