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多方齊心協力

。理想的教育,從來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達成的。

而有的老師則稱,對於別人家的孩子,能不管就不管,要求能松就松點,否則有點什麼事,自己吃不了兜著走。一年到頭髮生那麼多教師被家長告、被學生打的事件,想起來就心有餘悸。

當然,上面那些情況都是個別現象,但家長和老師的擔心,不能說沒有道理。

因為雖然是個別現象,落到自己頭上就是100%。

02

最理想的教育,必須是認真負責的老師、通情達理的家長、勤勉努力的學生三位一體,缺一不可。

在學校教育中,老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批評、一次表揚,都可能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雖然在畢淑敏長大後,已經明白了老師的用意和苦衷,但“無法抹去她在一個少年心中留下的慘痛記憶,烙紅的傷痕直到數十年後依然冒著焦糊的青煙。”

好在,畢淑敏通過個人的努力,在其他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就,老師的批評只是讓她一輩子不再唱歌。

一個不負責任的老師,真的可能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知道,你班裡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全部世界

老師一定要理解家長的焦慮和苦心,不管多麼難,不管多麼累,都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

這是教師這一職業的基本道德。

03

一是對老師,要理解老師的工作

在家裡,父母兩個人面對一個孩子,已經雞飛狗跳,家無寧日,老師在教室裡面對五六十個孩子,該是怎樣的一幅情景,我們應該想象得出。

所以,家長應該做老師的堅定支持者,配合老師的工作。

千萬不要動不動就投訴、動不動就告狀,更不要動不動就老拳相向

多坐下來談談,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可能就會理解對方的苦衷。

二是對孩子,要懂得孩子的不易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都希望孩子科科拿滿分

但每個孩子的能力是有區別的,你當年上學的時候也不是學霸,現在憑什麼讓孩子必須考第一?

作為家長,讓孩子發揮出自己的能力就好,千萬不要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

更不要做那隻笨鳥,自己飛不起來,就下個蛋讓自己的後代使勁飛。

04

而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人還是學生。

俗話說“樹根不動樹葉白搖晃”,如果孩子沒有努力上進之心,家長和老師再著急也沒有用。

但很少有孩子從小就自覺喜歡上學,學習的習慣要靠大人從小進行培養。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把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到第一位,讓他們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說到底,教育不能靠某一方的努力,而是需要老師、家長、學生三方面都密切配合

老師認真負責,家長通情達理,學生勤勉努力,成績沒有理由不提高,教育沒有理由不成功。

新的學年,理應從和諧三者之間的關係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