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如何白手起家,通過投資成為全球富豪?

今天,作為一個曾經對巴菲特有過一定的研究,但談不上巴菲特粉絲的投資人,我談下我眼中和絕大部分投資者觀察角度不同巴菲特:

(1)出身和教育等背景

巴菲特不是大眾所認為的嚴格意義上的白手起家,父親是國會議員,同時也是證券經紀商,巴菲特是一個有較高起點,從小受到良好的金融氛圍啟蒙和薰陶,有上進心富二代,從小還跟隨父親拜訪過高盛總裁,其擁有政商人脈非普通投資者起步階段可比。

勤奮而又天資聰穎的巴菲特青年時期進入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父親的好友,被稱為價值投資教父的格雷厄姆;並在畢業後,替自己的導師工作了兩年,在自己導師的言傳身教下學到了受益極大。

當巴菲特選擇自立門戶創業之時,導師格雷厄姆正好開始考慮退休,並將自己的很多客戶介紹給了自己相當信任的這位得意門生。

對本就資質極高的巴菲特來說,受過良好的訓練,擁有一個如此夢幻般的投資生涯起點,從起跑線上,就已經遠遠超越了很多普通投資者。

(2)起步時所經歷和成長的投資環境

巴菲特在投資領域的快速成長,最主要還是得益於美國二戰後穩定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所造就的超級大牛市。這或許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牛市,至今還未看到終結的跡象。

在巴菲特職業投資生涯起步的上世紀50年代,全球經濟在二戰後百廢待興,美國作為當時全球經濟的龍頭,受益最大。

在那個牛市開端,相比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多次危機以及蕭條的老師格雷厄姆們,雖然在經驗和人脈上巴菲特有所欠缺,但初生牛犢的巴菲特, 也沒有父親和老師那些前輩們飽經動盪後在長期投資上的心理陰影。

相比他們,巴菲特有著更好的投資心態,去堅信未來將會是一個輝煌的大牛市,能更堅定的去長期持有自己看好的資產。

正像他的老師格雷厄姆描述的那樣,巴菲特起步時沒有他們那代人飽經風霜後投資上的心理包袱,相比他們那些老傢伙們,更容易抓住新的機遇。

相比他的同齡人們,受過名師指點、專業訓練的巴菲特,從投資信息的獲取、投資標的選擇、交易的操作手法方面,都遠勝於絕大部分同齡人。

要知道,在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大部分的普通美國人,連股票市場的報價和行情都需要通過他們的經紀人去了解,市場是相對比較原始的人工報價,櫃檯交易,很多股票都是紙質憑證存放在投資人家裡;

在這種投資環境下,有多少投資人能很輕易的完整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和歷史財務數據,並擁有專業能力去解讀他們,找出其中具有投資價值的投資標的,並通過合適的渠道去投資他們。

作為證券經紀商的兒子,巴菲特無論從信息獲取,還是投資渠道,相比同齡人,都具有極大的先天優勢,加上極強的專業素質和對投資標的價值的準確判斷,他在投資生涯的早期獲得遠遠超越普通同齡人的投資收益,細想之下,並不會令人感到詫異。

可以這樣總結,在巴菲特的早期的投資生涯中,他和普通投資人之間的信息其實具有相對的不對稱性,這是當時的市場環境造成的。

這種信息鴻溝的,加上巴菲特自身在投資方面極高的個人素質,讓其在早期的投資上就積累了常人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

(3)成長期最主要的投資方式其實是槓桿併購

從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開始,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巴菲特,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投資旗艦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時又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低價收購了多家保險公司,

並以全美第四大汽車保險公司政府僱員保險公司(Geico)和再保險巨頭通用再保險為核心組建了自己的保險帝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主業是保險及各項產業投資。

在這個階段,當大部分同齡人,或者市場中人,經歷了戰後近20年牛市後,開始瞭解股票市場的規則,知道股票的基本玩法之時。

巴菲特,其實已經開始進化為一個產業投資者,通過上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在市場蕭條時,通過保險公司幾乎0成本的浮存金做槓桿,開始大規模的併購實體企業。

通過買斷業績優良,且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非上市公司,以及控股或戰略投資有成長性的上市公司,來完成自己保險帝國的投資版圖。

曾經有投資者統計過巴菲特歷年年度報告公佈的重倉股的情況,計算出的實際年化收益率,遠低於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淨值增長率。

