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簡單的歸因

雲明從小到大,學習一直挺不錯,人緣也很好,大學畢業後,他經過幾次跳槽,最後來到了一家外企工作。在這家外企裡,雖然薪水待遇不錯,但他也強烈地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小時候雲明因模仿別人口吃而使自己也染上了點口吃的毛病,只是他以前並未太在意,然而的口吃在意和恐懼起來,口吃也隨之加重了。從此他開始悶悶不樂,整天老想著口吃這件事,認為口吃是自己事業上發展最大的絆腳石,必須立刻加以克服才行。

玉玲是個長得挺秀麗,但又很瘦小的女孩子。她覺得雖然她已二十四了,可因為自己長得像小孩,別人總是對她不太尊重,不是拿她開玩笑、就是命令她幹這幹那。對此她很反感,一方面她儘量遠離人群,不和他人往來,另一方面誰要是讓她做什麼(非工作上的事),她就偏偏不幹,或者和對方硬頂,這些都使她的人際關係弄得挺緊張。她認定如果不是她那瘦小的身材,她是不會如此的,所以她總在尋找長高增壯的方法。

不做簡單的歸因

透過雲明和玉玲的事例,我發現有些人在看待自身的問題上,很容易犯一種簡單歸因的錯誤。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阻礙時,他們很容易在自己身上找一個表面的、簡單的、直接的因素,然後認定正是因為它,自己不能成功、不能前進、不能幸福、不能快樂,因而忽視了真正在起作用的、隱藏於背後的本質性的東西。

以雲明為例,表面看起來,口吃對他的事業發展是夠“礙事”的。但實際上如果他能細究原因,便可發現其實質是在他所處的新的群體中,他不如以前那樣自信了,他開始擔心和在意別人對他的印象。這說明他已顯露出實力的不夠,比如技術特長不突出,語言表達交流能力不強,沒有融洽與同事的人際關係,這一切才可能是其問題的真正本質,才是他應著力予以解決的問題。

再拿玉玲來說,身體瘦小其實也並不是導致她不被別人尊重的真正原因,而是她相應的思想和行為方式,才使得她容易被人“看小”和“看低”。比如對待問題,總愛賭氣、簡單地對待,這和有著極強逆反心理的孩子有何不同,人家能拿你當成人看待嗎?可不就容易逗逗你,或者指使你嗎?可見,不是不成熟的身材,而是不成熟的行為模式,才使得他人把玉玲定義為“幼稚”的。如果只是簡單地想在身材上發生大的改觀,那是無濟於事的。

不做簡單的歸因

把自身的問題作簡單的歸因,有認識問題的能力轉低,不愛作深刻全面分析的原因,也有為自己找一個合理的藉口,為自己推脫責任的緣故。比如有的人很自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處處碰壁,於是他們就學會了埋怨自己的父母,認為是自己的父母使得他們老遭否定而沒有能力。於是以後一遇到什麼不順的事,他們則馬上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在內心中加以譴責一番。

我們都已不是小孩。這意味著在遇到問題後,我們不能以簡單的、幼稚的方式去加以看待,我們需要的是以一種更為客觀的、全面的、成熟的方式來找出原因,擔負起自己的責任,讓問題得到積極完滿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