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寫“性”的當代文學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最早寫“性”的當代文學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隨著電視劇《靈與肉》的熱播,張賢亮的作品再次得到關注。己故作家張賢亮,是中國當代重要作家之一,曾擔任寧夏文聯主席。1957年在“反右運動”中他因發表詩歌《大風歌》被劃為“右派分子”,押送農場“勞動改造” ,那年他才二十歲,此後開始了長達22年勞改生涯。1979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平反恢復名譽,重新執筆。

張賢亮用二十多年的煉獄之苦,換來了他一系列堪稱偉大的作品。尤其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靈與肉》等小說給他帶來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其實他的大部分作品仍屬於“傷痕文學”範疇,寫出了知識分在特殊年代飽受的靈魂與肉體的摧殘,但其作品深度卻非一般“傷痕文學”可比。

尤其是《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所涉及到一些“禁區”和敏感問題,在當時可謂非常大膽。

最早寫“性”的當代文學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首先是寫到“陽痿”。這個陽痿是多重意義的,也有象徵意義的。其實作為男人羞談的問題,它本身就包含精神和生理的疾患,當然二者又是相互聯繫的。例如主人公生理出現問題的,人格也是萎縮的,而當他身體恢復後,也重拾自信。在那個砸爛一切的年代,它確實製造了很多人人格上的陽痿。所以男主的陽痿有著非常典型的意義。看似寫性,其實寫的是知識分子的命運。即使放眼現在,物慾橫流,“象牙塔”裡的知識分子面臨各位巨大的壓力,不也是製造著一些新的“陽痿”嗎?

其次是性壓抑問題。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存在性壓抑問題,然而現當代文學作品少有提及,恐是羞於談起吧。有性壓抑就有性氾濫,這毫不茅盾。所以在封建的社會背景下卻有《金瓶梅》這樣描寫性氾濫的作品。如《白鹿原》中的白孝文,婚前不曉男女之事,白紙一張,婚後嚐到甜頭後便難以自制。又如張賢亮本人,據他自己講,四十歲以前還是處子之身,而晚年的張賢亮身邊女人不斷。這一點卻是可以理解的。

最早寫“性”的當代文學作品:《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另外,張賢亮的筆法也有很大突破,現實和浪漫相結合。尤其是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魔幻筆法的運用,可以說是首開先河。其中人與動物的對話,人與魂靈的對話都堪稱驚人之筆。後來我們知道“魔幻現實主義運用得最好,最成功的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

可惜的是張賢亮先生早早擱筆,投身商海,在商業投資上也大獲成功,創建了被稱為“東方好萊塢”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為寧夏人民留下了一筆文化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