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孩子做家務嗎?

家在遠方


1.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讓孩子更聰明

人是否聰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腦神經元細胞的激活程度,被激活的神經元細胞彼此連接形成通路網絡。我們經歷的事件刺激不同神經元細胞連接形成神經通路,事件刺激越多樣化,通路越多,人也就越聰明。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讓他接觸越多刺激多感官的精細活動,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通路就越多,孩子自然越聰明。

比如穿衣服這件事,孩子在伸胳膊蹬腿、扣扣子繫帶子的時候,手眼腦都在協同工作,神經通路一遍遍強化連接,手部小肌肉群得到鍛鍊,專注力也能提高。可不要小看這些能力,對以後上學寫字聽課都有好處。所以過度照顧孩子看上去是對孩子好,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鍛鍊各種能力的機會,阻礙孩子的身體和智力發展。

2.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讓孩子更自信

在日本旅行期間,兒子一句日語也不會說,就敢英語、中文、肢體動作一起用,去和餐廳服務員要紙巾。他從不畏懼和成人交流,也會很快適應更有挑戰的環境,因為他知道他能行。

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步完成細小任務,每完成一個新挑戰,孩子會獲得成就感,慢慢積累“我能行”是自我能力感,這就是自信。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需要設置符合孩子能力的小目標,一步一步教,指令需要清晰具體。還有,不能強迫孩子做超出能力的事情,也需要允許孩子多次犯錯和嘗試,及時鼓勵,避免批評指責。

這個回答是否能幫助到您呢?歡迎關注頭條育兒專欄簽約作者:正面教育侯思遠,更多育兒乾貨每週更新


正面教育侯思遠


一定會的,這是每個做家長都應該去用心做的事,古人云:勞動創造智慧。所有的智慧和經驗都是從勞動中得來,家務活也是勞動中的一種,讓孩子從小開始鍛鍊做家務,既可以增加親子關係培養感情又可以學會有條有理的認真做任何事,家務互動會讓孩子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父母的辛苦,也會更用心的心疼體貼父母,也讓孩子從家務勞作中學會做每一件事都必須全身心的投入認真仔細,從生疏漸漸的到熟練再到熟能生巧並從中學會思考解決碰到的問題,智慧從勞動中慢慢積累到越來越多,人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懂事,讓孩子從家務勞動中擁有更多的生存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擁有思考能力和解決能力,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做家務,千萬別捨不得用孩子,父母包辦孩子一切和溺愛孩子,多年之後,原本可以成材的孩子會因此而成為不能自理依賴心重的”廢材”和沒有同理心同情心不會體諒人的人。


馨媽愛寶貝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不做家務了,業務時間被塞進各種各樣的補習班,你覺得這樣好嗎?

格格巫育兒日記為你支招:

我會讓孩子做家務的。

不光是春節,平時也建議大家帶孩子一起做家務喔。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有很多好處。

第一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意識。

孩子如果習慣了人家照顧自己,等長大了,吃飯時,如果別人沒給他裝碗飯,他都會暴怒,認為人家看不起他。其實自立的人,直接自己過去裝了就是,別人想幫他裝飯,他還會覺得不習慣。人家偶爾幫了他一下,他會感激不已。


第二是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剛開始不太會做家務,是正確的。越做越會做,越做越熟練。

第三是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孩子也是需要一個思考和不斷優化做事流程的。我們要幫助孩子完成這樣一個過程。而不是孩子暫時做家務做的不好,做的太晚,我們家長就看不過眼,包辦代替。

第四是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

因為有一些家務是需要共同完成的。如包餃子等集體活動,一家人一起合作包餃子,是中國人的過年傳統,還能感受過年氣氛,其樂融融。



第五是培養孩子的家庭參與意識。

孩子參與家務,也會覺得其實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這樣才能夠珍惜生活和家庭生活,不然他對這個家就沒有參與意識,人情也會比較淡漠。

總的來說,做家務的好處對孩子來說太多太多,值得刪減補習班時間來參與。所以我是一定會讓孩子做家務的。但是培養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等待。你覺得呢?

