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粉彩花卉紋雙耳瓶尋實力買家

乾隆時期(1736年---1795年),為清代瓷器製作的鼎盛期,這時粉彩在彩瓷的領域中取代了五彩的地位。這一時期粉彩瓷器的質量雖不如雍正時期那樣的秀麗淡雅,但在裝飾工藝上漸趨繁縟,形制上豐富多樣,特別是用於陳設的各種大器型,如轉頸瓶,轉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為流行。這些 工藝繁複,色彩濃豔明麗的器皿是乾隆彩瓷製品中的傑出代表。同時,裝飾工藝的發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燒製得以實現,利用粉彩粉潤柔和的質感、層次分明的色澤,把石,木及各種動植物的色調和質感都能夠準確細緻的加以表現。

粉彩瓷器是清代景德鎮的重要品種和主流產品之一。它初創於清康熙晚期,盛行於雍正和乾隆時期,其中雍正時期的官窯粉彩瓷器足以代表整個清代粉彩的製作水平。從整體看,雍正朝景德鎮官窯瓷器的胎體潔淨、釉色滋潤、製作規整、造型秀麗、圖案精美,燒造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準。

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瓷器的一個品種。所謂釉上彩,就是在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攝氏600度至900度溫度烘烤而成。粉彩瓷的彩繪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乾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

「精品」粉彩花卉紋雙耳瓶尋實力買家

粉彩花卉紋雙耳瓶

此藏品通高25.3cm,口徑9.5cm,底徑14.4cm,瓶口微撇、長頸、溜肩、鼓腹、肩部對稱置描金耳,下腹斂收、圈足,底款“大清乾隆年制”。口沿施一層青黃釉,瓶頸飾,瓶腹周圍施花卉紋,瓶腹圈中為五彩蝴蝶祥雲相輔。寓意耄耋福到,腹底變形荷花紋舉捧瓶胎質緊緻,釉麵肥潤細膩,溫潤如玉,瓶身,纏枝佈滿,粉彩嵌入其上點綴,“白”與“彩”色澤相襯,整器看來,簡潔而不失優雅,繁複而不雜亂,紋飾疏密有致,層次分明,釉質細膩,色澤潤澤,如此大氣之作,必是出身高貴,為當時宮廷貴族之擺設佳品,是乾隆時期難得一見的瓷器精品。靜觀此瓶,仿若正在享受一次絕佳的視覺盛宴。

「精品」粉彩花卉紋雙耳瓶尋實力買家

粉彩花卉紋雙耳瓶

粉彩瓷器的發展

早在清康熙年間,粉彩作為瓷器釉上彩繪藝術已開始了萌芽;到雍正時期,已趨成熟,並形成粉彩裝飾的獨特風格;乾隆時期粉彩已非常興盛。乾隆粉彩的藝術效果,以秀麗雅緻,粉潤柔和見長,這與潔白精美的瓷質分不開,它們相互襯托,相映成趣,有機地結合起來。

粉彩瓷的彩繪方法

先在高溫燒成的白瓷上勾畫出圖案的輪廓,然後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將顏料施於這層玻璃白之上,用乾淨筆輕輕地將顏色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洗開,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濃淡明暗之感。由於砷的乳濁化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覺,與各種色彩相融合後,便產生粉化作用,紅彩變成粉紅,綠彩變成淡綠,黃彩變成淺黃,其他顏色也都變成不透明的淺色調,並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來獲得一系列不同深淺濃淡的色調,給人粉潤柔和之感,故稱這種釉上彩為“粉彩”。

該藏品極盡奢華歎為觀止 屬於清三代瓷器中的巔峰之作,此類賞瓶在拍賣會上但凡出現都是高價成交,並且供應不求,如果您對該藏品感興趣,可留言或諮詢寶隆國際市場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