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晚年為什麼選擇伐秦國,而不是伐魏或韓,統一三晉?

xvnnnjko


趙武靈王堪稱猛人與完人的完美結合。

趙武靈王名字叫趙雍,公元前344年――公元前295年。商鞅死於公元前338年,這時趙雍已經6歲了。

趙雍的父親趙肅侯尚武好戰,與諸侯國連番惡戰。趙國的國力與其他國家相比是很弱小的,然而趙軍的戰力卻極強,打得周邊諸侯頭疼不已。

趙雍15歲時趙肅侯病死 ,趙雍繼位。戰國七雄除了韓國的其餘5國聯合出兵,趁趙雍年幼討伐趙國。趙雍卻渾然不懼,拉攏北方的胡人、韓國、越國等聯合應對。漂亮的破解了5國伐趙,使各國不敢在小覷趙國。


此時趙國的四周,中山國、燕國、齊國、魏國、胡人對趙國虎視眈眈。趙國不得不一面常年惡戰,一面施展外交手段與諸國周旋;以求在強敵的夾縫中生存下去。

趙國內部南北的民族矛盾尖銳,衝突不斷。趙國南部是農耕地區,以華夏族為主;北部是胡人的居住地,以畜牧業為主業。趙國朝堂以華夏族為主,自恃文明而看不起胡人。


因此,趙雍開始採取改革措施,逐步消除民族融合的矛盾。他巧妙的平衡和化解了華夏族與胡人的隔閡,實現了民族之間的融合。

趙雍又頂住壓力,仿照秦楚等國的變法,打壓傳統的貴族,把國家的各種資源統一調配,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國家。

此外,趙雍還利用趙國胡人眾多的優勢,建立了一支高質量的騎兵部隊。

在趙雍改造趙國的過程中,以高超的外交手段,為趙國的政治和軍事上的改革贏得了時間。另一方面,趙雍在不消耗趙國軍力的情況下,頻繁干涉他國內政,僅是國王就扶植了兩個。

公元前315年,燕國的國王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不想再做王了,還仿效古代的堯舜玩兒起了禪讓制,把燕國搞得一塌糊塗。趙雍趁機把燕國在韓國做人質的公子職送回燕國,做了國王,就是燕昭王。

公元前308年,秦王贏蕩舉鼎時受傷而死,秦國內部因爭王位而爭鬥起來,趙雍把在燕國做人質的贏稷送回秦國做了秦王。

趙雍完成內部的改革後。趙國從此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能一致對外;又打造出一支戰力強悍的騎兵。雖然受限制於趙國的國力,騎兵規模並不大。但極善騎射,機動靈活,與其它國家的戰車和步兵相比,有著代差的優勢。

公元前306年,趙雍出兵中山國,兵力規模不大卻所向披靡,佔領了大片的土地;然後順勢打到胡人的地盤,奪取了河套等地,迫使胡人屈服。掠奪大量的優質馬匹,招募了善射的胡人,擴大了騎兵規模。其後的數年,趙雍又連續用兵,繼續開疆拓土。

公元前302年,趙雍的騎兵規模已經很大了,對朝堂的控制力進一步加強。以莫大的勇氣正式發佈胡服騎射改革的命令,對拒絕胡服的人進行懲罰。趙國的軍力,由此急劇的強大起來。

趙雍在新佔領的土地設立郡縣,建立統治,移民開墾。又在新領土的北面建立長城,防禦胡人的侵襲。

公元前299年,趙雍讓位給兒子趙惠文王。自己擔任主父,負責外交和軍事。

公元前298年,趙雍為統一天下,把秦國作為戰略上的頭號大敵。為籌備滅秦,趙雍居然親自入秦考察秦國的實情。等秦國人得知消息,派兵追殺時,趙雍已經安然而退了。

公元前297年,胡人的兩個部落聯合攻趙,想奪取故土。可是與趙雍的趙軍遭遇後,立馬被趙軍的軍威震懾,沒有了進攻的勇氣。胡人士卒皆知趙國對胡人的優待,紛紛逃往趙雍旗下,請求收留。

趙雍派人招降胡人的首領。胡人的首領見實力懸殊,趙國又真誠相待,就帥部來投。

公元前296年,趙雍出兵攻滅中山國。中山國的滅亡,為趙國的進一步對外擴張,甚至滅秦都打下了基礎。趙雍也開始實行新的擴張計劃,然而趙雍的新計劃還沒實施便戛然而止。

此時,趙惠文王繼位已經3 年,聲譽很好,趙雍的許多老部下都認可了這個新國王。趙雍卻突然對他不滿意,想讓另一個兒子也上臺。於是,被趙雍支持的公子章便開始與趙惠文王爭鬥權力。

公元前2695年,趙惠文王在靈丘之變中獲勝。公子章當場被殺,卻無人敢殺趙雍。趙惠文王命令封死所有的道路,把被圍的趙雍活活的餓死了。隨著趙雍的死,趙國的如火如荼的擴張也無疾而終。

回看趙雍一生,簡直是開掛到了瘋狂,創造了太多的奇蹟:在國內幹了商鞅和秦孝公兩個人的工作。既打破了舊貴族這一階層對社會的壟斷,建立了中央集權,又給予胡人合法的公平地位。卻沒有象秦國那樣血腥暴力,沒有流血事件,堪稱奇蹟。

外交上,打破弱國無外交的常理,在諸侯國之間玩得風生水起。

軍事上,實行的胡服騎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然後又帶兵頻繁征戰,打破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弱勢,所到之處均是橫掃。

另外,趙雍修建的長城之長度,甚至超過了秦始皇修建的長城。奇怪的是,趙雍修建的長城卻沒有給趙國造成什麼大負擔。堪稱奇蹟。


德全不畏


三晉一體的戰略,這個戰略呢,一開始是由魏國的國君提出來的,本身這三個國家都是來自於同根同源的一個國家,而且都是位於最終圓的位置,處於四方街強敵的這樣一種戰略態勢,所以當時趙國,韓國,魏國這三個國家一起,想要抱成一個團,互相取暖!