覺得好的話,請給格格巫育兒日記點個贊!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自媒體,育兒達人,專注科學育兒、親子閱讀,青雲計劃獲獎者】


格格巫育兒


我不要求孩子家務做的有多好有多勤,但我一定會要求孩子要會做家務。會做家務的孩子,我覺得怎麼樣也不會是個太懶惰、依賴性強、獨立性、自主能力差的孩子。

遠的不說,就說我親戚A和親戚B兩家孩子吧。兩親戚家都是男孩,年齡差一歲。他們的父母也都有在上班,親戚A挺早就讓孩子學做家務了,洗碗洗菜拖地打掃自己的房間和衛生間等等一些小家務。所以即使夫妻倆不在家一兩天,他們也不太擔心孩子會餓著會把家裡搞的亂七八糟。他們的孩子會煮稀飯會煎蛋會煮麵餓不著他們,他們也會洗碗拖地擦桌子,所以家裡也不擔心會搞的亂七八糟。有時親戚A下班晚了,回到家說肚子餓啦,孩子還會幫他去下碗麵。


而親戚B家的孩子就恰恰相反了,父母沒要求他做過什麼家務什麼都不會,簡單到給自己綁鞋帶都不會。真的就是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被他爸爸媽媽寵著,每每碰到夫妻倆要出門一兩天啥的就得把孩子放在親戚家了。孩子週末在家,夫妻倆出去上班中午還得趕回來給孩子做飯吃,真的很累。孩子的獨立性也差,要他自己收拾個書包,疊個衣服都不會。
也是因為我身邊有這兩家親戚孩子做的對比,我就更加堅定地要讓我孩子學會做家務。別的不說就說爸媽不在身邊照顧好自己,兩者相差還是很大的。


喵嗚做輔食


我會讓孩子做家務,即使是一歲的小寶寶,剛學會走路,我也會讓好心幫忙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比如洗澡後我會讓她自己去拿紙尿褲來穿,或者會讓她把自己撕的小紙片撿到垃圾桶去丟掉。每次她都會乖乖的去做,而且有一次看到我蹲在地上撿掉的頭髮,她也蹲下來一起撿掉髮扔垃圾桶裡。

再大一點我可就會讓孩子幫忙掃地幫忙洗碗啦,我覺得勞動也能夠帶來快樂的。再說了,一家人本來就應該一起參與家庭勞動的。

至於補習班,我是不想讓孩子上的。孩子培養好了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閱讀習慣,想來成績也不會差的。


凌兒媽媽


家務是誰的事?
在很多家庭,幾乎都是媽媽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其實,家務之所以叫家務,是需要所有的家庭成員共同參與。

好的家庭生活,應該是家庭成員共同參加活動,包括一起做家務。作為家庭中的一員,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為了享受家庭生活,都需要主動參與家務勞動。

家務,不該是媽媽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除了媽媽外,爸爸和孩子也需要有了空間來展示自己對家庭的責任,一家人一起分擔家務,每個人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讓孩子做家務,永遠不要嫌棄太早或者太晚。孩子們需要知道,自己在家庭中是重要的、有貢獻的一員。
做家務也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也是學習合作和承擔責任的機會。
讓孩子幫著做家務,有這樣的一些建議:
1.和孩子一起,列出一份需要他們幫助家裡做的事情清單。
2.確保家務活適合孩子的年齡:2到3歲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清理餐桌上自己坐的地方,並把碗筷放到廚房的桌子上等等。4到5歲的孩子,我們可以讓他幫忙收拾雜物、自己按照時間去喂寵物、倒垃圾、自己倒飲料等。6到8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去給植物和花澆澆水、遛遛狗、給蔬菜去皮等等。
3.孩子們大了之後會逃避做家務是正常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就可以不做家務。每個孩子不是天生的就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的又快又好,就是在家務這樣的小事中學會很多技能。
4.把任務細緻化,並給孩子做示範。
5.當發生意外時,要避免懲罰,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比如孩子把杯子打碎了,要問孩子怎麼辦,而不是責罵,讓孩子在錯誤中學習。
通過家務,孩子能夠學到他們是家中的一份子,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學會承擔。

錢志亮工作室


我當然喜歡孩子幫我做家務啦。

作為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老大上小學,老二不到兩歲。一到老大放假,就是我最頭疼的時候,怎麼才能做到,即照顧好老二又不忽略老大,或者陪伴好老大又不忽略老二呢?那就是讓他們做家務!

