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作者:李華東,四川雅安人,清華大學建築學學士、工學博士,長期從事文化遺產研究、文物建築保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工作。現為北京工業大學建規學院副教授,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專家委員會工作組秘書,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民居建築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文化遺產》編委會委員。

今生無論你走多遠,心裡總有一份揮之不去的鄉愁。如今,城市化的浪潮改變了滄海桑田,但在那些鋼筋混泥土澆築的樓宇之間,我們依舊遙望著傳統村落裡的鄉情和童年。從6月6日起,本號推出雅安老鄉李華東博士關於傳統村落的系列文章,歡迎各位朋友關注。




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無論是豪門高第,還是小家小戶,門檻是必有之物


房屋中的門檻,各國建築或許有之,但使用時間之長、範圍之廣泛者,莫過於中國傳統建築。

無論是天子皇居,還是小家陋屋,都有門檻。只不過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用石,有的用木,有的講究,有的粗劣……

門檻的設置,大致起到物理構造、身份象徵、風水禁忌、交往禮儀的作用。過去少有金屬合頁,門檻用來固定門軸;門檻高高的人家,必是門第大戶;門檻可以聚氣集財辟邪阻陰防止蛇鼠鑽進家門;門檻是家內家外的心理區分跨進門檻就是客……大致是這樣罷。

研究傳統民居門檻的文獻相對來說還不算豐富,因為這個腳底下的構件,實在不起眼,一抬腿就過去了,誰沒事還要低頭看呢。

但在過去,門檻是非常講究的。再窮苦的人家,只要還有個茅屋,安門檻也不至於馬馬虎虎,對門檻神不敬,可是要遭報應的。至於深宅大院,門檻無數,門檻下的鎮物、裝門檻的時刻、門檻的尺寸、門檻的材質……事關家族氣運、天人和諧、鬼神呵護,必得精心對待。

門檻神有很多禁忌,各地各族略有差別。大部分地方忌諱踩人家的門檻,但有些地方新娘入門卻要猛跺門檻,以爭取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一年中大多時候是可以坐在門檻上的,然而夏至等特定的時刻,門檻卻萬萬坐不得;大人坐門檻沒啥事兒,可是孕婦和娃娃卻絕對不行……等等。

很多講究、禁忌,很可能只是虛幻的心理暗示,沒什麼實質意義。但是,門檻還有另外一種有趣的功能,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過去的日子。

那就是坐在家裡家外的分界線上,背靠家庭的溫暖,面對世間冷暖,看人來人往。

這是種很奇妙的感覺。在門檻上做任何事情,和在村口的大樹下、旅館的陽臺上、賞景的涼亭裡……都不一樣。

包括坐在門檻上吃飯、做活、看書、閒聊、嬉戲、寫作業、發呆……

坐在門檻上,是那樣的輕鬆、愜意,安穩,不慌不忙。

外面的世界,無論很精彩,還是很無奈,如果不想理睬就沒關係,因為只要一回頭、一轉身,就是自己的家。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門檻也漸漸地消失在新的建築中。

坐門檻的樂趣,也許只有我這樣的老人家才享受吧。


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一道道門檻,就是一道道界限



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有的人家直接用板凳來做成門檻,一物兩用


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坐做在門檻上,背靠家園,面朝外界





雅安籍清華博士《村落裡的中國》17:你還記得嗎,門檻上的舊時光

門檻上曾經有過多少難忘的人、難忘的舊時光(攝影:王子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