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這枚“宜昌老萬年”款的銀戒子,正面刻有“六字真言大明咒”梵文字體和二個金剛杵圖案。銀戒子背面打戳款: 宜昌老萬年 、足銀。印款字體清晰。

為了對本商號產品負責和保質保量,民國時期宜昌“老萬年”銀樓,都會對銀樓所有的金銀首飾背面打上商號款。

本銀戒子尺寸:長10公分,寬:1公分。

厚:0.1公分

重量:12 克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此戒面所刻梵文體,是藏傳佛教“六字真言大明咒”,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也是觀世音菩薩心咒,源於梵文與梵語中。此咒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常誦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利益。

《大藏密要》曰:金剛杵是菩提心義,能“斷壞二邊契於中道,中有十六大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亦表十波羅蜜能摧十種煩惱”。

史記: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有一史姓銀樓,開設於新廓橋東堍。根據需求和發展,乾隆年間,該銀樓遷至胥門環城河西岸,取名為“萬年”(俗稱“老萬年”)。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記憶一枚老萬年款銀戒子


《宜昌市金融志》載:

宜昌金銀首飾業始於清光緒年(1875年),由浙江李姓在通惠路(今解放路)開設“老天寶”金店,經營金銀首飾。清末民初江浙幫,分別在二馬路、通惠路開設“同震”、“丹鳳”、“老萬年”、“老鳳祥”。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江西幫和宜昌本幫相繼有二十八家在宜昌二馬路、通惠路、二架牌坊、天官牌坊開設金店銀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