每到他們閒的沒事,老大在瞎折騰,老二抱著我的腿要陪陪的時候,我就想著給他們安排點兒什麼家務做了。通常會讓老大做的事情是擦桌椅、掃地、收拾擺放物品、刷碗這些難度不大,但是能看到成效的工作;讓老二做的事情是,自己搬椅子踩著去洗襪子,把米從米袋裝到米箱裡,把玩具按順序排排隊等基本就等同於玩兒的工作。每次他們都會興致勃勃地去做。

媽媽自己幹家務,還要陪孩子玩耍,跟著他們身後收拾,還要照顧好他們的飲食起居,這樣獨自一人疲於奔命地幹活兒,非常容易心懷怨念,煩躁在所難免,整個家庭的氣氛都變得不好了;而孩子們參與到家務勞動中,媽媽實實在在的陪伴了他們,媽媽的壓力也得到了緩解;既鍛鍊了孩子們的身體和手指,又讓他們玩兒得非常高興,不管實際完成的效果如何,這個勞動的過程是非常有價值的。

當然在讓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要注意的:

首先,安全第一。

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要將容易傷害到他們的刀剪等物品放到他們碰觸不到的地方;讓他們遠離火、烤箱、電飯鍋等滾燙的東西;不要讓他們拿玻璃或瓷質餐具玩耍,給他們準備塑料、木製、不鏽鋼等材料的餐具;如果需要攀高,給他們準備好穩固的腳踩物,讓他們遠離潛在的危險,確保他們的安全。

同時也要保護好他們的健康,比如坐在地上工作時,給他們準備好坐墊,避免受涼;洗刷東西的時候,準備好溫水,避免長時間接觸涼水,身體受寒;不讓孩子去打掃灰塵過大的地方,避免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等等。

其次,多誇獎多鼓勵,讓孩子保持興趣,避免牴觸情緒。

大人做家務還難免煩躁,孩子畢竟年齡還小,總是做單調的家務也會覺得無趣的。所以家長應該以遊戲的方式將家務勞動帶入,並且經常更換家務內容,讓孩子多多接觸不同種類的家務勞動,保持新鮮感,同時肯定他們的勞動成果,讓他們在家務勞動後充滿成就感。

如果在家務過程中孩子表現出了無聊或者反感,那就趕緊停下來,不要強迫他們繼續做下去了,那樣家務就成為了孩子的負擔,適得其反。

第三,開始做家務之前,跟孩子說清楚要怎樣去做,要注意那些問題,然後就防守讓他們去做,在他們尋求幫助之前,不要過多插手。孩子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是他們專注力提升的時候,家長不應為了家務的小細節而影響他們專注力的培養。

第四,大一點的孩子,應獨立承擔起某一項家務,這可以培養他的責任感。這項家務首選是他自己房間的整潔,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人心情愉悅且形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總之,讓孩子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家長還應多多思考,選擇合適的家務,安排合適的時間,佈置好合適的環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愛思媽媽


從我自身的成長經歷總結出來的經驗,我一定會讓我的孩子做家務。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小時候不僅地裡的農活不用幹,就是在家裡也幾乎不用做家務。因為我媽小時候很早就幹力氣活了,正是愛美的年齡卻看到自己粗糙的雙手。所以她一直就想,以後自己有了女兒就不讓她幹活。

所以我大概到了初中的年齡,去村裡的渠道洗一件衣服,我們鄰居都驚訝。而跟我同去的女伴都是洗家裡的床單被罩了,我就拿著個毛巾枕巾這就了不得了。

有什麼壞處呢?第一個那就是非常不懂得感恩,比如我媽偶爾讓我掃個地,我就哭,我就覺得為什麼我媽在那裡坐著明明可以掃地,卻非讓我掃。這不是就是欺負我嗎?也根本不能明白我媽為什麼能一邊疊被子一邊唱著歌,我覺得那就是在幹活啊,幹活還能高興?根本就不能理解。第二個那就是長大之後生活方面也受到影響,比如根本不會做飯。

