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這幾天韓國女團f(x)前成員崔雪莉離世事件紛紛擾擾,從對她生前所受網絡暴力的聲討,——“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到抑鬱症需要被正視,——她生前釋放出的痛苦訊號;再到明星好友對她的惋惜,網絡世界對同團好姐妹宋茜為什麼沒有發微博的質疑,到今天更多宋茜表情哀傷匆忙動身韓國的動態信息流出,大家恍然,原來錯怪了宋茜。

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一直以來對函數團f(x)只是路人帶點小粉,大學時跟舍友們躲在宿舍裡,追著看韓國的各檔網綜,當初看著她們精彩紛呈的各大舞臺,目光也是追隨著水晶跟維多利亞多一點的。看到新聞第一眼是震驚與深深的惋惜,94年出生的雪莉,花樣的年紀,美好的容顏,是多年輕鮮活的生命。箇中原因,過錯,網上各色推論與指責。因瞭解不多,不敢輕言。

然後看到網友對維多利亞微博的追堵,想起似曾相識的一幕——在喬任梁的事情上,大家曾經也是這樣圍堵陳喬恩的。

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即使跳出具體事件,也想說說心裡那股有點沉的小心緒。

1、首先是空間滲透與放大鏡的檢視。

網絡暴力的傷害是毋庸置疑的。雖說“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但信息網絡高速發達的今天,我們對一些公眾人物的關注,是否也太嚴絲合縫、密不透風了一些?粉絲群體的放大鏡,放大了明星們的優點,無疑也放大了鏡頭下閃閃發亮的人們的缺點。在這種放大的包圍圈裡,好與不好,都容易失真。

由此而來的溢美之詞,或詆譭之言,都可以是彈藥。威力大小,視場合不同,視對象而異,可以天差地別。

迎面襲來的浪,有的人接得住,縱使也是淋溼一身,但衣服一換,滴水不沾,繼續走他的路;有的人渾身溼透,腦子還沉浸在震驚裡,心想為何受傷的是我?待在原地,任水浪滾滾,半步挪動不得。

不要覺得為什麼這點浪都承受不了,不要理所當然覺得我只是輕輕說了一句,一點水花都沒有。

請給空間,可以關注,但不要滲透。

請多點寬容,可以表達,但請善良。

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2、其次是表象與推論,內裡與真實。

每個人情感表達的偏好與方式,實在是可以很不同的。有些人內斂,有些人外放;有的人可以藉助外力撫慰療傷,有的人每一次與外界的觸碰傷口都更深一分。千人千面,不要用你的眼睛推測我的心意,也不要幫他斷言,應該要怎樣,不該如何。感覺我們嚴重地越著界,操心、妄言,而不自知。

我們覺得她不表達,是冷漠,殊知誰的心,在滴血?

我們覺得他沉默,是默認,可若最終,時間給予我們相反答案,是不是也挺可笑?

既然現實的劇本沒有賦予我們全知全能的上帝視角,在我們企圖給出結論之前,是否不妨往後退一步,看看狗血劇裡是否另有乾坤?

礁石下的暗流,往往容易被忽略。

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支持立論的“箭頭”。

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3、最後,是突然想起《娛樂至死》這本書。

雖然沒有特別去關注,但不得不承認,關於這件事的報道,前前後後還是看了好幾篇文章跟新聞的。各款軟件便利的推送消息,在人性獵奇心理推動下,放縱地攤開在眼前。

突然感覺到了一點娛樂讓人喪失自由的味道。

還記得之前在讀這本書時,反覆警醒自己,互聯網、娛樂化時代,信息過剩,我們容易被娛樂綁架,失去長時間專注的能力,讓思考也變得斷斷續續,大腦變得沒有思考和創造力。

然而,茶餘飯後,饒有興致地關注著這些娛樂或者說公眾新聞的現在,帶著圍觀者期待反轉的心情,不得不反問下自己,到底在幹嘛?說好的拾回專注能力,真的也不是不嚴肅的事。

將視線收回,投注回自己身上,興許,也能少點看客的狹隘。

雪莉離世,宋茜被誤解:表象與推論之間,不一定有“箭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