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家中有一口祖傳大缸,有人出100買他不賣拿去鑑寶後很慶幸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很多人都開始追求著精神文明方面的滿足。因此,更多的人們開始投入到收藏的熱潮之中,收藏也從陽春白雪的境地進入到雅俗共賞。

男子家中有一口祖傳大缸,有人出100買他不賣拿去鑑寶後很慶幸

收藏的人雖然越來越多,但是真正的懂得藏品的價值的人卻並不多。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眾多的收藏品中鑑別出最有價值的,或者說在一群的物品中找到值得人們去收藏的。

由於普通大眾們在平常生活中很少能夠接觸到那些鑑寶的專家們,因此,這些鑑寶節目無疑是滿足了民間收藏家們這一基本需求。人們通過參加節目,將自己的收藏品帶過來請專家們對此鑑別,瞭解其真正的價值。

筆者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就是某次鑑寶節目中的一位民間收藏者以及他的藏品。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據這位民間收藏者所言,這件藏品是一件大缸,是他們祖上傳下來的。在他記事以來這件大缸就放在了他們的院子裡了。在上世紀八十年的時候,有一天有人來到了他們的家中,想要出錢買下這個大缸。在當時一百元的價值不是現在的一百元可以比的,所以他們家準備把這個大缸給賣掉。

本來這件事已經敲定了,但是因為缸底下是用水泥焊的,拿不下來。至於為什麼要用水泥焊是為了用來防賊來偷。而在不久前,這位收藏者看見有人在節目中呈現的那個大缸被專家估價為十幾萬,瞬間心動了。

男子家中有一口祖傳大缸,有人出100買他不賣拿去鑑寶後很慶幸

自己的這個大缸,與那個價值十幾萬的大缸很是相似,所以這位收藏者就決定來到節目中碰碰“運氣”。專家們通過對這個大缸的研究,一會就得出了結論。專家告訴在場的人:在過去,這樣的大缸不是為了養魚,而是為了消防用的。

在古代,人們並沒有自來水,如果家中不小心出現了火災,這個時候大缸的作用就尤為的重要。而像這種大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點。而像這位收藏者的這件大缸,根據它的特徵,很明顯就是清朝時期的作品。

男子家中有一口祖傳大缸,有人出100買他不賣拿去鑑寶後很慶幸

而清朝早期是往上翹,上面的比較翹慢慢的往下看起來就小一點,但這位收藏者的並不是這樣的。按照最早的年份來看,它應該是屬於乾隆時期的作品。

在二零一八年的四月份,那個大缸拍賣出了八萬多的人民幣,而這件大缸比那件大缸更加的精緻,所以它的價值則是會更高一點。專家們對這件藏品的保守估計是,十萬元人民幣。

大哥聽到專家這句話的時候,覺得無比的慶幸。還好到時並沒沒有真的賣出去這個缸,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論一般,這個大缸終究還是給這一家帶來了財富。

男子家中有一口祖傳大缸,有人出100買他不賣拿去鑑寶後很慶幸

在筆者看來,當初這個家或許還在為這個大缸因為被水泥給固定而無法賣出而苦惱過,但現在他們卻是無比的慶幸,慶幸著自己當初並沒有真的就把它給賣了出去。其實對於我們來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些該是你得到的,雖然會遲到但絕對不會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