到現在我已經從我自身上看到了這些弊端。我一定會讓我孩子分擔家裡的家務,讓孩子懂得分擔責任與感恩。



一種常態


1

去年過年前回了一趟老家,正好碰到大學放假,朋友便託我把他上大三的表弟捎回家。那天去得有些早,就上去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的。


剛走進寢室我就驚呆了,地上到處都是雜物,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大概這兩天宿管也放鬆了管理,宿舍的角落裡堆積好幾天的垃圾,整個寢室瀰漫著一股方便麵的酸爽味道。


表弟正在整理行李,我看到床單和枕頭罩都有些黑乎乎的了,應該有兩個月沒洗了,還有不少髒衣服亂七八糟地堆放在一起。記得學校對面就有一個洗衣店,我便問他幹嘛不把床單送到洗衣店。表弟不好意思的笑笑說:“那麼遠,懶得去了,反正可以帶回家洗。”

你沒有聽錯,現在的大學生連洗衣店也懶得去了。


當年我讀大學的時候,儘管也算不上勤快,但至少每天倒垃圾、洗衣服還是做得到的。而現在的孩子們似乎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有一個朋友在大學做輔導員,他對我說這兩年很多大學生連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了。他有一個學生,每個星期都要回家。因此他每次回家都帶上足夠的內褲,每天穿一條換一條,一個星期集滿五條髒內褲,和別的髒衣服一起打包帶回家。


朋友嘆氣說,凡是這些自理能力不足的孩子,往往人際交往能力也很差。自己不注意個人衛生,又很容易和室友產生各種矛盾,常常大吵大鬧驚動輔導員。一看到這樣的學生就覺得頭痛。


我小時候,也被大人們叫做泡在蜜罐裡的一代,但我們還是有做家務的機會的。


我上小學的時候,父母都要上班,堂兄表弟又多,祖父母也沒有能力照顧這麼多的孫輩。因此放學以後,我們基本上都要自己回家。如果爸爸媽媽下班晚,回家後還要幫忙生煤爐,淘米、洗菜。


我第一次做菜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媽笑我是個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她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已經要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了。


但是,我覺得現在的孩子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小皇帝——爸爸媽媽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一大家子全都圍著他們團團轉。有的時候甚至孩子自己要求做點兒家務活,都會被大人拒絕。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笨手笨腳的,還不如自己幹來得爽快;有的家長會覺得做家務不安全,擔心孩子受傷;也有的家長會認為家務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孩子應該以學業為重……


大人都太愛孩子,事無鉅細地為他們包辦一切,讓他們遠離一切髒活累活。


但這其實是一種溺愛,有時候可能會害了孩子。


我們不僅讓孩子錯失了機會來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剝奪了他們自我嘗試、自我獨立的機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都有著關重要的作用。


2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有一位從事多年書法教育的老師總結:我教過很多學生,發現經常做家務的孩子,不論是上手的速度還是進步的程度,都要比完全不做家務的孩子好很多。


對孩子來說,家務不僅僅是打掃衛生這麼簡單,雙手和肌肉的靈活性都可通過家務以得到訓練。


比如掃地,孩子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掃,整個過程能很好地發展孩子的動作技能。又比如疊衣服、縫釦子,則可以鍛鍊手指的小肌肉。


愛做家務的孩子,肢體得到充分鍛鍊,手眼協調能力也會非常好。做起事來也會更快,寫起字來當然就更加輕鬆。


經常做家務的孩子還能培養起孩子嚴謹的態度。


我中學時候的同桌,每次他的課桌和書包都是全班最整齊的。後來才知道,因為有一個弟弟,他小時候爸爸媽媽沒有太多的時間照顧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很嚴格。房間、書包、衣櫃都必須是整整齊齊的。因此,他從小就學會了自我管理。


