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怎麼樣

今年春節以前,當時疫情還沒那麼嚴重,至少沒有封城,我一個外甥特地跑來找我,要我幫他做一下他媽媽也就是我姐姐的思想工作。因為什麼事呢?原來我外甥剛剛大學畢業,想自己創業,因為沒有啟動資金就想把家裡的房子抵押了貸款,他父母當然極力反對,所以他就跑來找我幫忙。

我認真仔細的聽了我外甥的創業計劃,他提出一個“你開車我買單”的構想,大體意思是由他出資成立一個公司,負責與汽車生產企業談判,拿到較低的汽車銷售價格。然後,他再向有意買車的客戶推薦,客戶可以不用付錢買車,但必須把一定數額的錢打到他們公司,這樣客戶就可以把車開走。錢存他的公司多久,就可以免費開多久的車,3-5年後,錢全額退還,車也歸客戶所有。這段時間裡,他的公司用客戶存的錢進行投資實現盈利。外甥寫了一個很詳細的規劃,中間還計算了通貨膨脹率之類的專業問題,總之,按照他的算法,一年就可以實現盈利,三年就能資產百萬以上。

對於企業經營,我實在懂的不多,但聽起來外甥的計劃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心裡又多少沒有底,所以我告訴他讓我考慮幾天,所以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大學生創業”是當前很時髦的一個話題,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根本不想打工,一門心思的要創業,那麼“大學生創業”行不行呢?就我個人認為,我覺得這件事很不靠譜,原因有三。

第一,大學生沒有足夠的資源。大學生畢業之後,還未步入社會,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人脈、資金等等,在這樣的前提下創業,猶如在沼澤地裡前行,每邁出一步都十分的費力費時。而這些資源又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迅速建立起來的,所以大學生創業,尤其是第一次創業大多以賠個精光結局。當然,如果你能熬過去,慢慢的手裡有了足夠的資源,那就叫如魚得水了。

第二,大學生相對單純。自古商場如戰場,大學生從象牙塔裡走出來,大部分都比較單純,更多的是相信這個社會的善意而不是惡意,對一些騙局、挖坑知之甚少,很容易就步入商場老手的圈套中。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創業的大學生費勁千方百計籌措來的資金,在一場場並不算高明的騙局中被坑個精光。

第三,大學生賠不起。很多大學生創業的啟動資金,都是自己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像我外甥就拿他父母的房子來抵押貸款。如果一旦賠的太多,將會讓全家人落入非常危險的境地,由此又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大部分大學生,如果剛畢業就去匆匆創業是不合適的,因為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無論是物質上還是思想上,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就會放棄。與其如此,不如針對自己的創業規劃,先有針對性的進行考察、學習,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資源和底氣後再去創業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