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動力:一招教你鑑別合作企業靠不靠譜

相信職場人士都面臨過篩選合作企業這一問題,企業不可能獨立存在,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外部交集,那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合作伙伴就變成了至關重要的能力,這種甄選的技術也會讓部分職場同學感覺隔行如隔山,今天就簡單分享下。

中企動力:一招教你鑑別合作企業靠不靠譜

在介紹今天的攻略之前先看看,網上都出現過哪些大家公認不太靠譜的行為:

1. 一開始只談願景不談怎麼實現,基本都是忽悠錢的;

2. 目標不明確,昨天這個定位,今天那個方向;

3. 整個公司就6個人,其中5個是領導,公司規模小,領導還不少,妥妥不靠譜;

4. 不安心做產品,一心只想著融資的,基本都不靠譜;

5. 企業負責人天天講話大話連篇,產品落後的,遲早被淘汰;

6. 公司員工散漫,精神面貌不好,一看就是企業文化消極,這樣的企業也不行;

7. 今天a對接,明天a就辭職了,員工流動率太高的企業絕對靠不住。

網絡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還是挺多的,可見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大家的鑑別方法不僅適用於怎麼判斷合作企業不靠譜,也適用於面試的公司,但都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鑑定合作企業靠譜的大招。這招,絕對的快準狠!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天眼這類企業查詢,這招更親民。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一個企業有沒有社會責任感是判斷他是否靠譜的利器。社會責任感不是按規定繳稅,遵紀守法。這都是最基本的準則,連底線都無法堅守,企業遲早要完。社會責任感,是企業和客戶不僅能在業務上實現雙贏,還能夠兼顧社會,力所能及的回饋社會,說白了就是做慈善。按規定繳稅納稅是法律強制規定,而慈善則是自發行為,唯有自發行為可以看見一個企業的靈魂,可以看出這個企業靠不靠譜。慈善不是嘴上說說,是需要實實在在往外花錢的,我們中企動力每年都在默默的做慈善。我們經常宣傳中企動力獲了什麼什麼榮譽,幾乎很少說中企動力參與了什麼慈善項目。這就會給大家帶來誤解,以為我們20年的大企業,一心追求行業、產品領域的各種領先,卻沒有公益心,沒有愛心。其實,我們在慈善這條路上不能說做了多大的成績,但可以毫不臉紅的說我們從未停歇,一直在堅持。

慈善本身就是一件低調的事情,所以我們一直在默默的做慈善。我們每年都會給兒童希望救助基金會捐款。參與了騰訊的“守護者計劃”活動,一起加入守護網絡安全的隊伍;我們還與中國銀行達成公益聯盟戰略合作;我們和她社區一起為女性發聲,反對家暴;我們參加了讓聽障兒童聽見世界的聲音公益活動。每年我們都有“青春飛揚,為愛奔跑”、“三十里路5.21有愛前行”、“感恩愛隨行”、“關愛自閉症兒童”等公益性活動近百場。今後可能仍然不會大肆宣傳我們踐行的慈善公益活動,大家只要知道我們在慈善這條路上不會停止腳步。

當你發現你合作的企業在默默堅持做慈善,那他一定是靠譜的,因為他是一個有責任心有良心有擔當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