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中華史上思想界有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

不好意思,搞混了。

四大思想家應該是儒學領班孔子,儒學跟班孟子,還有一位是理學家朱熹,以上三位逗叔都不太喜歡。

和他們仨並稱為孔、孟、朱、王的第四人,也就是今天的主角——王陽明,我看還行。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一、出生


先上個戶口:王陽明,男,1472年10月31日出生於浙江餘姚的一個狀元家庭,曾用名王雲、王守仁、王文成、王伯安。

因其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所以大家都愛叫他王陽明。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古人真的很浪漫,每個傳奇人物出生也很傳奇。

王陽明的媽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陽明出生之前,祖母夢見疑是本命年的天神(穿紅色)在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給陽明取名為“雲”,並把他居住的地方命名為“瑞雲樓”。

奇人總是異於常人。王陽明長到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讀過的書。這個時候,按照古人的套路,就會有一高僧路過他家,接下來高僧總會扔下話來。

這一位高僧摸著陽明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祖父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給小王改名為“守仁”,改完名,小王就開口說話了。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二、成長


陽明的狀元阿爸王華喜歡紹興的山水,於是舉家離開餘姚,移居紹興。

幼年的陽明擁有非常優越的學習環境,十二歲時,正式就讀師塾。

十三歲那年,母親鄭氏去世,對小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人生挫折。

少時的王陽明談吐不俗,一次與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此時的王陽明,已具有出類拔萃的潛質。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到南昌與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當天,卻大玩失蹤,害得老丈人諸養和一頓好找,直到第二天才將他找到。

原來新郎官於閒逛中遇見一道士正在打坐,他便向道士請教起來。

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了娘子。很懷疑道士用的是催眠術,且這催眠術只對好學的王陽明管用。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十八歲時,王陽明與夫人諸氏返回餘姚,船過廣信,拜謁婁諒。

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陽明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

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病倒了。

從此,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幸好王陽明如此格竹也沒把自己搞成鬥雞眼,逗叔非常欣賞他能用實踐去驗證理論,不迷信權威的精神。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一天,王陽明到杭州虎跑寺去玩,看見一位僧人正在打坐,據說這位高僧已經不視不言三年。

陽明忍不住又要用實踐去檢驗一下,他繞著僧人走了幾圈,冷不防一聲大喝:“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高僧被他嚇了一跳,竟睜開眼“啊呀”了一聲。

王陽明盯著他問:“家裡還有何人?”

和尚答:“還有老母。”

“想念她嗎?”

和尚沒有即刻回答,過了很久才滿臉羞愧地說:“怎能不想啊!”

這句話讓逗叔想起大才子老麥寫的《忽然之間有些想她》,而王陽明卻陷入了沉思。

理學家朱熹把世界分成兩塊,一塊叫“理”,一塊叫“欲”。他認為“理”存於萬物中,但“理”有一大敵,那就是“欲”。所以要“存天理”,就得“去人慾”。

王陽明猛地意識到:人之慾望,永遠屹立於天地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泯滅掉,朱大師的學說有違人性。

至此,陽明想做聖賢的理想動搖了,他逐漸移情於談論軍事,箭術倒是越來越高明起來。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二十歲的王陽明第一次參加鄉試就中舉了。然而,二十二歲的進士卻未能考上,內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曰:“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

王陽明作完賦,朝堂上的元老們都很驚奇他的天賦。嫉妒他的人就開始議論說,這個年輕人如狀元及第,必然目中無人。

二十五歲時,王陽明再次落第。他的阿爸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小王卻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心態決定一切,王陽明就是這樣一位即便高考落榜也照舊好吃好喝好睡的同學。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十八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因考試出色,舉南宮第二人,賜二甲進士第七人,從此步入仕途。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三、悟道


王陽明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xiǎn)等二十餘人。

王陽明上疏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任龍場驛棧驛丞。一路之上,陽明被劉瑾派人追殺,他只得偽造跳水自盡的現場,在河邊留下了衣物和一首詩:

“百年臣子悲何極,夜夜江濤泣子胥。”

追殺的人一看“證據確鑿”,也就回去鳥。

逃過追殺的王陽明暗中與被貶到南京的阿爸相見,阿爸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

隨後陽明踏上路途,到貴州龍場開荒去鳥。

龍場沒有龍,卻迎來了一條龍。王陽明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段困難時期,他棲居山洞,鑿了一副石槨,日夜端坐其中,領悟生死。

1508年的一天深夜,王陽明從山洞中狂奔而出,大呼:“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讓王陽明失態狂笑的“道”,就是“吾心之道”,即人人都具有的“本心”。他認為聖人之道原本就存於每個人的心中,“心即理”,故不必向外求取,就像人人都有佛性一樣。“心學(陽明學)”就此誕生!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四、實戰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陽明謫戍(zhé shù)期滿,復官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知縣。

“心學”開創了,以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理念,那就得用啊。

怎麼用?

剛好當時抓獲了一名大盜,嘴硬得很,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王陽明一不說教,二不用刑,只是對大盜說:“天好熱,把外衣脫了吧!”

大盜死都不怕,還怕脫衣服嗎?譁得一下脫了外衣。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還是熱,把內衣也脫了吧。”

大盜說:“平日裡盡光膀子了,還怕你不成?”

大盜此刻心裡肯定有一萬匹草泥馬飛過,納尼,這個當官的,難道祖上是回收舊衣服起家的?

“把內褲也脫了吧,一絲不掛更涼快!”

大盜又不搞基,連忙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使不得,大人這可使不得鴨!”

