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为什么要说偶遇呢?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我们如果有才艺、技术、知识、作品就应该尽量展示出来。多给自己一次机会,给他人多一次选择的机会。经过调查自媒体是最好的传播渠道,我喜欢它的随性,包容。而自媒体中《今日头条》相对来说是比较实在的。

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为什么要用实在来评价一个自媒体平台呢?接下来我会用很长一段文字来表明我的观点。

当时准备写作时,我详细考察了一下自媒体平台,最后考察范围从十几个平台缩小到四个。这四个分别是百度问答,大鱼号,简书,头条号。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选择的都是有收益的平台?我想说我本身就是一凡人。我还没到了钱对我来说无所谓的境界。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拥有的技术的同时,还能有一些额外的收益。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创作,头条号最先见到收益,其它三个平台都陆续放弃了。我在此不是想说其它平台的不好,我没有这个权利,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字爱好者。只是它们不太适合我而已,至少现在是这样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简单描述一下这个过程吧,也许对准备做自媒体的朋友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百度问答,大概用了四个工作日我就认证了一个行业专家。这个大家不要觉着奇怪,我毕竟从毕业进入这个行业算起都11年了。整个青春都放在这个行业了。中间没换过其它行业,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干了11年。解答几个问题还是绰绰有余的。

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但是认证过后我才明白,团队行业专家答题才会有收益,个人行业专家答题没有收益。而且还没法改,这个号废了。

接下来是大鱼号,要求连续七天发图文,这对我一个业余写手来说有点难度。我没有那么多素材,写作需要激情,有感而发。但是为了通过认证有收益,我还是坚持了连续七天发表图文,可惜的是没有通过。没有通过认证,是一点收益也没有的。耐心被磨没了,再没有在大鱼号发表过文章。

简书是我认为比较注重原创的平台。可是上边的支付手段,让我很迷茫,贝换钻,钻换人民币,还受市场汇率波动会贬值。我自认为脑子不是很聪明,怕弄不清楚汇率。所以也放弃了。

今日头条的头条号,我发表第一篇文章就有收益,虽然只有几分钱。但是它把我的劳动成果通过人们币手段量化了。我清楚的知道我的收益是多少。做事情我从来不怕起点低。

如果从金钱收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那头条号算是比较实在的了。我把今日头条当做一个人在跟他相处。人和人相处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坦诚相对,人们都愿意和实在人打交道。

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作文受到过班主任全班点名表扬。我那时还真思考过将来用不用去当一名作家。我那时对作家的理解是:只有像鲁迅一样,能拿到稿费的,才能算作真正的作家。能写作的人多了,真正有能力把自己的作品转化成金钱的人才能称之为作家。

也许有人会说我太看重利益了。其实不然,愿意为一个创作者付出真金白银,才是对这名作家最大的尊重和认可。

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今日头条的创作也不轻松,但是平台的客服很靠谱,就是那个用户反馈。我开始以为是机器人客服,程序化回复,很多回答都是牛头不对马尾。解决不了创作者遇到的真正问题。

平台的很多创作者都面临这个问题,他们有创作能力,但是不熟悉平台规则,一直游走在底层。遇到一个靠谱的客服,会让创作者事半功倍。

创作者太多了,如果人工回复,那需要多少客服呀?有时,我也理解平台的难处。但是今日头条的客服几乎全是人工回复。也许有时人多回复的速度会慢点,但绝不会不回复的。

今日头条运营团队,在如何为创作者创收这个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我虽然是一个局外人,但是从他们不断发布的创作活动,我能感觉到他们的诚意。听说微头条都开始有收益了。

在我看来,只有为创作者的切身利益考虑的创作平台,才能做的更大,走的更远。衷心的希望今日头条越办越好,为爱好写作,想成为作家的人提供一张安静的书桌。

偶遇《今日头条》,我重新燃起了文字创作的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