再結合巴菲特選股,消費、能源、公用事業等能貢獻穩定現金流的公司成為巴菲特投資組合的主要標的,而業績波動性大,不確定性高的科技股卻鮮見。

由此可見,根據一些專業投資人通過分析伯克希爾哈撒韋報表所計算出來的平均1.5倍左右槓桿的,幾乎0成本的浮存金,對巴菲特投資收益提升的貢獻極大。

國內曾有基金經理親臨巴菲特股東大會現場,並獲得了現場提問的機會,問及浮存金槓桿對投資收益的貢獻,巴菲特謙遜而又樸實的承認負成本的浮存金和槓桿率的確是成功關鍵因素。即便是他自己從頭再來,也很難複製當年的成功。

從這方面看,巴菲特根本不是絕大多數普通投資人眼裡所謂的選股高手,而是一名優秀的產業投資者,具有極強的資產配置能力,以及較高的併購水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實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學習巴菲特選股邏輯的意義並不大。相反,國內大批產業資本,卻需要更多的去學習巴菲特資本運作和對併購標的判斷的能力和方法。

(4)擁有優秀的搭檔

一個好漢三個幫,巴菲特也擁有自己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不同於一路順風順水的巴菲特,芒格早期的職業生涯道路並不平坦,導致了比巴菲特特更年長的他和巴菲特的財富差距。

但無論巴菲特還是其他熟悉芒格的專業投資人,都認為芒格擁有不遜於巴菲特的投資智慧,可以說巴菲特投資生涯中後期很多成功的投資標的背後都有芒格的身影。

可以說,很多優秀的專業投資者,已經從最初研究巴菲特開始,轉到將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芒格的投資言論和智慧,對自己的啟發更大。

(5)遠離喧囂的市場

目前的國內金融市場,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真正對投資者有用信息卻被泯沒其中,普通投資者面對海量的信息無法甄別。

在這種投資環境下,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隨意的買入股票並希望快速盈利,無時無刻的關注著市場的價格變動,對機會成本要求極高。

而擁有極強政商人脈的巴菲特,卻在遠離華爾街喧囂的奧馬哈度過了60多年的職業投資生涯。用我一位前輩大哥今年在奧馬哈現場感受巴菲特工作和生活環境後給的評價,稱為轟轟烈烈的安靜生活。

雖然巴菲特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極大,但他卻和他的團隊在遠離市場的浮躁,以一個旁觀者的目光冷靜的審視市場,理性做出投資抉擇。

這種選擇方式,絕大多數投資人難以做到。

(6)幾乎為0的投資時間成本

曾經有另一位我尊敬的前輩,這樣評價過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就是利用市場的錯誤,在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買進並長期持有那些有價值的股票,而從不理會市場的波動。

按理說,這種簡單明瞭的投資原則應該是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的。至於如何判斷市場是否出錯,如何判斷公司價值,則完全可以跟著巴菲特依樣畫葫蘆。

然而,即便你認同了這種投資哲學,也完全克隆了巴菲特的投資技術,你恐怕也很難成為巴菲特。

因為,就像所有的投資理論一樣,巴菲特這種看上去無比正確的理論並不是無懈可擊的。一個簡單的理由是,你根本無法判斷市場出錯的程度以及市場出錯的期限。

在這個意義上說,任何一種投資原則,不在於你是否掌握了它,而在於你是否真的“相信了”它。有人說,巴菲特的時間成本為零。在他看來,這真正洞悉了巴菲特的秘密。

其實根據這位前輩的分析結合巴菲特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很清晰的得出如下結論:

相信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社會穩定、貨幣通脹趨勢,股市必然處於長牛,擁有幾乎0成本的浮存金槓桿,能夠和企業管理層進行深度的溝通,能對企業價值進行相對清晰的深度判斷,並能參與並引導企業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使得巴菲特作為優秀的產業投資者,可以放心的持股,不需要考慮賣出的期限,投資的時間成本為0,那份從容和淡定,國內有多少普通投資者能真正做到。

今天說了上面那麼多,有些內容對不少專業投資者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但或許對90%以上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能會感受到一個不同於媒體渲染的“網紅”性質“股神”巴菲特,而逐條對比,相信很多投資者會對自己的投資思路方面有新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