陽明掏出“心學”口訣:“連死都不怕,卻怕脫一條小內內?說明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嘛。”

大盜遂心悅誠服,乖乖伏法。

醬紫,王陽明一路唱著“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硬是把廬陵縣整成了全國模範縣鎮。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在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下,王陽明被擢(zhuó)為都察院左僉(qiān)都御史,奉命巡撫贛、閩、湘、粵四省交界地。

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前任巡撫文森託病去職,王陽明屬臨危上任。

高考落榜都不急的人,還有什麼能讓他著急的?上任後的王陽明保持他一貫的風格,篤!悠!悠!

他先是推出了三大舉措。

第一、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案例。在分析過程中,王陽明發現一個驚人巧合:每次官兵出擊,不是撲空就是遭遇伏擊。由此斷定:官民之中,必有內賊。

第二、挑選驍勇之人擔任民兵,日夜操練。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每十戶人家編為一牌,互相監督,知賊情而不報,將被治罪。”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過了一段時間,老王覺得時機成熟了,就散佈消息,說是明天將出兵剿匪。

誰知第二天篤悠悠的王陽明並沒有下令出兵,昨日的消息成了永久的將來時,而不是進行時。

原來,這就是王陽明玩的心理戰。前面的案例分析讓他知道有內賊,所以他佯裝剿匪,讓內賊去通風報信。官民中的內賊紛紛浮出水面,一一被老王秘密撩起。

生存還是毀滅?內賊們當然選擇前者,戴罪立功。於是,在內賊變身為間諜,向土匪謊報軍情之後,王陽明才真正發起了平亂戰役。猖獗數十年的山民暴亂,竟在兩年內被他徹底平息。

陽明深知“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為了確保地方的長治久安,他興辦起學校和書院,講授“心學”。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歌聲所到之處,民風煥然一新。

在剿匪與講學的過程中,王陽明意識到:懂得“理”很重要,但實際運用更重要。

如果實踐與所知的道理相悖,這個“知”就不是真知。只有當實踐符合所知的道理,

這個“知”才算真知。

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善”,這就叫“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對於王陽明來說,一切的戰爭都是心之戰,內聖外王,有了強大的內心,就可以統馭整個世界。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

朝中大臣震驚不已,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陽明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陽明果然不孚王瓊所望:他運用“心學”,先假說皇帝已調兵16萬,嚇一嚇寧王,再用離間計讓寧王懷疑部下通敵,在寧王遲疑的當口,王為自己爭取到了集結兵力的時間。

接著王陽明運用“心學”將寧王騙到安慶,然後直搗其老巢——南昌,迫使寧王從安慶回援。

最終雙方在鄱陽湖上決戰,王陽明又運用“心學”,下令製作大批勸降木牌,確保敵軍人人有份,然後將木牌投入鄱陽湖中,亂敵軍心。

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束。

然並卵,平叛大功卻得不到武宗朱厚照的認同。終武宗一朝,王陽明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

這是為嘛?

明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心態極端複雜。一些佞臣希望王陽明將寧王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寧王,以滿足皇上的虛榮心。

面對複雜的情勢,王陽明選擇急流勇退,將寧王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捲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去。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五、講學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世宗朱厚璁(cōng)即位。

王陽明因父老請歸,世宗念陽明有擒賊平亂之大功,正要論功行賞,不許他辭官。

同年七、八月,世宗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不許他推辭,稍後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不久,又加封王陽明為新建伯,世襲。

嘉靖元年(1522年),狀元阿爸王華去世,陽明回鄉守制。

54歲,王陽明辭官回鄉講學。要知道,傳授“心學”,才是他一生的宏願。

王陽明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心學”,並在天泉橋留下“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講學期間,王陽明又提出了“致良知”這一理念,進一步完善了“心學”體系:“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陽明教會我們要大其心、立其志、行其知,在良知的引領下,在知行一體的過程中,人人都可以通過昇華和救贖的高峰體驗,成為聖賢。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六、復出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鏌(mò)不能平定,明世宗下詔讓戰神王陽明出馬搞定。

黃綰(wǎn)藉機上書爭辯陽明的功績,請賜鐵券和歲祿,並敘錄平定寧王叛亂功臣,世宗皆答應。

十二月,王陽明軍至思恩,盧蘇、王受早就聽聞戰神威名,還不趕緊扔傢伙投降,並表示願意立功贖罪?

戰神運用奇謀,連續進攻,叛軍餘部退守永安力山,終被陽明大軍擊潰。

王陽明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剿滅了斷藤峽及八寨之匪亂。

平亂後,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推薦勳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來不及等朝廷批覆就回去了。

1529年1月9日8時,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

臨終之際,弟子周積問王陽明有何遺言,他說: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王陽明。

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逗叔獨鍾王陽明

七、尾聲


王陽明一生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

王陽明繼承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他認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人的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那些在戰場上被他打敗的對手,無疑都是“心學”的試驗品,倘若他們泉下有知,應該服了吧。畢竟,他們的對手王陽明是用心在跟他們戰鬥!

“心學”是什麼?

它是集道學、儒學、佛學、理學為一體的一門學派,幾乎集中國哲學思想之大成,輸給這樣一個大哲學家、大思想家,雖敗猶榮!

當然,和王陽明一樣,我們也不能對他全盤膜拜,而是要將“心學”放在當下的實際情況下反覆驗證。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王陽明的本意,只有這樣才能讓“心學”不斷地煥發出它應有的強大生命力。

最後,請允許逗叔向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人王陽明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