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2019年12月12日,波爾多高等法院一審判決,著名酒商Pascal DOURTHE先生因為涉嫌欺詐罪,而被判處個人繳納2萬歐元的罰金,公司繳納20萬歐元的罰金。這一判決頓時激起了全城酒商的熱議,事情的緣由究竟是怎樣的呢?

作為波爾多的老牌著名大酒商,Pascal DOURTHE先生德高望重,他擁有著名的莫卡優酒莊(Chateau Maucaillou)。

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這座百年古堡座落在法國波爾多左岸的上梅多克(Haut-Medoc)產區的慕里斯(Moulis)鎮,在2003年曾獲得波爾多優級中產名莊(Cru Bourgeois Superieur)的稱號。他還在1985年成立了酒商公司“莫卡優的警官”(les Connétables de Maucaillou)。


Pascal DOURTHE先生的酒商公司和波爾多所有的酒商公司一樣,經營大大小小的酒莊酒以及品牌酒。其中,主打酒莊就是莫卡優城堡酒莊(畢竟近水樓臺先得月)。除此以外,主打的品牌有知名的“le Bordeaux de Maucaillou"(波爾多莫卡優葡萄酒)。

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le Bordeaux de Maucaillou(波爾多莫卡優葡萄酒)

& Chateau Maucaillou(莫卡優酒莊葡萄酒)


就是這個品牌被法國國家葡萄酒產地監控委員會(L'Institut national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é,簡稱為Inao)以及農民聯合會(la Confédération Paysanne) 聯合告上法庭,聲稱“波爾多莫卡優葡萄酒”並不是用莫卡優城堡酒莊內92公頃葡萄園產出的葡萄所釀造而成,與莫卡優城堡酒莊並沒有直接關係。所以使用“莫卡優“這三個字有涉嫌誤導和欺詐消費者的嫌疑


故意誤導還是正常操作?


對於這個判決結果,Pascal DOURTHE先生覺得天雷滾滾,接受無能。他在採訪中幾次提出,要堅決上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Pascal DOURTHE先生


他認為,法院企圖通過這個判決對一些不良酒商攀附名莊來賣便宜酒的行為進行警告,殺雞儆猴,但“莫卡優”不應該是那隻雞。Le Bordeaux de Maucaillou(波爾多莫卡優葡萄酒)這個品牌已經存在了十五年之久,以超高的性價比贏得了消費者們的心,完全不存在混淆視聽、欺騙消費者的企圖。


那麼,可能有些消費者會問:


“既然不想造成誤會什麼的,為什麼給這款大區級別的高級波爾多使用名氣更響的‘莫卡優’名字,而不是乾脆以Pascal DOURTHE先生的姓氏‘DOURTHE’來命名呢?”


提及此,Pascal DOURTHE先生滿腹心酸:“

同名的家族企業DOURTHE在八十年代就已經出售了,現在我們的家族成員無法使用DOURTHE姓氏作為產品商標或者公司的名字。為了讓消費者們能夠識別出由我主導釀造的葡萄酒,就只能選擇莫卡優作為名字了。因為莫卡優代表了我的風格烙印!”


這個說法,確實符合法國的一貫商業傳統。因為法國人對於家族傳承看得特別重,所以大街小巷充滿了以人名命名的餐廳,甜品店,麵包店,理髮店等等。在酒商行業,以人名命名的企業比比皆是。


判決無跡可尋,輸贏全靠天意


所以對於這個判決結果,一時之間眾說紛紜,有的為同行打抱不平:連Petrus Lambertini這種明目張膽攀附“權貴”的品牌酒都勝訴了,為啥要盯著一款借自己企業東風的高性價比產品?有的則忐忑不安商議著是否要更改自己經營的品牌名字,免得成為波爾多高等法院的下一個目標。



去年6月,酒王Petrus狀告Petrus Lambertini混淆視聽,欺騙消費者的官司敗訴。因為波爾多最高法院認為:消費者們都知道酒王柏翠斯來自於波美候產區,所以產自於波爾多丘產區的Pétrus Lambertini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Petrus Lambertini


在這個判決中,法院認為消費者們對葡萄酒有很深的認識,有獨立判斷的能力。


今年3月份,波美候產區最著名的酒莊之一 :Chateau L'Eglise Clinet(克里奈教堂酒莊) 狀告Ronan By Clinet 濫用Clinet欺騙消費者,仍然敗訴。因為巴黎最高法院認為:消費者們都不知道克里奈教堂酒莊產自波美候產區,所以波爾多大區級別的Ronan By Clinet葡萄酒並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波爾多著名酒商被罰,法院:你傍自己家的大牌了

Chateau L'Eglise Clinet & Ronan By Clinet


而在這個判決中,巴黎最高法院認為消費者們沒有很多葡萄酒知識,對產區瞭解不深。


波爾多知名的聯合律師事務所LEXYMORE將這兩個案例放在一起分析,也不禁調侃說,“雖然兩個案例性質類似,結果一致,但是判決的理由卻是相反的。”


法院這一系列的操作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如何界定是否傍大牌、Pascal DOURTHE先生是否“傍”了自己家品牌?相信大家心中自有判斷。


在此,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我們衷心希望好的品牌葡萄酒不要莫名其妙地受到波及而讓那些扯著大旗的“偽”產品從中獲利

。畢竟,獎懲制度越明確,市場才能變得更清明。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