這種生活態度也影響了他的學習態度,他的卷面非常公正嚴謹,粗心大意這種錯誤在他身上是不存在的。


家務勞動是能夠訓練人的嚴謹精神的。襪子手套要一對一對地放在一起,不同的衣物要放進不同的抽屜,每一種勞動工具都要嚴格歸位。通過家務的訓練,讓孩子慢慢培養起分類整理,一絲不苟的習慣。這對於他們今後的學習,是益處無窮的。


3

做家務還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自尊。


很多家長覺得我拼命努力就是要讓孩子過上好的生活,應該讓孩子受到全方位的呵護。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被使用”和“被需要”的感覺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讓孩子體會到他們是被人“需要”的,他們才有努力奮鬥的動力。


有一段時間,外婆住在我家,而我媽覺得外婆年紀大了,不讓她幹家務活。有幾次外婆想去幫忙,我媽都會說:“媽,這裡沒你什麼事,回去歇著吧。”


幾次以後,外婆就不開心了:“我還沒癱在床上呢!什麼事都不做那不就是等死了嗎?”


老人家有被人“需要”的感情需求,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孩子排除在一切家庭事務之外,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只會越來越低。


有些家長因為害怕孩子受傷或者失敗,而不讓他幹家務。孩子什麼都不做,確實不會失敗,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因此,家長千萬不要擔心孩子一時做不好。我們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信任,讓他們儘量去嘗試。如果他們有了進步,不管多少,都要給予認同和讚賞。


這樣,孩子就會慢慢體會到成就感,覺得自己努力就可以成功。孩子的自信也就培養起來了。


我們也常常抱怨孩子沒有責任感,但是如果你都不讓他擔負起最基本的家庭責任,他們的責任感又從和培養呢?


讓孩子擔負起家庭中他應該擔負的責任,讓他覺得自己是家裡面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讓他自己付出勞動並享受勞動果實,這樣他們才會體會到責任的意義。

4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鼓勵孩子做家務呢?


1、用積極的態度感染孩子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家長的態度是有感染力的,如果你對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保持喜愛,就會吸引孩子一起加入。反之,如果你自己都覺得家務活就是賣苦力,幹活時唉聲嘆氣甚至抱怨連連,孩子自然就會對幹家務避而遠之。


2、有時候可以做一個懶媽媽懶爸爸


爸爸媽媽一定要收斂自己事事包辦的衝動。只要放手,孩子就能成功。


我有一個朋友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什麼做不好,但朋友絕不插手包辦。垃圾倒翻了,她就讓孩子自己慢慢收拾;碗沒洗乾淨,就再洗一遍……當然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好好地誇獎他。很多我們覺得孩子做不了的事,他很快就做得有模有樣了。


不要說孩子不會做家務,沒讓他試過又怎麼知道呢?


3、利誘不如讚賞


有的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做家務,會用金錢誘惑。但是孩子往往對金錢缺少概念,這樣做不僅孩子的動力不強,也很難培養起他對於家務的責任心。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家務勞動是他的責任,而不是換取金錢的工作。


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得成就感,比用金錢誘惑有效得多。我們可以對孩子說:“你今天掃了地,爸爸媽媽都覺得輕鬆多了,謝謝你!”


也可以告訴他:“今天的地上一點灰塵也沒有,太厲害了!”


讚賞越多,孩子的動力就越強。


-End-



自我關懷讀書會


“做家務”是一項基本生活技能,也是最好的親子活動。兒子快6歲了,我一直在訓練他做家務的能力。

高壓的生活狀態下,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僅限於學習成績好、興趣廣泛且小有成就、參加比賽榮獲名次,只要全面發展,就只欠未來走“大學獨木橋”的東風了。

殊不知最基本、無成本但卻受益頗多的就是做家務了。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重心在學業上,做家務不是當下孩子該做的事。但做家務的諸多好處您瞭解嗎?



1、愛衛生、乾淨整潔

2、懂得自我管理

3、增加責任感

4、掌握好方法

5、增進親子關係

家務從多大可以做?

  • 2歲兒子幫我扔香蕉皮

  • 3歲兒子幫我擦桌子
  • 4歲兒子幫我拿碗筷
  • 5歲兒子幫我掃地拖地
  • 6歲兒子自己洗襪子

其實鍛鍊得還不夠,繼續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