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武松,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綽號行者,在水泊梁山中排名十四位,星號天傷星。是水滸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豐滿、最讓人耳熟能詳、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也是後來民間傳說、評書最為青睞的水滸人物。幾百年來,與武松有關的故事情節,比如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獅子樓、刀劈飛天蜈蚣等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為人津津樂道,不斷地被改編為各種評書、戲曲、快板、相聲、影視作品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可見民間對武松這個人物的高度認可和喜愛。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其實歷史上武松真有其人,同時他也是水滸傳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創作原型。與水滸傳中的武松不同的是,真實的武松並沒有參加過宋江發起的梁山泊起義,與宋江沒有交集;但與書中武松相同的是,現實中的武松也生活在北宋末年,同樣武功高強,同樣做過都頭,同樣充滿了鬥志和誓死反抗不公的俠義精神。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而且,真實武松也打過“虎”,但這個“虎”卻並非景陽岡的老虎,而是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北宋末期著名奸臣當朝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蔡鋆在做杭州知府期間,仗著有自己的老爹蔡京給撐腰,橫徵暴斂、苛政酷刑,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背地裡送外號“蔡虎”。後武松挺身而出,為民除害,刺殺了這個“蔡虎”。而自己也因寡不敵眾被擒獲,後在獄中受盡酷刑而慘死!當地的百姓為了感激他為民除掉一“虎”,自發為他造墓立碑,題“宋義士武松之墓”。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水滸傳所塑造的梁山好漢是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原型,其起義主要人物36人,也就是108將中36天罡的原型,36天罡的很多人物在宋江起義36人中都是真有其人。但武松卻並不在當時宋江起義的36人之中,儘管如此,水滸傳的作者,仍是把他放在了108將中非常重要的天罡星的位置,排名14的天傷星。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也打過“虎”,你造嗎?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武松與宋江起義同時代,而且其事蹟所展現的義士形象和反抗精神,與作者所描寫的梁山好漢的形象高度契合。二是,真實的武松生活在北宋末年,而水滸傳的成書大致在元末明初。在水滸傳作者創作的時候,宋義士武松的事蹟已經廣為流傳,作者只是將武松的故事在水滸傳中進行了收錄和二次加工,武松打虎的故事其實在水滸傳成書之前已經廣為流傳,而武松景陽岡上打的虎,就是當年杭州城“蔡虎”的隱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