但是等到了魏惠王想要成就中原霸主的時候,之前自己的父親,或者說自己的爺爺制定的戰略立刻被他拋之腦後,圍魏救趙,圍魏救趙,他不僅連趙國打,而且還連韓國一起打!俗話說得好啊,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再這種瘋狂的擴張態勢之下,那魏國自然遭到了其他國家的打擊,不僅趙國聯合了齊國一起對付魏國,在這之後,韓國也加入到其中,此時的魏國就早就是孤家寡人一個。所以戰國中期,他被人從第一霸主的位置上拉下來這也並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原先他稱熊的第一戰略就被他自己給自我否定了,你說這樣的國家能不滅亡嗎?

至於說趙武靈王為什麼不選擇攻擊韓國和魏國!恐怕也有一些心有餘悸,因為他們明白,這三個國家如果不緊緊的抱在一起,被其他國家逐個擊破的話,自己可能就會變成別人的犧牲品。

況且說1000道1萬,當初韓國的先祖,曾經在《趙氏孤兒》裡面,大家可以仔細去看一下,在這一段歷史裡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對於趙國的國君的祖先重新崛起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一般來講,趙國和韓國之間的關係不會太差。

都趙武靈王來講,三晉一體的戰略一直持續到他執政末期,即便是他最後他也沒有違反這樣一個既定的國家策略。

同時他也明白,對於趙國,韓國,魏國這三個國家來講,最大的威脅還是在西方的秦國,只有這個國家的威脅是最大的,至於說三晉內部鬧矛盾,那是自家的事情。

有人會懷疑趙武靈王對於國際關係是否有自己清晰的認知,我建議的話可以去看一下趙國滅掉中山國的那段歷史,趙武靈王為了能夠滅掉中山國,可以說中國七雄之中,其他六個國家,她都一一打過交道以後,才動兵滅掉了中山國!一說趙武靈王不僅是一個軍事改革家,而且還是一個外交大師。

同時對於趙武靈王來講,她也最明白一件事情,你如果攻打三晉,你這樣會受到天下的人指責,你們畢竟同出一元,這樣的話,師出無名,攻打秦國,那這說法就有的是了,總之你想要多少理由就有多少理由。

可以說,趙武靈王選擇攻擊秦國,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漩渦鳴人yy


首先,不得不說,趙武靈王有戰略眼光。不信看下戰國地圖。

北有三胡,但經過趙武靈王進行軍事改革,“胡服騎射”戰力爭強,須知,當時這一改革,很是了不起,創建了最強騎兵。南邊魏國,韓國,都是晉國分出,東北邊,燕國,東邊老二齊國。

趙武靈王帶著他的騎兵,多次擊敗北邊的胡人,擊敗魏國,奪取韓國大部分城池,派兵滅了復國的中山國,成為戰國中晚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成為關東諸國有實力與秦國抗衡的主要國家。

趙武靈王知道,秦國遲早是要東進的,相較之下,要伐就要伐對自已威脅最大的國家,所以是秦國而不是魏跟韓,可見當時的魏跟韓沒讓趙武靈王感到威脅。

據《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武靈王讓兒子主理朝堂,自已喬裝打扮成趙國使者,親自深入秦國境內,打探當地山川地形和兵力部署,制定了一個極大膽的滅秦計劃,親率數萬胡服騎射後的趙國特種部隊,從趙國雲中郡,九原郡南下,快速通過秦國防守相對空虛的北部(今陝北地區),直插秦國心臟地帶關中地區,所以很多人認為如不是趙武靈王死的早,秦國有可能滅亡,但歷史沒有可能。這種說法也只能是空想,要知道,當時秦國並不弱於趙國,不像中山國,趙國就算能攻下一部分秦地,但滅國不具備那個實力,雖然趙國有最強的騎兵,但滅了秦國是做不到的。從國力,經濟來說秦國是強於趙國的,戰力跟趙國差距不大。在說,當時的秦國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增,而趙國的改革是軍事上的,其它方面涉及面小。想要從武力上征服當時的秦國是不現實的。





雲尚蠻夷


因為聯三晉與秦爭霸是上策


糊塗娃1


這樣沒人拖後腿


熊某某60488763


找虎狼秦國下手,這選擇也能看出趙武靈王英雄氣度。


iass634


那才是人家雄才大略的反應,如果伐秦,其它國家樂於見到這種結果,不會拆你的臺,拿下秦,再向東發展,這樣戰線只有一個方向,如果趙和韓魏去打,那麼如果韓魏被趙打敗,秦可以直接和趙搶奪勝利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